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四周年总结!君子和剑娘读者进来聊下啊

作品:《 不是吧君子也防

       在这个单章里,不求月票。



       月票去他娘的,咱又不是网络乞丐,到哪都舔着脸,乞讨月票。



       刚刚日万加更完,准备去洗澡,再补个觉,



       搓到一半,忽然想起,今天六一!



       六一。



       四年前的今天,2020年六月一号,



       小戎爱好缘故,在起点上传了《我有一个剑仙娘子》的第一章“斯人若彩虹”。



       当时我从未想到过,四年后的六一,会坐在电脑前,写这個单章。



       恍如隔世。



       从大二,到现在18,



       整整四年,一本剑娘,一本君子,四百七十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我敢说,或许写的骂声一片,但是每一个字都是我敲下的那一刻我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



       很多兄弟说我喜欢水,喜欢写细节,就是因为,我强迫症般的觉得,书里的每一个字眼,都必须达到我个人的满意标准,所以写出来后自然很“重”,拖泥带水,甚至还会回过头,强迫症般的润色修改。



       经常我洗澡的时候,会突然窜出浴室,拿起手机打开后台,修改一个刚刚脑海回顾时觉得不通顺的单独字眼。



       说这个,不是自我表扬,是无奈。



       所以小戎其实是一个很内耗的人。



       这在剑娘的结尾单章里说过。



       一部作品总是会被创作者的性格影响。



       这一点,在剑娘上面尤为明显,这也是小戎最最愧疚的作品,是我连累了它,我心里,它绝对是天下第一般好的,虽然很多人骂它,但它就是小戎心头最好。(写到这里,眼睛有点酸)



       说回来。



       君子稍好一点,受到创作者的影响较少。



       小戎把在剑娘上面遇到的一个个痛苦的问题,撞到的一面面南墙,全部归纳总结,尽力反思过后,才动笔写的,因此才称之为练笔作。



       所以相比剑娘这样一个我从未想过结局的故事,君子的大结局,小戎开书的时候就构思好了。



       也挑选了架空大唐武周的庙堂题材,一个“小而美”的世界观。



       看过剑娘的都知道,君子这样的低武小世界,放在仙侠向的剑娘里,也就是某洲的一座世俗王朝,或者某个山上宗门的宝物里眷养的一处洞天福地。



       君子的主角,相比剑娘的主角,也是最不像小戎个人的。



       除了xp,我竭力避免个人风格对他造成的影响,



       除非是小戎个人阅历导致的构思剧情太狭窄,从而在剧情发展层面限制了主角本该更精彩、符合人设的发挥,这种不可抗力外。



       他有自己的性格!



       关于主角人设,有一点,小戎好像一直没在书里说过。



       君子主角的原型,是张麻子和浮士德,二者的结合体。



       所以他的气质是,既理性又浪漫,既悲观又乐观,既痛苦又坚定。



       张麻子和浮士德很像。



       都是把个人的梦想与私欲,和集体的利益与事业,拥抱在一起。



       于是,他们完成事业的过程,并不是在摒弃私欲,而是主动拥抱,同时为生民抱薪。



       这是一种共同价值的实现。



       所以小戎在有些剧情里,下意识且不厌其烦的啰嗦:



       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还是,千万人之心一人之心也。



       小戎很不想在大伙消遣找乐子的小说故事里,提这种宏大又无聊的命题,



       传授什么价值观私活,



       但偶尔的表达欲还是忍不住啰嗦,希望大伙见谅,就当是忍不住的水吧。



       很喜欢一位君子读者的留言里,提到的一个词。



       人文关怀。



       主角有人文关怀!



       弱小的和强大的,他一定扶弱小的!



       人多的和人少的,他永远站人多的!



       这不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位张麻子和浮士德们在干的事情?



       能让一些读者看累后,熄屏停顿之余,略微感受到这一点。



       作为笔者,已经很满足了。



       其实相较于张麻子,大事正经、小事不正经的君子主角,更偏向于浮士德一点。



       张麻子太“高”了,若是完全以他为准,君子将没法去写,摆在面前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儿女情长,这些将没法展开。



       所以用“浮士德”来调和。



       浮士德最初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学士,读书一辈子,渴望享受外面的精彩生活。



       他以灵魂和魔鬼做交易,得到了年轻的身体,宛若再活一世,去拥抱生活。



       浮士德不求来生,只顾现世。



       在尘世爱过、错过、被背叛过后,他选择将个人的私欲与集体的事业绑定在了一起,去努力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可是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失败了,甚至冤杀了一户农家,他内疚的眼瞎了。



       最后,他垂垂老矣,被魔鬼铲土挖穴给埋葬。



       铁锹与石块碰撞的声音,让坟坑里眼瞎且神经恍惚的他,误以为是自由的人民在大地上勤奋劳作、建造安居乐业的住所的声音。



       所以浮士德一脸满足的说出了类似“此生足矣”的话语,激发了最初的契约,把灵魂输给了魔鬼。



       可是在魔鬼激动不已即将取走他灵魂之际,天使却降临,拯救了他的灵魂,带去天堂。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小戎其实也引用过,第一卷里,主角对人说过,他最喜欢的是,白天的折翼渠工地上众人齐心协力、共治洪水的声音。



