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12章 卢象升来了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七月二十五日下午,辽河堡。



       辽河堡宪兵司的都司李威正带着人在前面巡检。



       宪兵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连周围的一只苍蝇都不敢放过。



       平日里,整个宪兵司的氛围都是极其严肃,不苟言笑。



       其实这群宪兵不是在巡视边防安全,而是在巡视驻边军队的纪律。



       在辽河之畔有不少岗哨,他们日夜盯着对面的动静,不敢有丝毫懈怠。



       今天也同样如此。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太阳正大,河边岗亭的士兵有些困顿。



       李威带着人过来后,那些士兵立刻就打起了精神。



       突然,前面不远处,有一群人从树林里偷偷窜过去。



       “老大,前面好像有人。”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李威定眼看去,所有人立刻引起了警觉。



       李威打了个禁声的手势,然后十几个人快速朝那个方向冲去。



       他们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就抓到了那伙人。



       是一群走私者。



       大明已经封锁了与辽东的所有贸易,但是架不住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有人走私。



       事实上,这几年,从辽东走私的还真的不少。



       毕竟广宁、锦州、宁远等等地方都有有钱人,这些人对辽东的貂毛、人参,都十分喜欢。



       有钱赚,就有人敢干。



       而边防军的态度就是见一个抓一个。



       为什么?



       因为这里面肯定有许多建奴的细作乔装打扮成商人。



       所以,肯定是严令禁止的。



       而一旦过了辽河,进入明军的地界后,民间有专门伪造通行证来获取暴利的,当他们拿到通行证后,就能立刻将走私的身份洗白。



       然后大摇大摆在辽西一带买卖商品。



       此时,李威抓住的这伙人,就是走私的。



       他们用马匹载着大包大包的貂,还有十几颗人参,这些足足可以赚几百两(约五六十万元)银子了。



       按照惯例,这些都是要被没收的。



       按照惯例,每一个人都被要搜身。



       于是,李威就搜出了一封信。



       李威打开信一看,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因为这封信是写给锦州总兵吴三桂的,而写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建奴酋首皇太极。



       李威看着那个人道:“这信是谁给你的?”



       “大人,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有人出了10两银子,让我将这封信带到锦州城!”



       “谁?”



       “我不认识那个人。”



       “把他抓起来!”



       “大人饶命,小人是冤枉的,小人就是个做小本买卖的商人!”



       “小本买卖?这貂毛和长白山人参是小本买卖?”李威冷哼一声。



       很快,这批人被抓起来,然后开始言行逼供。



       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封信是沈阳一个叫范文程的人给他的。



       才下午的时候,就水落石出了。



       这事牵扯到总兵通敌,属于极度严重的事,李威的级别很显然无法全权处理此事了。



       按照宪兵司的办事流程,他必须上报。



       上报给谁?



       他有两个上司,一个是辽东宪兵司司丞张浚,一个就是辽东督师袁崇焕了。



       为什么有两个上司?



       张浚是直属上司,而袁崇焕是最大的领导。



       这种事,他必须两者都要上报,这是流程。



       所以,当天李威便将这些人带到了广宁城,交给了袁崇焕,包括那封信。



       按照流程,所有违反军纪的证据,最终都得拿到宪兵司备案留存。



       所以,当袁崇焕看完这封信后,李威必须立刻送到辽东宪兵司衙门。



       于是,这个时候,张浚和袁崇焕的矛盾点就凸显出来了。



       袁崇焕主张要慎重,在没有任何其他证据之前,先不要传唤吴三桂,以免事情闹大,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他是从目前整个战局考虑的。



       你说他错了没?



       没错!



       而张浚,执掌辽东军法,职责所在,如果不传唤吴三桂审问,到时候吴三桂真的通敌,失职的是他。



       立场不同。



       当天夜里,宪兵司就派了一支人马前往锦州城传唤吴三桂。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由祖大寿陪同前往。



       毕竟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父。



       晚上九点,吴国贵连忙跑到总兵衙门。



       “吴帅,不好了。”



       “怎么了,慌慌张张,不像你啊!”



       “张浚来了!”



       吴三桂面色一沉:“他来做什么?”



       “具体还不清楚,在城门口,还有祖帅。”



       吴三桂心头更是一颤。



       “吴帅,卑职怀疑咱们的事情已经泄露了!”



       吴三桂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三圈,道:“不一定,可能是皇太极玩阴的了!”



       “那现在?”



       “没有确凿证据,张浚根本拿我没有办法。”吴三桂淡定自若道。



       “现在要开城门吗?”



       “开!让他们进来!”



       “是!”



       “等等!”吴三桂深吸了一口气,“下面的人嘴巴都严吗?”



       “吴帅放心,都很严实!”



       吴三桂最担心的就是宪兵司审理下面的人。



       “做两手准备。”吴三桂一把握住腰间的刀,喉咙有些发干,“一旦有变,杀掉张浚。”



       “吴帅,城中还有御林卫,该怎么办?”



       “就说张浚通敌!拖延时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带人围住曹变蛟的府邸,曹变蛟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家伙,敢跟老子玩,灭了他!”



       “是!”



       不多时,张浚带着宪兵司的人与祖大寿一起进了城。



       众人来到总兵府衙门。



       吴三桂在门口亲迎。



       “张司帅,本官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无妨,咱们进去说。”



       “这边请。”



       众人进去,祖大寿坐在一边不说话,但脸色不是很好看。



       张浚开门见山,看着吴三桂笑道:“吴帅,有人举报你私通皇太极。”



       “哦?”吴三桂故作震惊,“竟有此事!这可是冤枉了我啊,我吴氏一门,世代为将,效忠大明,与那建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那这封信,吴帅如何解释?”



       “张司帅,您不能凭着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就断言我私通皇太极,我是军委会任命的锦州军军长,任命书上可是有陛下的圣印。”



       “吴帅,事出必有因,本官身为辽东宪兵司司丞,代陛下监察军政,为了以防万一,本官需要在锦州城找一些人问话。”



       “完全理解张司帅,没有任何问题,您想找那些人,我来安排。”



       说到这里,吴三桂已经知道,风险大大的增加了,看来是要动手了。



       干掉张浚,然后以养私兵为由,威胁祖大寿同自己一同叛乱,以最快的速度杀掉曹变蛟。



       失去统帅的御林卫就是一盘散沙,如此,占领锦州后,立刻与广宁祖大寿的人相呼应。



       这时,外面突然有人在门口道:“启禀吴帅,城外有自称大都督卢象升的人,奉旨前来锦州。”



       他此话一出,屋内所有人都有些惊诧。



       卢象升?



       他怎么来了?



       吴三桂本能问道:“来锦州做什么?”



       “说是带来陛下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