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八十一 他们全都是窃国之贼

作品:《 玄德

       刘备的这个问题还真是问到了刘宏那略微辽阔的知识盲区内。



       虽然说刘宏并不清楚自己的知识盲区有点大,本身也并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情,不过该有的好奇心他还是有的。



       “有什么不同吗?”



       刘宏询问道:“当时的学术和今日的学术有何种不同?”



       “臣也是听老师卢公偶然说起过。”



       刘备佯装叹息道:“昔年之大汉学术,只有一个中心,那便是雒阳,雒阳也只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太学,而太学内,也唯有一個学术领袖,那便是……大汉天子本人。”



       别说张让,连刘宏闻言都十分诧异。



       “大汉天子本人?”



       “是的,昔年,自光武皇帝开始,一直到孝章皇帝,大汉天子本人都是大汉唯一的真正的学术领袖。”



       刘备缓缓道:“自光武皇帝中兴大汉以来,三代皇帝皆为了统一学术统一认知,而亲自与士人讲谈经义,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并且为诸多学者的争论做出判决。



       当其时,大汉天子就是儒生们的领袖,天子经常出入太学,经常与博士、学子交流,大汉天子的一句话,不仅能决断政务,还能决断学术争执,天下学术于是围绕着大汉天子进行,就在雒阳,就在太学,而不在袁氏、杨氏。”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那后来呢?”



       刘宏连忙问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原本这一切都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可是自孝章皇帝以后,大汉天子少有能成年亲政者。”



       刘备叹息道:“大汉天子未能成年,未能亲政,未能学成,自然而然不能成为学术领袖,且日益为外戚所左右,不复威严仪态,日渐为人所轻,中央衰颓。



       没有大汉天子作为领袖引领学术,则太学模式自然无法进行下去,于是太学衰颓,雒阳衰颓,天下学术从以雒阳太学为核心,渐渐分裂,从公学沦为私学,从王法沦为家法。



       当今之五经十四家法如此兴盛,传承之阀阅家族在大汉如此高贵,皆由孝章皇帝以后渐渐积累而来,大汉天子所失去的,并未消失,而是被这些阀阅家族所窃取,成为了他们自己的。”



       刘备说完之后,刘宏沉默了很久很久,差不多的有两刻钟左右,才重新抬起眼眸看着刘备。



       “玄德,你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你的老师卢植告诉你的吗?”



       “老师只是叹息过往太学之兴盛,剩下的一切,都是臣自己探究的。”



       刘备缓缓道:“臣好奇于太学曾经之兴盛与如今之外强中干,遂深究此事,询问不少知名学者,为何太学衰落,从他们所知道的事情当中,大概拼凑出了如今这一切。



       臣不敢说这就一定是真相,但是臣也找不到更加合理的解释了,尽管如此,臣也可以确定,对于天子而言,成年亲政和未能成年亲政,是完全的两回事。”



       然后,便又是一段时间的沉默。



       看起来,刘宏需要一些时间来整理自己所得知的这些信息。



       刘备紧张的情绪再次被吊了起来。



       这是他全部的牌了,他已经把手上的牌全部出完了。



       如果刘宏不能被打动,不能被大汉糟糕的状况所打动,不能被曾经所发生的一切所打动,从而做出一些决断,那么他的努力就是毫无意义的,他所做的一切也将毫无意义。



       抱大腿路线也就无法走下去了。



       但是他还是想赌,因为他知道刘宏是个贪婪的人,刘宏有着旺盛的欲望。



       一个贪婪的人成为了皇帝,那么他的欲望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捞钱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说,刘宏还有那么一丝丝对于国家权力的欲望,以及对于自身地位不稳的担忧,那么,他就绝对不会对这件事情视若无睹。



       如此,他就能成为此事中刘备协调宦官利益的重要砝码了。



       刘备诉说这一切的时候,张让是很不爽且担忧的。



       作为一个较为有能力的宦官政客,张让很清楚的意识到刘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无非是唤醒皇帝刘宏的皇权意识,并且主动伸手问宦官拿权力,乃至于不惜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宦官的利益。



       宦官和皇帝虽然是政治上的盟友,宦官代持皇权也并非不可行,但是皇帝和宦官终究不是一个个体。



       一个皇帝的皇权意识如果被唤醒了,那么,他就一定会对皇权伸手,宦官依然可以作为代持皇权的群体存在,可是自主性将大大降低。



       同样是作为皇权的延伸和代表,便宜行事和听从皇帝命令作为爪牙来办事,这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虽然刘宏从未否认过宦官作为他政治盟友的存在地位,可是刘备的介入依然是一种风险。



       张让很不高兴,只是刘备所言所语过于诛心,他又是汉室宗亲的身份,这种涉及到刘氏家天下存续的话题上,张让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西汉后期,传国易姓思想大行其道,最终导致王莽篡位改朝换代的事件,虽然最后的事实证明儒生们选择的传过易姓道路并不能改变时局,但是刘氏天下一度丧失确实真的。



       宦官们虽然看重权力和利益,但是如果刘宏帝位不稳,大汉天下不稳,对他们来说也是要命的事情。



       矛盾的情绪充斥着张让的内心。



       最终,张让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一顿怒喷大汉天下弊病,使得刘宏的皇权意识前所未有的觉醒。



       你小子,是不是说的太多了一点?



       张让矛盾之余,也觉得刘备这大嘴巴说的太多了一些。



       但是刘备却不这样看。



       我说的多吗?



       或许吧,是多了点,让刘宏懂了不少,眼看着就要化身懂皇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



       我知道刘宏什么时候会死啊。



       刘备知道太多太多张让不知道的事情,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



       所以两人始终不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自然,刘宏也不会。



       最终,刘宏被说动了。



       “所以,玄德以为,当前国家困境的解决方法,就是重新恢复天子在太学的权威,以及,天子的学术领袖地位?”



       “是的。”



       刘备点头道:“这种做法经过光武皇帝、孝明皇帝和孝章皇帝的证明,被证明是可行的,三帝时期,无论是天下政务,还是学术话题,三帝都有最终决定权。



       这不单单是皇帝的身份能够办到的事情,同样也是学术领袖才能办到的事情,也因此,皇帝之权威与学术领袖之权威合二为一,才是大汉天子真正的权威之所在。



       而现在,陛下并不具备对学术的最终决定权,这个权力也不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而是被无数阀阅家族窃取,成为了他们获取本该属于大汉天子的权势的方式,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全都是窃国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