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05章 重铸东江镇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十一月十五日,登州。



       海岸边上白雪皑皑,从目力无法抵达的远处涌来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刮在人的脸上,如同无数细小的刀子划过。



       天空阴沉而灰暗,冷冽的波涛此起彼伏,仿佛远处的大海中有远古凶兽要破海而出。



       海岸边的校场上,一块块方阵整整齐齐排列。



       那是登州驻防的天武军,即袁可立麾下的登莱军。



       旌旗在寒风中飘舞,天武军每一个士兵都笔直伫立,神色肃然,任由如刀般的寒风从脸上割过。



       “报!”一边的沈有容用望远镜望了望前方,然后道,“袁军门,苍龙一号战舰正向我方驶来,预计一刻钟后靠岸。”



       “知道了,让儿郎们准备搬运军需。”



       “是!”



       不多时,前面就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影子。



       再过片刻,影子的轮廓便清晰起来。

m.quanzhifashi.com

       随着它的靠近,身形越来越大。



       如果从高空侧看,它就如同一只太古而来的神兽,在海面上,从容前行。



       海面在它下面被切割开,留下一长条白色的水浪。



       巨大的船帆在海风中鼓起来,最上面的那面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上面写着一个“明”字。



       这是清江督造船厂交付的唯一一艘海洋战舰。



       它是一种风帆战列舰,体积不比福船小,但速度却比福船还要很多。



       而且它的两侧各有20个炮口,炮口共三层。



       前后也都有火炮炮台。



       也就是说,每一艘船能架火炮近50门。



       不仅如此,将操作的船舵也改成了转盘式的船舵,也就是后世船用的操舵轮。



       在正统历史上,船真正出现操舵轮,是18世纪了。



       也就是说,这个年代所有航海的船都还是靠传统意义上的船舵。



       传统意义上的船舵是在船尾,需要人力去拉动它,使船改变方向。



       如果是大型船,则非常吃力,要改变方向会非常的缓慢。



       在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慢一秒可能就被对方抓住了先机。



       若是改良成操舵轮,就大不相同了。



       人只需要站在船上,双手掌握操舵轮,就像开车一样转动它,船就能改变方向。



       这大大的降低了操作难度,节省了人力,并且使船的灵活度也大大增强。



       苍龙一号战舰破浪而来,它周围还有八艘中型战舰。



       登莱原本就有造船厂,是袁可立在天启年间就建立了的。



       只不过,登莱的造船厂规模很小,而且造出来的船的质量肯定也没法跟清江督造船厂比。



       毕竟资源有限,而且时间紧迫。



       那些中型战舰就是鸟船,是浙船的一种,长约31米,宽6.8米,船首形似鸟嘴,所以称为鸟船。



       由于鸟船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故它又得名绿眉毛。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诸多海船中,就有它的身影。



       天启三年,袁可立一举收复辽东半岛,靠的也是这种鸟船。



       它的特点是轻快如风。



       苍龙一号战舰在八艘鸟船的簇拥下,如同一尊九天降临世间的王者。



       越靠近,越有一种威圧感。



       所有的天武军见状,都肃然起敬。



       那是他们的战舰,往日余生,他们将与苍龙战列舰共赴一切艰险,为大明朝在大海上开辟新的疆域。



       登莱天武军全体高级将领已经接到了皇帝陛下明确指示,在海上建立一条对建奴形成多面包围的战线。



       第一步,并不是立刻收复辽东半岛,而是重新组建东江镇,以如今的皮岛为中心,连接朝鲜北线义州。



       待苍龙一号战舰靠岸,其余鸟船也整齐停在岸边。



       “开始运转粮草,组建儿郎们上传。”



       “是!”



       号角声响起了,并不是冲锋的号角,而是开始行动的号角。



       一队队粮草、军备被运输到船上,一支支队伍整整齐齐上传。



       海军穿的是轻皮甲,外面的淡蓝色的制服,看起来神清气爽。



       一箱箱粮食被运上去,小伙子们精神抖擞地登船。



       东江镇新任军团长刘兴祚大声道:“报告袁军门,所有粮草已经装载完毕,一共15000石粮食,天武军1000人。”



       “出发。”



       “是!”



       这一千天武军是去打仗的么?



       当然不是!



       是去重振整个皮岛的军政的。



       他们大多数是袁可立的旧部,天启年间,就战功赫赫。



       望着离岸而去的战船,沈有容激动道:“大人,若是苍龙一号战舰能再多一些,何愁辽东不复!”



       “收复辽东,不仅仅是要依靠海军,毕竟沈阳不在海边。”



       沈有容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



       “何事?”



       “按理说,重开东江镇,的确需要海军,封锁建立沿海重镇,也需要海军,收复辽东半岛更不必说,但并不需要50艘巨型战列舰。”



       袁可立看了他一眼,笑道:“也许陛下是为了以防万一。”



       沈有容不由得赞叹:“陛下思虑深远,非末将所能猜度。”



       袁可立并没有告诉沈有容,这50艘战列舰将来是要去荡清东南沿海的,甚至可能远征南洋。



       这是高度的军事机密。



       如果让东南沿海那群海盗都知道皇帝想要对付他们,必然会选择立刻与荷兰人联盟。



       如果让朝中大臣知道皇帝的海军深远战略,估计朝堂上又要掀起一阵阵口水战了。



       所以,有些事尚未准备好之前,猥琐发育才是正道。



       登莱的进展以八百里加急传回北京。



       与此同时,曹化淳抵达了清江督造船厂,三天三夜对整个清江督造船厂彻查完毕后,也给皇帝写了一份总结奏表。



       奏表在一路送回京师的路上,整个清江督造船厂已经开始运转起来。



       没有人知道这里将会诞生什么。



       年末,西伯利亚的寒风势不可挡的滚滚南下,越过燕山,北京城的雪越下越大。



       一匹匹传递情报的快马飞奔入城。



       东南海域的海盗依然猖獗,荷兰人占据台湾,他们认为自己是海军是无敌的,葡萄人在澳门嚣张不可一世。



       而皇太极依然认为他的铁骑天下无敌。



       但东方世界的局势依然悄悄改变。



       有人说,崇祯四年,是改革最艰辛的一年。



       无数无辜之人惨死、冤死。



       也有人说,崇祯四年之后,大明才开始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