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22章 乱棍打死!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御林卫有重甲骑兵,仿造宋朝金国的铁浮屠,全身披着重达40斤的铁甲,手持12斤的铁枪,腰间佩戴斩马刀、笔刀,还挂着盾牌。



       这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起初崇祯是培养了2万重骑兵,一年时间就烧了800万两。



       到目前为止,已经烧了900万两了(59亿元)。



       而且去年的锦州之战,重甲骑兵还损失了两千多。



       总之,这绝对是烧钱货。



       御林卫还有10000轻骑兵和10000步兵。



       轻骑兵人人都佩戴有斩马刀,刀身近两米。



       他们的铠甲上到处都是痕迹,每一道痕迹都是敌人在上面留下来的。



       那可以说是他们在战场上的荣誉。



       看着这些以前身份低微,被他们随便欺负的士兵和军官竟然有了自己的节日,而且还在皇宫门口整齐走过,不少大臣都感觉皇帝这是在玩火啊!



       有的大臣脸都绿了。

m.quanzhifashi.com

       突然,一个人从大臣的队伍里走出来。



       他是兵部主事施瑞安。



       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间聚集到他的身上,他飞快向皇帝冲过去。



       但立刻被随行的锦衣卫拦住。



       他冲着外面大声喊道:“陛下!陛下!臣有话要说!陛下!”



       虽然军队的高呼声此起彼伏,但是崇祯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喊声。



       崇祯转身瞥去,看见施瑞安,挥了挥手,让锦衣卫将施瑞安带过来。



       施瑞安被带过来后,跪在地上,大声痛苦道:“陛下难道忘了前唐亡国之祸了吗!武人嗜杀!是国之祸根!是国之祸根啊!”



       崇祯的脸色当场就变了,没想到到今天,军委会的新军政已经公布了,居然还有这种荒谬言论。



       崇祯扫视一眼,看见大臣里面有人眼神躲躲闪闪,便知道,还有不少人是极力反对这次阅兵的,只不过自己不敢站出来。



       现在施瑞安站出来了。



       他绝对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肯定有人唆使了他,故意在这个时间。



       为什么故意在这个时间?



       因为他们算准了皇帝心中的顾虑。



       皇帝希望重用军队,但又不希望军队变得焦躁跋扈,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帝王的忌讳。



       一旦军队变得焦躁跋扈,就会失控,就非常容易出问题。



       强大如盛唐,也正是因为军队失控导致的衰败。



       那这与这个时间出来反对有什么联系呢?



       这个时候出来,即便是皇帝一百个不愿意,也不敢公开处罚说话的这个人。



       因为一旦公开处罚,军队看在眼里,必然会让军队膨胀。



       当然,这是大臣们的那点小心思。



       连施瑞安也笃定了现在出来,皇帝绝对不会在这种场合拿他怎么样。



       “你好大的胆子!来人!拖下去杖毙!”



       “是!”



       施瑞安抬起头来,一瞬间脸上的表情都僵硬了,喉咙有些发干,撕心裂肺叫喊出来:“陛下!臣死不足惜!武夫狂妄跋扈,不足与谋!不足与谋!陛下……”



       崇祯便不再看他,而是扫视一转大臣们中间,有的人连忙收回眼神。



       那样子,像是上课小讲话被老师抓住了一样,看起来有些猥琐。



       崇祯冲着那边大声斥责道:“乱棍打死!”



       施瑞安很快就被推下去活活打死。



       有些大臣倒吸了一口凉气,例如吏部侍郎张凤翔。



       他也没有算到皇帝直接在今天这种场合把人给杖毙了。



       暴君啊!



       他们那点心思,崇祯怎么会不知道?



       但是崇祯根本不担心这样军队会膨胀。



       军队真正变得骄躁跋扈,一定是管理失控。



       军队的管理分为这样几步:



       一是思想钢印的灌输。



       二是军纪的严明。



       三是司法威慑。



       如果真的想那些文官想的提高军人地位就会导致武人祸国,那特么国防力量只会越来越弱,最后亡国。



       这是最要不得的。



       你们敢在这个时候跑出来恶心朕,朕就敢直接下杀手!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纵马向前,一路沿着军队的长流奔跑起来。



       这是他在国内推行新政的绝对保障。



       “儿郎们,你们辛苦了!”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更加洪亮,如同海浪一般,彻底将皇宫外的热情点燃了,所有人都在高呼:“吾皇万岁!”



       成立建军节,崇祯绝对不是意气用事。



       新军政已经开始了,宣府的边军现在就在进行全面整顿,军队的改制中,接下来必然会遇到无数问题。



       需要一波强心剂,朝廷需要拿出对军人的态度来,需要凝聚人心,这样才能携大道来推行新军政,才能服人心!



       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秦良玉、袁崇焕、郑崇俭、杨鹤、张宗衡等人都看在眼里。



       以郑崇俭、杨鹤、张宗衡这三人最为陌生,他们会给皇帝奏疏,但几乎很少见面。



       这一次的阅兵,深深震撼住他们了。



       同时,他们也真切感受到了皇帝在军队中的威望。



       自大明开国以来,也只有太祖和成祖,有这样的威望了。



       他们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对皇帝的新军政依然只是模糊的概念。



       下午,乾清宫,军委会的所有大臣都在。



       这次所有回来的总督也都在。



       洪承畴汇报完宣府这半年的整顿情况,崇祯非常满意点头。



       现在宣府有专门的军官在教每一个士兵被最新的军法,不愿意背的,想走后门的,基本上都被洪承畴给踢出去了。



       《大明新军法》已经在宣府传开。



       不仅如此,每个月,洪承畴都会去各地进行抽检。



       他的方法之一就是先给老子背,连军法都背不下来,还他娘的当什么兵!



       而且,在黄得功的配合下,洪承畴这半年,一口气换了23个军官。



       这些人全部上了军事法庭。



       现在宣化城和张家口的军队编制已经全部调整过来,按照京卫军的军师旅团营的军制来排的。



       洪承畴这个人,办事心黑手辣了点,但是效果立竿见影,军队的整治就是需要这样的人!



       洪承畴道:“陛下,臣有一点必须说出来,否则不吐不快!”



       “你说!放开了说!”



       “宣府现在的军粮里,肉的供给完全不能满足儿郎们的要求,每个人每天半斤肉,但至少有两万人没有肉吃!”



       崇祯抬起眉头来,道:“阎鸣泰。”



       “臣在!”



       “怎么回事,朕不是已经规定,每个士兵每天必须配给半斤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