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59章 辽东突变,朝鲜危机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崇祯一连收到了好几封奏疏。



       一封是袁崇焕的,关于辽东目前的局势,皇太极的确在辽河边上调集了大军,不过一直按兵不动。



       看来皇太极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在大明国内动荡的特殊时期,皇太极这么玩是一种战略上的施压。



       连张凡也是这么想的,袁崇焕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第二封信来了。



       谁的?



       陈新甲!



       陈新甲现在是什么职务,在何处?



       去年的时候,崇祯派陈新甲去朝鲜和辽东的边界之地,义州,去建立军事重镇,组建联盟防线。



       陈新甲是皇帝的钦差大臣,义州巡抚。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就是这么一个角色。



       他在信中写到,建奴两万八旗精锐兵锋南指朝鲜,义州城破,朝鲜五万军民溃败,五千明军退守皮岛。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果然,皇太极果然是对朝鲜下手了。



       辽东战局突变。



       西部的漠南蒙古被堵死之后,皇太极对外有两条路。



       一是怜惜漠北蒙古各部。



       二是东南之下朝鲜,抢朝鲜的东西。



       皇太极现在在做改革,改革就是利益重新分配,这就需要有新贵崛起,新贵需要的是军功。



       不仅如此,皇太极还缺粮食。



       综合这两条,打朝鲜是最合适的。



       历史上的皇太极也是这么玩的。



       皇太极真的是个很强很强的对手啊!



       实际上,张凡也早就料到了他会对朝鲜下手,但他没有想到,朝鲜居然这么废!



       要知道,八旗在去年才被卢象升狠狠教做人,又在大同镇的时候,被张之极追着赶了好几个月。



       按理说士气应该受到很大的挫败。



       而朝鲜在义州布置了五万大军,又还有五千明军支援。



       却还是败得如此之干脆!



       哪怕再撑半年,袁可立就可以以水师兵锋直逼辽东半岛的复州(大连),来一个围魏救赵也好。



       而朝鲜的战败,却是让局势恶化了起来。



       当然,对大明本身没有造成损害,可是却打乱了崇祯在辽东的整体战略布局。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朝鲜太弱了。



       崇祯给陈新甲写了一封安抚他的信,不用想,这件事很快就会传开,大臣们接下来就是发言了。



       无非就是出兵援朝和不出兵的问题。



       现在皮岛的毛文龙肯定是调不动的,就算调动了,他也不会认真打仗,就算认真打仗,他也打不赢。



       如果从袁崇焕那里调兵,就更不可能了,现在皇太极几万大军在辽河以东。



       所以陈兵于此,便是为了牵制袁崇焕。



       还有一种方法是从登莱的袁可立调兵。



       不过从山东过去,就是跨海作战了,一旦登陆,就是长线作战,后方的补给是大问题,毕竟皮岛的补给中转地位尚未建立。



       所以,就这样贸然去支援朝鲜是不可能的。



       不过真正牛逼的人,看问题从来不单独看。



       张凡分析问题,既要抓住单一的点做具体分析,更会站在宏观面看整个局面。



       要接朝鲜之围也不是没有它法。



       直接让袁可立出兵复州,重兵压制复州,从复州登陆后,迅速进攻辽阳,从后方切断进入朝鲜的八旗军。



       即便无法攻占辽阳,也足以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



       皇太极主力在辽河与袁崇焕对峙,奇兵突袭朝鲜,如果这个时候从辽东半岛(大连)杀出一支明军,剑指辽阳腹地,你才皇太极会怎么办?



       他有两个选择,分朝鲜的兵,回撤一万支援辽阳。



       但是朝鲜的八旗一旦分兵,陈新甲的明军就可以硬着头皮上了。



       如此一来,整个战局就改变了,朝鲜的压力将会骤然减轻。



       但崇祯绝不会这样做。



       因为一旦如此,双方便是全面战争。



       崇祯现在绝不可能因为朝鲜,而贸然发动全面战争。



       要知道,和皇太极一旦全面战争了,后勤压力会骤然来袭,粮食需求会暴涨。



       卢象升和洪承畴都在南方,张之极在江西,不是一句话调回来就能马上飞回来的。



       而且现在发动全面战争就是在赌博,他是皇帝,不是赌徒。



       所以,朝鲜肯定暂时无法支援了。



       而且这信一去一来,皇太极打朝鲜,应该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



       一定要沉住气,先稳定国内局势。



       这第三封信自然就是冯英等人被抓的信,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写的。



       袁可立的水师,在东海海域抓获了一艘船,不曾想这船上竟然都是汉人,等抓回来给袁可立一看,立刻就认出了冯英。



       其他人也都招了。



       但是没有黄锦和许宏纲。



       他们这显然是准备北逃去辽东投靠皇太极的,船上还装了二十万两银子(约1.3亿元)。



       不仅如此,还搜出了燧发枪的制造图纸出来!



       现在这些人正在押送回京师的路上了。



       这倒还不是最重要的。



       还有第四封信。



       谁写的?



       皮岛的毛文龙!



       这家伙终于肯回来了!



       前年就在跟朕说要回来,说到现在。



       他现在已经动身往山东。



       毛文龙之所以愿意回来,是张凡不断给他加官进爵,还封了定北公的爵位。



       毛文龙的几个义子,都被张凡用高官厚禄忽悠回来了的,就差毛帅了。



       既然毛文龙离开了皮岛,事情就好办多了。



       毛文龙最大的问题就是听调不听宣,站着皮岛不听朝廷的调令。



       现在将刘兴祚直接安排过去,让袁可立重新接管皮岛,在登莱和皮岛之间建立固定的航线和后方补给站。



       打定主意,崇祯立刻让人将袁可立召回京师。



       他要和袁可立一起商议目前辽东和朝鲜的局势。



       不能让皇太极把朝鲜给掏空了。



       顺便也和袁可立探讨海军目前的情况。



       一旦南直隶和浙江的问题都解决了,便是要解决福建沿海海盗的问题了。



       要不然到时候安南的粮食走海路,恐怕登不上陆地。



       整盘棋目前还是按照崇祯的战略规划再往前推进,并没有出现偏差,唯一的就是朝鲜出了乱子,但影响不算大。



       八月初十的时候,崇祯又收到了曹化淳的汇报。



       应天府目前抄的家,没收的款都清点出来了。



       崇祯看了一下数目,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