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章 北上拿人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为什么要立刻安排去发放张家口的军饷呢?



       这是为了安抚好下面一线的士兵。



       张家口是一个巨大利益场,那里的局面错综复杂,军官和地方官相互勾结,欺压一线士兵和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旦有心人煽动一线士兵,必然会造成大乱。



       但是现在又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了,所以人要拿,钱要发,要让一线士兵知道朝廷的态度。



       卢象升领了军令就出发了,在被北镇抚司附近新修建起来的宪兵司也触动了几百名宪兵。



       外面在飘雪,天刚刚亮,一队队骑兵已经在城外的军大营里开始集结。



       天雄军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今年的5月,跟随皇帝一起征战草原,取得了首次胜利。



       而另一个军营之中的炮兵营里,军官正粗着嗓子吼,那些刚刚还在睡觉的炮兵们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飞快穿好衣服,到外面集结。



       “皇帝陛下让我们立刻北上张家口南边做演戏,全军不得有误!”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崇祯二年的十一月五日,在正统历史上,原本皇太极借道蒙古喀喇沁部,从喜峰口入关,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己巳之变。



       但是张凡这个穿越者,在今年的辽东血战中,已经成功遏制住了皇太极的兵锋。



       在北边,更是与蒙古右翼各部打成了战略联盟。



       在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之后,京卫军用鲜血与战功竖立威望。



       皇帝趁机开始削弱兵部军政权,统一收到军委会。



       张家口事件其实也反应出大明朝边军的腐败,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宪兵司的宪兵出城后,向西北方向狂奔而去。



       京师离张家口有三百里,三天之后,黄得功的宪兵司抵达宣化城。



       此时正是夜晚,飘着小雪。



       黄得功自报了来历,宣府总督沈棨和总兵侯世禄亲自到城门口,将黄得功一行人迎接进去。



       “黄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黄得功道:“本官奉天子御令,前来捉拿张家口都司何忠祥,不便在此久留,还请见谅。”



       张家口属于宣府管辖,不过张家口还在宣化城西北大约40里的地方,骑马赶路大概要个半天时间。



       沈棨微微一怔,连忙道:“黄大人是来捉拿何忠祥的?不知他范了什么事?”



       “有人告发他在从山海关返回的路上杀了100名士兵,冒功贪赏,现在龙颜大怒,特命本官前来拿人!”



       “竟然有这事?”沈棨大惊。



       “还请沈大人让个路,本官赶时间。”



       “黄大人可有证据?”



       “本官有陛下的手谕。”



       沈棨脸上堆着微笑,语气也很和善:“黄大人,您似乎没有监管军队的权力。”



       “沈大人,本官是宪兵司御司使,朝廷刚刚颁布新的军制,以后边军军政收归军委会,军委会下属监察院宪兵司负责管理军纪,这是皇帝陛下亲自颁布,您有何意见,就直接奏疏陛下。”



       黄得功语气强硬:“本官还有要事在身,不便多打扰,告辞!”



       “慢着!”



       “沈军门还有什么事?”



       “宣府乃是朝廷边防重镇,本官没有接到陛下的圣谕,不能放行!”



       黄得功拿出崇祯的手谕道:“这不就是陛下的圣谕么?”



       “本官要陛下亲自给的圣谕,否则恕难从命!”



       黄得功立刻意识到沈棨是故意的。



       沈棨是宣府总督,宣府有守军五万,实力绝不容小觑,像他这种边陲大吏,朝中自然是有人的。



       黄得功怒道:“沈大人这是何意?陛下手谕在此,本官可没有时间与沈大人在此消耗!”



       “不是本官不愿意放你过去,而是关乎军机大事,本官不能如此草率做主!”



       黄得功这才感受到,宪兵司的威信尚未建立起来,要不然沈棨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了。



       难怪皇帝陛下要在此刻借这件事来整顿边军的,这些边军将领与京卫军的将领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黄得功怒道:“沈棨!某可是有皇命在身,你敢阻拦!小心本官将你一起绑到军事法院上!”



       他这么一说沈棨脸上露出了冷笑,一边的侯世禄都表示不屑一顾。



       他们这些都是刀口舔血的,自然不将黄得功这种新成立的部门放在眼中。



       “黄大人,如果没有别的事,请回吧!”



       “若是本官进入不回,非要从这里出去,北上张家口,沈军门(明朝时对总督、巡抚的尊称)是不是要将本官扣押下来?”



       “若是黄大人执意如此,也不要怪本官翻脸不认人了!”



       “好一个翻脸不认人,本官手中持有天子手谕,沈大人尚且敢如此,是已经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了么!”



       黄得功突然拔出腰中的绣春刀,跟着他一起来的两百多名宪兵司宪兵也全部拔出了刀。



       周围的宣化城士兵见状瞬间一起围了过来,一时之间,刀光剑影,气氛凝固。



       “黄大人!你可想清楚了,在边境动手,酿成大祸,你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黄得功怒道:“沈大人,陛下手谕在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黄得功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许多可能,其中一种可能就是沈棨也参与进来了,只是在这里拖延时间。



       很有可能张家口已经发生大变。



       便在此时,下面有传令兵飞快跑过来道:“启禀沈大人,城外有一支骑兵正向这边靠近,大约有两万人,卑职查看得十分清楚,是天雄军!”



       沈棨微微一怔,心头大震,连手心都在冒冷汗,皇帝竟然出动了两万天雄军!



       一边的侯世禄也神色大变。



       难道皇帝不怕京卫军与边军起冲突吗?



       不多时,卢象升已经抵达宣化城外。



       沈棨和侯世禄连忙上了城头,看过去,在冬日的黄昏中果然看见黑压压的一片骑兵逼近。



       侯世禄道:“下面是何人?”



       “本官卢象升,奉大明天子钧令,前往张家口进行军演,还请沈大人打开城门,让本官过去!”



       “原来是卢帅!”



       一边的侯世禄小声在沈棨旁边道:“沈军门,现在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