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86章 大臣们以为的财政危机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你要说以前不敢动东南是真的。



       毕竟辽东建奴猖獗,九边废弛已久,朝中官员又各个不老实,行政崩坏。



       而且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解决农税和北方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但现在局势已经不同了。



       新农政释放出来的土地是空前的,红薯的大面积种植救活了无数人。



       崇祯手里又掌握了军队,不仅如此,还年年打胜仗。



       现在皇帝在军中的威信打到了极点。



       这要是搁在三年前,东南用这种说法搪塞过去,崇祯只能忍着,并且还要安慰几句大家辛苦了。



       可现在朕手中十几万精锐,皇太极被朕打得躲在了辽东,漠南蒙古各部现在都跪在地上唱征服。



       你们这些狗日的还不老实,还以为是三年前呢?



       “都下去吧。”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臣等告退。”



       半年时间,最多只给了他们半年时间。



       但是,绝不能真的啥都不准备,然后等着半年后要结果。



       这样会让自己非常被动。



       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开始物色人选,物色随时可以上位顶替的人物。



       “郑爱卿。”



       郑三俊连忙出列:“派国税局的人过去,给朕一个个查,从甲里开始查,把所有漏税的名额全部给朕记下来。朕给你半年时间。”



       郑三俊心中叫苦,南直隶和浙江省这么大,这要是下到基层去查,还真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事。



       崇祯补充道:“国税局就是要对基层的每一处都了如指掌,哪些人交了多少税,账目都要清清楚楚。”



       郑三俊硬着头皮道:“是!”



       随即,郑三俊又道:“陛下,崇祯三年所有的税目加在一起,核算的银两一共是1000万两,路上耗羡5万两,其余全部入库。”



       毕自严则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这是今年朝廷要用的钱。”



       他呈递上去了。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



       一、所有的军费加起来1000万两。



       二、陕西800万两持续赈灾。



       三、兴修5条水渠,100万两。



       四、今年的水泥路要花费500万两。



       五、官员俸禄500万两。



       六、大同镇拨款300万两。



       七、其他费用500万两。



       好家伙!加起来3700万两。



       国库刚收完去年的税1000万两,雅兰堂利润300万两,上缴150万两,现在一共4150万两。



       如果今年皇太极再发动一次战争,国库基本就空了,不仅如此,还要借钱。



       民间看见的是,朝廷打败了蒙古,让漠南蒙古俯首称臣,在辽东也打了胜仗,现在大明威势正盛。



       但真实情况就是,大明的财政出现了重大的危机。



       按理说,现在国库最好是一亿两以上比较合适。



       毕自严道:“陛下,臣以为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再缓一缓的,例如兴修水利,还有新军政、警察的组建。”



       “缓不得,就这样去做准备。”



       毕自严跪下来道:“陛下,各地的制造局所需要的钱都还没有算进去,臣恐怕……”



       崇祯走下来,将毕自严搀扶起来,他感觉毕自严在发抖。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大把大把花钱,但最痛苦的事也是大把大把花钱。



       每年有几千万两从毕自严这里出去,他做梦都会吓醒。



       “不必担心,还有钱,朕来想办法。”



       “可是……”



       郑三俊都在发抖,这种压力是无边无际的。



       他之前在南京,根本无法体会到北京的情况。



       现在接受全国税政,才清楚大明朝的税烂得跟一坨狗屎的区别,大概只有计量单位不一样。



       而花销呢?



       简直就是九天银河的瀑布,飞流直下!



       你要知道,今年花销3700万两,明年呢?



       明年难道就会减少吗?



       不会!



       因为按照皇帝现在对北方五省的安排,以后花钱只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在崇祯看来,改革已经到了最关键的一年,因为要开始布局商业土壤了。



       可是在毕自严看来,改革已经进入最艰难的一年了,后面的路,没有人知道该怎么走。



       毕自严语气沉重道:“孙阁老也病倒了。”



       崇祯微微一怔:“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今天早上的事,臣去找孙阁老让他看看这份财报预算,发现没有来,便派人前去孙府打听,才知道。”



       “快!王承恩,快宣御医!速速宣御医!把宫里所有御医叫过去!”



       “是!”王承恩有些慌,连忙奔跑出去。



       崇祯来回走了几步,心中这才真正着急起来了。



       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孙承宗又一把年龄了。



       万一……



       历史上的孙承宗当然不会死得这么早。



       可是张凡穿越过来了,孙胡子就没有闲过。



       几乎在言官们和保守派们的骂声中一路走过来,精神压力之大,是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对于张凡来说,钱是很重要,但搞钱的方式真的太多了。



       你以为这次动东南是为了什么?



       崇祯心中比谁都知道现在需要钱,需要大把钱,再往里面砸一把,将进度往前一把,等银行彻底盘活了就起飞了。



       对于崇祯来说,钱还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人!



       支撑他改革的改制派中,孙承宗是最重量级的人。



       孙胡子在天启年间就是帝师,朝中威望颇重,又是明末难得的战略人才。



       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那新政真的是大地震了。



       崇祯还真找不到一个人能顶替他的位置。



       总不能让袁可立回来吧?



       那样海军的进度必然会受挫。



       毕自严继续道:“陛下,这份预算的初稿是孙阁老做的,臣怕是孙阁老心中顾虑也是……”



       崇祯心中更加担忧起来,看来孙承宗病倒,也是工作压力太大,担心钱的事。



       其实崇祯很想跟他们说:你们不要担心,朕现在准备去东南抢钱了,哦不,是去跟大伙讲讲道理,所以钱根本不是问题了啦!



       但这话不能说出来啊!



       不能朝堂上的大臣们还不爆炸?



       所以曹程查出南直隶刘家和真定王家的事,崇祯都先没有摊牌,因为这次要玩大一点的。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朕稍后去探望探望孙阁老。”



       此时,外面的小太监进来道:“陛下,韩大人、钱大人、刘大人,还有张大人、成大人都在外面求见。”



       “让他们进来。”



       韩爌、钱龙锡、刘鸿训,三个内阁大臣,还有张凤翔、成基命两位快步走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刘鸿训你从蓟镇回来后,内阁的事要尽快恢复过来。”



       刘鸿训道:“是。”



       “你们来找朕有何事?”



       韩爌与钱龙锡对视一眼,韩爌开口道:“陛下,臣听闻陛下与北方五省布政使商议了今年的政事。”



       “你们的消息倒是灵通。”



       “陛下,臣冒死直言。”



       “什么冒死不冒死的,你我君臣相知,朕还是真的你韩爌对朕忠心耿耿的,有什么话直接说。”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边的钱龙锡、刘鸿训,还有张凤翔和成基命都跪在地上,把头埋起来:“请陛下收回成命。”



       “你们这是干什么?”



       “陛下,这三年年年打仗,王师虽有胜利,蛮夷败退,陛下之圣威远播海内,但国库现在并不富裕,陕西尚有灾情,若是贸然再……臣担心可能会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