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99章 奴家愿意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今日的富春院没有什么人,不仅仅富春院客源明显减少,其他青楼的人也减少。



       最近不少人都私下收到了消息,官府正在严管青楼。



       而且有小道消息流入民间,当今天子已经圣驾降临南京城,只是来的极其低调,并不为人知。



       富春院的姑娘们见柳如是上午打扮得非常精致,便出了门,都笑道:“河东君这是要趁着妈妈不在,去私会哪个情郎呀?”



       另一个女子笑道:“别这么说人家,人家可是咱们这里的头牌。”



       “听说河东君还参加了高考?”



       “高考是什么?”



       “高考就是考试。”



       “考试了如何?”



       “考试了自然是去读书,而且是去南京大学读书,官学,朝廷兴办的新学。”



       “河东君,不是姐姐说你,咱们这样身份的,就别做梦了。”

m.quanzhifashi.com

       “柳妹妹,姐姐们都是为你好,别看那些臭男人现在都围着咱们转,等咱们稍微年老色衰,便是如人问津了,所以有那个时间,不如自己多攒点钱,老了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柳如是笑道:“说不定我就考进南京大学了呢?”



       “要是你能考进南京大学,我就把我的压箱底给你一半,若是你没考中,便给我一半,如何?”



       “不必了,我要你的压箱底作甚。”



       柳如是心情特别好,说完便出了门,上了马车。



       她也不怪那些人嘲笑她,毕竟她们很多从小就被拐卖到这里,她们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了,有那样的想法也属正常。



       等到了皇宫门口,有人专门带领她一路来到了乾清宫。



       此时,崇祯正在看曹化淳给的南京制造局的财务奏表。



       雅兰堂在南直隶的日收入,是北直隶的两倍之多,而且销量还在往上涨。



       不仅如此,借助东南发达的水系,南京制造局的商品可以大规模运输到苏州、常州、湖州、松江、杭州、扬州等等各个州府。



       而在北直隶,要从北京制造局发货,必须走陆路,陆路的运输能力远不及船运。



       难怪东南会发展出繁荣的商业。



       运输是商业的基础大动脉,而江南一带密布的河流,便是商业的血管,为商业提供动力。



       “新的纺织机运输过来么?”



       “已经运输过来了,听说徐大人前一段时间做了改良,最新的成品便在外面,奴婢让人送了一台过来。”



       “哦,快搬进来。”



       不多时,便有人将一台木制的飞梭纺纱机搬了进来。



       这便是大明版的“珍妮机”,它可以带动八个纱锭的运作,速度是传统纺纱机的8倍。



       北京早已投入运作半年。



       显然,徐光启在它上面做了一些调整,不过是微调,加固机架本身,耐用性更强了。



       南直隶的纺织业本身是大明朝发达的地方,民间有大量的纺织厂。



       而南京制造局一直停留在制造香皂、香水、洗发水卫生纸等产品上。



       现在这东西被送过来了,只要机器一开,肯定能压着那些纺织厂打。



       不过崇祯的目的是真的压着那些纺织厂打么?



       当然不是!



       它是要把市场的商品价格打下来,并且用一种野蛮的方式,让市场更新换代。



       商人们受到冲击自己会想办法的,布匹价格被打下来了,老百姓是受惠的。



       “工人呢?”



       “昨日便招募了120人,工人的数量也无问题,按照皇爷的吩咐,优先从万花楼的女子里去挑选了,这些女子学习纺织的确很快。”



       “开动新的纺纱机,给朕将布料的价格打压下来!”



       “皇爷放心,只要织造坊的新纺纱机开始运作,南直隶的布料价格会大降。”



       不多时,便有人来通报:“陛下,柳姑娘来了。”



       “让她进来。”



       柳如是小心翼翼进了乾清宫:“奴家拜见天子,万岁万万岁。”



       “河东君不必生分,给河东君上茶。”



       “谢陛下。”



       崇祯直言不讳道:“最近一段时间看报纸了么?”



       崇祯找柳如是来,可不是闲着蛋疼,而是另有目的的。



       什么目的?



       自然是从她这里了解一些舆情的方向。



       柳如是是一个对读书人特别崇拜的女子,喜欢儒家文化。



       如果她的观点都有所改变,就说明舆情引导真的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柳如是点了点头。



       “有什么感想,说来朕听听,畅所欲言。”



       柳如是有些犹豫。



       崇祯道:“你们都下去。”



       众人都下去后,崇祯道:“此间没有外人,说吧。”



       皇帝一句话“此间没有外人”却被这小姑娘听在了耳朵里。



       没有外人?



       小姑娘这心思却恍惚间有些飘忽起来。



       “嗯?”



       “回禀陛下,奴家前些日看到了衍圣公的一些消息,又读到了诸多金陵仕子和官员的恶迹,心里一时间竟然有些迷茫。”



       “常言道,圣学乃匡扶天下之大学,以前奴家对此深信不疑。”



       “现在呢?”



       “现在多有失望。”柳如是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圣学并不能救世人,那何以救苍生?”



       听到这里,崇祯就真的放心下来了。



       这是人们思想的逐渐转变。



       不急,一步步来。



       孔家店被打倒,新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总会有迷茫期。



       等新学真的全面建立起来,配合新政,输出了诸多实际价值后,就会越来越多人认可朝廷,对朝廷的新政深信不疑。



       “何以救苍生,待来日再论,给你看一样东西。”



       崇祯从桌案上拿起来一份古朴的册子,走过去,递给柳如是。



       柳如是微微一怔,看着崇祯脸上干净的笑容,一时间,竟然被深深吸引住了。



       她大大的眼睛有些痴呆起来。



       “这是……”



       她连忙接过来,定眼一看,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上面赫然是她的名字。



       “我……”



       “恭喜你。”



       “奴家多谢陛下!”



       “不必谢朕,感谢你自己,所有的收获,皆来自于自我的付出,以后你就是南京大学的学生了,大概是年龄最小的学生。”



       柳如是感觉自己仿佛在做梦一般。



       “奴家这身份真的……”



       “朕今日就将富春楼关了,以后你是南京大学的学生。”



       “那富春楼那些人……”



       “官府已经给她们安排好后路,你且不必担忧。”



       “陛下真是爱民如子的圣君。”



       “快起来吧。”崇祯转身,端起桌上的一杯茶,心情大好啊,舆情战的效果相当不错。



       给南直隶一段时间,一年!



       一年之后,南京大学在教育上必然会站到制高点,战争的创伤终究会被抹平,随之而来的便是崛起!



       柳如是忽然抬起小脑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崇祯,忽然道:“陛下。”



       “嗯?”



       “奴家还是处子之身,愿意奉献给陛下。”



       “噗……”张凡刚喝进去的茶水全部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