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36章 辽东互砍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马祥麟在亲卫兵的簇拥下进了东原城寨,刘文全被送到马祥麟面前。



       “马帅恕罪,末将未能守住东原城寨!”



       马祥麟翻身下马,一把握住刘文全沾满鲜血的手:“回北府好好养伤吧。”



       前线战报飞快送往北府城,正在给皇帝写信打算告状的杨嗣昌一听捷报,当场就呆住了。



       两天之后,捷报就送到了元上都城,马世龙看完后,一边的手下感慨道:早知道就早点出兵了,还能捞点功劳。



       马世龙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一天天的,尽想着捞功劳!”



       五月二十五日,北京城。



       辽东已经在这半个月传来了五道战报,全部是关于辽河之畔双方冲突的汇报。



       在战报密集的狂轰滥炸之下,北京城的朝堂上涌起了一股空前的主战热情。



       从内阁到部院大臣,到五寺,到翰林院,甚至钦天监都来抽热闹了。



       而顺天府的官员们似乎也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把自己关在家里写奏疏,陈词慷慨激昂,大有傲视天下,俯瞰四夷的气势。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结果呢?



       结果就是这一天,崇祯的桌上,主战的奏疏堆积如山。



       他们从多个方面陈述了现在大明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全面进攻辽东了。



       崇祯看了几封奏疏后,就扔到了一边。



       完全是胡说八道!



       这些家伙又跑来刷存在感了。



       对局势一无所知,对财政一无所知。



       觉得这几年大明的粮食丰收,又可以浪了。



       当然,在这种关键时期,也不是所有人都主战。



       例如军委会元帅孙承宗就直言不讳在朝堂上说:“新农政已经到第四年了,江西叛乱未定,四川又传来腐败丑闻,水泥的生产量空前增加,银钞正在紧锣密鼓推行中,若是在此关键时刻发动大战,必然影响到内部诸多新政。”



       有人就跳出来了:放屁!纯粹是放屁!陛下,他放屁!



       本来这件事现在在朝堂上就争论不休了,结果北方的捷报传回来了,这下直接就将朝堂的大臣们送上了高潮。



       要全线出兵!要一句灭掉建奴!



       按理说,如此多人主战,皇帝应该高兴才对。



       如果你也这样想,就有可能又被朝堂上某些老奸巨猾的家伙们给忽悠瘸了。



       有人真心主战不假,但更多的人绝对是想发战争财,想转移注意力。



       而现在战局根本还不明朗。



       为什么?



       北府会战的确胜了。



       但歼敌数才不过四万人,也就是说,还有六万敌军溃散在草原上。



       主帅济尔哈朗下落不明,蒙古各部台吉下落不明,连李永芳这种汉人军官现在也还没有抓到。



       只要他们还在,随时可能在草原上组建起溃散的敌军,卷土重来。



       北府大会战的确应该被称赞,被重赏,可远远还没有到头脑发热的时候。



       北府这一次将战报写得很清晰,全城的主要经过都写进来了。



       卢老爷果然没让朕失望!



       皇帝立刻让人拟了一封圣旨送到北府,表彰全军,由催促北府的军政司尽快提报各军战功,上报上来。



       要赏,要大大的赏!



       就在朝堂上都说辽东要开战的时候,袁崇焕一封奏疏送来,立刻又引起更大的争论。



       袁崇焕的奏疏说了什么?



       很简单。



       稳住!



       意思就是不开战。



       嘿嘿,这下大家伙就开始继续前段时间的攻击了。



       什么袁崇焕和皇太极私下议和,什么袁崇焕和建奴早已秘密打成协议,各种声音全都来了。



       对于最近朝堂上的各种争论,崇祯自然是一概不理。



       难得这几个月比较悠闲,当然是攒足了精力和几个妹子玩造人。



       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日,崇祯刚从田秀英的寝宫出来,双腿还有些发软,王承恩就送来了一份从辽东半岛送来的情报。



       拿下旅顺之后的天武军立刻北上,现在金州、望海堡、北汛口和复州已经全部收复!



       这意味着明军在辽东半岛的第一步走稳了!



       这是极具战略性的一步。



       走稳这一步,不容易啊!



       不过在复州以北的盖州,已经集结了一万建奴精锐。



       据说统帅是多铎。



       据说建奴的军队在盖州集结了半个月没有动。



       这正好给了天武军充足的时间一路北上,才有现在收复小半个辽东半岛。



       半个月没有动?



       崇祯立刻知道原因了。



       前段时间,他还让刘乔在沈阳城内部散播谣言挑拨代善、多铎和皇太极的关系,现在皇太极派多铎来,八成是内部出问题了。



       的确如崇祯所料,那鳌拜带着皇太极的手令去了盖州大营,原本是打算暂时不动多铎,只是监视,可没想到两人的关系几日之后就恶化了。



       当天晚上,鳌拜就不干了,他直接把桌子一掀,把多铎给绑了,然后让人将多铎送回了沈阳。



       他自己暂代了大军统帅,立刻南下,打算一举将明军击溃。



       这就是现在辽东半岛的局势。



       鳌拜可是皇太极麾下的一员猛将啊!



       张凡记得,前世自己看的不少鞑清的电视剧里,都有这个人。



       这个人在顺治死后,康熙登基,权倾朝野,后被康熙给弄死了。



       看来天武军这下遇到铁钉子了。



       不过不要紧,崇祯对天武军的要求不高,收复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



       需要消化,需要在这些城池里进行屯粮,给当地居民进行思想灌输。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战略,自然是要走稳一点,不能有任何闪失。



       为了给前线信心,崇祯立刻书信一封给登莱的袁可立,让他放宽心,不要急,一步步走。



       辽东半岛不太平,朝鲜边境就更不太平了。



       多尔衮带着着两万人,在朝鲜边境,疯狂地搜捕明军的踪迹,简直要将半个边境线给掀翻了。



       可是找了半个月,丫的就是找不到一个明军的影子。



       那谁?



       刘兴祚早就将人撤回来了。



       就将人安排在皮岛对岸的岸边,然后在那里放一艘苍龙战列舰在岸边,布置好火炮,等待多尔衮的到来。



       多尔衮来没来?



       听说在皮岛附近出现了明军的影子,他立刻带着人,提着刀子,就要去砍死对方。



       刘兴祚、陈新甲等人一听多尔衮来了,立刻开始准备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