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44章 大安山煤矿厂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权贵阶层另说。



       自古士大夫、贵族的寿命都很长。



       但普通老百姓却不是如此。



       普通老百姓活到五十几岁已经很不错了。



       老百姓寿命短的主要原因:



       一、医疗条件差,新生儿夭折率高。



       二、一场感冒也可能要人命。



       三、饮食。



       其实第三点最重要。



       饮食!



       没错,就是饮食。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难道古代中国人吃的不健康,难道有苏丹红和地沟油不成?



       当然不是!



       最重要的还是水。



       古代的人喝水,大多数是井水。



       但绝大多数是直接饮用生水。



       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古代中国人不知道喝凉白开或者热水对身体好?



       当然知道!



       但是没有那么多煤炭去烧水啊!



       砍柴?



       古代劳动人民每天要劳作10个小时,而且还有各种苛捐杂税,徭役沉重。



       也就是趁着闲下来去捡捡木柴了,就像眼前这个小姑凉。



       但也不一定捡得到,大家都在捡,资源是有限的。



       砍柴?



       普通人家没有斧头,唯一的镰刀还要收割麦子。



       而且砍柴费力,粮食补给未必跟得上。



       生产力低的农业社会的日常,和21世纪是不一样的。



       其实喝热水这种事,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开始大力的在民间普及推广开的。



       用什么普及推广开?



       大力挖煤!



       只有可燃烧的能量供给,才能让人们喝上热水,而不是生水。



       生水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挖煤需要什么?



       蒸汽机!



       蒸汽机挖煤?



       不是,是抽煤矿里的水。



       崇祯去大安山,就是为了去考察煤矿开采的时机进度的。



       王承恩很快将粥送来,小女孩说道:“我想带回去给我爷爷吃。”



       “你先吃,稍后给你盛一份带回去。”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便开始吃粥。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一块一块的肉。



       在她的记忆力,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父母不知道从哪里弄一点点肥肉,然后用火熬出猪肉,再拌到饭里,非常香。



       所以她最期待的就是每年过年。



       但是自从父母去世后,就再也没有闻到过那种香味了。



       一口气把粥全部吃完了,崇祯道:“还要吗?”



       小女孩摇了摇头:“吃饱了。”



       “王承恩,给她取一件保暖一点的衣服,然后派人送她回去,再带些粮食。”



       “好,奴婢这就去办。”



       小女孩连忙跪在地上,却被崇祯搀扶起来。



       “快去吧,你爷爷还在等着你。”



       “嗯。”



       小女孩跟着王承恩出去了。



       崇祯重新躺回去,心里缺不是滋味。



       “看来要加快工业和医疗的发展,只有工业和医疗,才能提高生产力,才能改善生活环境”



       崇祯陷入到沉思中。



       古代中国的生活环境相比21世纪,肯定是没法比的。



       同年代的欧洲,就不必说了。



       巴黎和伦敦是被粪便困扰的城市,欧洲人此时此刻还在为如何处理排泄物发愁,每年春夏感染疾病是司空见惯的事。



       相对这一点来说,大明朝已经做得很好了。



       但还不够,现在的生活环境,还无法支撑张凡的星辰大海梦。



       必须开始改变。



       渐渐的,躺在床上睡着了。



       到了下半夜,崇祯突然醒了,却怎么再也睡不着,便又开始看书。



       王承恩见皇帝醒了,便说道:“皇爷,那个小女孩已经送回去了,不过……”



       “怎么了?”



       “她爷爷去走了。”



       崇祯微微一怔,随即放下手里的书,叹了口气道:“派人去帮她安葬一下吧。”



       “是。”



       第二天上午,依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收拾好后,便又出发了。



       等快要到大安山的时候,一个锦衣卫回来了,正是昨天安排帮那个小女孩的。



       “王中官,人已经埋了,但那小女孩求着跟过来,怎么办?”



       王承恩道:“人呢?”



       “带来了。”



       “先安排好,我稍后跟陛下说。”



       崇祯恰好看见王承恩和那个锦衣卫在小声说话,便道:“王承恩,说什么呢?”



       “皇爷,那个小姑娘非要跟过来,说要报答皇爷。”



       “报答朕?”崇祯挑起了眉头,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安排一下,让她去读书,你跟她说,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就是对朕最大的报答。”



       “是。”王承恩微微一笑,“皇爷真是心慈人善。”



       “快去。”



       “是是。”



       中午的时候,皇帝御驾便抵达了大安山的煤矿厂。



       大安山煤矿厂大使郭永义带着所有的官员都到场来迎接圣驾。



       大安山煤矿厂的官员品阶都不高,最高的大使郭永义才九品官,其他的都是副九品,基本上属于基层官员。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平身。”



       “谢陛下。”



       “陛下一路劳顿,臣已经准备好酒菜……”



       崇祯道:“不必了,郭爱卿,带朕四处去瞧瞧,朕要看看挖煤的地方。”



       “陛下乃至尊圣体,岂能去那等污浊之地。”



       “不必多说,带朕去便是。”



       郭永义不敢再多说,便道:“陛下这边请。”



       崇祯带着一群官员,还有一些锦衣卫,便跟着郭永义进了采矿的地方。



       很快就来到了矿场。



       许多民夫正拿着工具一下一下凿,非常辛苦。



       郭永义正要说什么,被崇祯拦住:“不要打扰他们。”



       “是。”



       崇祯让王承恩随便找了一个民夫过来。



       崇祯道:“我”问你,你在这里劳作,一个月多少俸禄?”



       那民夫道:“回禀这位大人,咱一个月能拿1两银子。”



       崇祯点了点头,1两银子在大明朝的购买力可不低了。



       符合现在的生活水平。



       那么?



       能不能提高?



       还真不能随便提。



       提高了,民夫的收入的确高了,但要印更多的钱出来。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膨胀和物价上涨。



       一旦物价上涨,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办?活不起了!



       所以,工资也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的。



       经济学是一门学问,不是感觉,也不是拍脑袋。



       “每天几顿饭?”



       “每天三餐。”



       崇祯笑道:“吃得饱吗?”



       “吃得饱,有时候还有肉吃。”



       皇帝问话,一边的郭永义全身都是绷紧的,他深怕哪个人故意在皇帝面前告自己黑状。



       皇帝是痛恨贪官出了名的。



       听到对方实话实说,郭永义松了口气。



       “一天可以挖多少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