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844章 南洋的好消息

作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女人的直觉很准。



       就像张嫣的直觉,张凡内心想骗哪个妹子到床上聊聊天,只要张嫣一在场,立刻就可以感知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崇祯今天要让柳如是一起过来的原因。



       崇祯说道:“你走一趟市舶司总署衙门,去让人查查,赵清月,在过去一段时间,来过北京几次,再派人去泉州核实那个阿尔克斯的身份。”



       “是,臣这就去。”



       等回到乾清宫,崇祯站在地图前。



       如果阿尔克斯真的是科恩的儿子,那就准备打仗吧。



       科恩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那是一个铁血强人,必然会立刻发动在南洋对大明朝的军事打击,甚至不排除派人到台湾。



       而这一次,朕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理由朕都想好了:红夷人总督的儿子,跑到北京来闹事。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当然,这一条罪名还远远不能作为出战的理由,前段时间的火器走私,就按在这个阿尔克斯身上,就说他是荷兰人来大明走私的首犯。



       不仅如此,还调戏一个无辜的汉人女子。



       阿尔克斯:我他妈死了都不放过!



       至于那个赵清月,张凡还不能具体推断出她的真实身份,真是目的,但很明显,她有挑拨双方开战的嫌疑。



       其实火器案发生后,崇祯就想打仗了。



       只不过他想暂时忍着,等把汉奸抓出来,再对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动手。



       为什么一定要把汉奸抓出来再动手?



       这个问题可以回到为什么打仗一定要师出有名这个问题上。



       打仗一定要找理由,因为打仗是集体意志,战争是残酷的,当士兵们在打仗的过程中,心理会有许多挣扎和骄傲。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理由他支撑他们继续下去。



       例如: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为国家而战,为保卫我们的家园而战,如果不坚持下去,敌人就会侵占我们的家园,践踏我们的国土。



       再例如:在某某地方发现了大规模生化武器,如果我们不坚持下去,我们就挖不到石油……啊呸!如果我们不坚持下去,世界就会为此遭到毁灭,我们现在在拯救世界。



       所以啊,在中国古代,就有师出有名的说法。



       在战前动员的时候,也会将出兵的理由传达三军,激起全军对敌人的仇恨,唤醒士兵们的斗志。



       这个阿尔克斯,好家伙,可以编个故事出来说说咯。



       崇祯已经不关心王彬为什么动手了,无非就是因为女人。



       至于为什么赵清月出来后发现阿尔克斯死了,那中途发生了什么,对于皇帝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知道赵清月骗了他,他怀疑赵清月挑唆战争。



       更重要的是,有战争的理由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杀掉赵清月?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女人来历非常神秘,似乎突然出现,一出现就死了个荷兰人总督的儿子。



       而且与她简单对话,张凡觉得这个女人并不简单。



       她一直保持着惊魂未定的样子,但说话条理清晰,仅仅这一点,张凡就觉得她绝不是她自己表述的那样只是个普通商人。



       但张凡还无法推断出她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所以,先留着不杀,不仅不杀,还要释放她。



       不仅释放她,还要扶持她。



       通过她,来看看,她背后到底是谁,处于什么目的。



       这才是一个上位者的思维:我拥有绝对的力量,随时可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有太多人隐藏在私底下想要谋害朕,如果能都引出来,是最好的。



       不过,跟荷兰人开战,要做一些准备。



       因为是长线的海战,其中牵扯到诸多贸易,涉及到无数人的生计。



       那具体做哪些准备呢?



       一、要打击荷兰人,先干掉西班牙人,最好是对西班牙人进行闪电打击,快速作战。



       二、与此同时,麻痹荷兰人,先不要跟荷兰人摊牌,先跟荷兰人加码贸易,让荷兰得知大明朝与西班牙人作战后,不要动手,至少让荷兰人内部陷入意见不统一。



       当然,这就需要隐瞒阿尔克斯的死。



       三、等干掉西班牙在吕宋岛的势力后,就发布一系列战前信息,先停掉泉州与爪哇的贸易线。



       最好是能够找到一个替代的贸易线给那些商人。



       如果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出口转内销,这两年国内一些省的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消费市场有了一定量的增加,可以消化那些原本出口的商品。



       只要进口的粮食不减少,对大明朝的经济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在崇祯想着怎么对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动刀子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北京。



       什么好消息?



       孙传庭的好消息。



       占城国王投降了,并且归顺大明。



       这个消息,就在今天送进了紫禁城,就在崇祯看地图的时候,送到了乾清宫。



       王承恩跑过来说道:“皇爷,袁大人在外面求见。”



       “进来。”



       不多时,袁可立进来了,他步履飞快,喜不自禁说道:“陛下,陛下!捷报!安南送来捷报。”



       崇祯微微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顿时大喜。



       袁可立走到前面,将捷报呈递给他。



       崇祯打开看完,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真是天佑华夏!



       这个时候要打吕宋岛,必然会导致吕宋到大明的贸易线受到影响,吕宋岛到大明朝的其他商品都好说,有一部分粮食会减少。



       而这个时候占城投降,无疑是填补了粮食的空白。



       不仅如此,占城还能大大增加大明朝的粮食。



       占城安南的南边,也就是21世纪越南的南部,占城是越南的粮食基地,有大片大片的稻田。



       目前大明朝南方种的水稻,都是占城稻,占城稻是北宋年间传入中国的,颗粒饱满、产量高。



       占城国那个地方,比洪河流域的粮食还要多不知多少倍。



       而且,占城的西边就是九龙江平原,那里的稻田更是一望无际。



       崇祯狂喜。



       孙传庭打占城几乎没有费多少精力,在战船登陆后,火炮轰了数日,占城就全部投降了。



       而实际上收复占城是去年11月的事情,捷报在海上走了两个多月才到北京。



       但是还顺带着孙传庭的一封个人奏疏,奏疏里表示,秦良玉病了。



       长期在安南那个地方,秦良玉的身体已经扛不住。



       的确啊,这一年的秦良玉已经56岁了。



       崇祯叹了口气,说道:“军委会发调令吧,招秦良玉回北京来养身体。”



       “是!”



       “南军的奖赏要跟上,毕竟在海外作战,多有辛苦。”



       袁可立说道:“是啊,陛下,老臣也接到过南军的后勤军官们的书信,有很多人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大家很想念家乡,尤其是跟着秦良玉从四川南下的。”



       “你来安排一下,四川籍的南军,慢慢的往回调,从广西多补充新的兵源过去。”



       “是!”



       “当下军委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占城投降了,我们要在这里,九龙江平原建立一个大的军港,以后对满剌加国用兵,就从这里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