       最讨厌并痛苦的,是别人喊他老爷的声音。



       也是下意识致敬浮士德。



       除主角人设之外,



       其实还有主线、视角、节奏、手法等等,



       君子相对于剑娘,在写作方法论上,是有长足改进的。



       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读者指出来了。



       就拿最新的一次高潮来举例子,



       星子坊大佛倒塌、林诚等人枭首的那一段。



       很多人觉得林诚、卫少奇、王冷然等人死的太容易了,太快了,不够爽。



       事后归纳,这是作者视野,和读者视野,所产生的期待偏差。



       小戎的作者视野中,是觉得在一章之内,几行文字,解决掉所有的冲突矛盾,再抹平所有信息差,可以得到快速又猛烈的爽感。



       但是稍微忽略了一点,读者视角看,这一段的情绪没有全部到位,或者说,没有全部释放出来。



       原因有二。



       其一,林诚、王冷然、卫少奇死的太快,猜到了但是不确定是主角干的。



       试想一下,若是这一章里,主角闪亮登场,读者跟随他的第一视角,带入进去,一招一式的解决在他强大力量下、懊悔恐惧的敌人们,是不是会更舒爽一点?



       因为有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在,读者会下意识代入,脑补并调动情绪。



       而不是主角不在场,还没来得及调动情绪,敌人就已经歇菜了。



       其二,主角的出手,从始至终都是瞒着读者的。



       包括最初从前线回城时主角仰头看桥洞陈旧石砖的一幕,再到后面修缮西城门,然后到卡住大佛藏【鼎剑】。



       这些都是暗中进行的,只有伏笔铺垫,没有彻底点明。



       用朋友听完后的话说,小戎这是连读者也骗了,不仅骗了反派,还要骗了读者视角,信息差没有做到位。



       所以这一段,除了提前察觉到伏笔和主角意图的个别读者外,很多兄弟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对主角的出手各种猜测都有,准备往后面几章看看解释。



       但是站在小戎的作者视角,甚至觉得已经写的够清楚了,起初还准备不解释,直接开始胜利结算来着……但是被朋友点醒了。



       这样写不够爽。



       所以得转变思路,多在读者视角考虑问题,而不是作者视角的自嗨。



       但小戎真的挺满意这一段,排除水的部分,它的构思是精妙有趣的。



       甚至带有一点寓言味道。(笑)



       小戎是借用了新上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的高潮手法,对,就是那个“礼堂爆头”的名场面。



       网上有这样一段影评:



       为什么主角枪枪都是爽快爆头,甚至超人一样活埋了都死而复生,逃出棺材,去礼堂爆头反派?



       因为电影里的“枪”,不完全是枪,也是一件优雅的礼器。



       当主角在剧情里,一一破除了作为全片主要矛盾的“贪痴嗔”后,礼器作用的“枪”就是用来审判的,用来终结的!所以它是百发百中枪枪爆头!所以主角死而复生宛若超人!



       若是剧情里的“贪痴嗔”没有被破,“枪”永远打不中人,永远空枪,结束不了矛盾。



       它遵循的不是现实的逻辑,而是影视艺术的逻辑。



       【鼎剑】也是一样!



       这大佛倒塌、林诚伏诛的高潮剧情里,它不仅仅是一件威力大的神兵,也是一件“礼器”,和上面那个百发百中的枪一样。



       甚至是整本书中的最高礼器。



       它的现身,就是代表了审判。



       作为封建皇权的代言人,以一人之心夺千万人之心的女帝,金身只要不破,【鼎剑】就拿她没办法,甚至拿代表她意志的林诚等人没办法!



       那么,女帝的金身在这段剧情里,是什么时候被破掉的?



       从主角当众说“臣,死不奉诏”开始!



       到汪氏母子因为强行造像而惨死。



       再到浔阳王府、元、燕、陈等原先听命皇权的臣子们内疚退出造像,不做帮凶。



       最后到身为女帝最忠心女官的容真,在星子坊大佛即将竣工之际,自我怀疑,犹豫转身,去找主角。



       一步接一步,把女帝的金身,像是剥洋葱一样剥去。



       因此,在刚刚提到的那个大佛倒塌的高潮章节,鼎剑是作为“礼器”一样的身份现身的。



       林、卫、王等推进劳命伤财的星子坊造像、被女帝威严与金身保护的人群,是必死无疑的!



       所以只用写短短几行,砍瓜切菜的清扫,当时,多写一秒,小戎都觉得是在浪费前面的铺垫。



       这一段的剧情递进,还有潜藏的艺术逻辑,让小戎写的很爽,激情澎湃,手舞足蹈。



       但是,效果呢。



       前面也说了。



       不够爽,看的快的,没有代入感的,觉得不明所以,或者轻“哦”一声。



       只有少数读者点点头,觉得还行。



       所以……就是自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仔细想来,这一段剧情,除了“艺术逻辑”上,借鉴了电影外。



       在“欺瞒读者视角”的铺垫写法上,是借鉴了《赘婿》杀皇帝的高潮名场面,



       但是小戎在调动除了lsp外的读者情绪方面,不够成熟。



       说起来,这情节还有点类似《冰与火之歌》中,瑟后屈辱游街后,用野火炸教堂,团灭对手的剧情。



       也是高潮,也是意想不到,也是一瞬间清空所有的矛盾冲突。



       但是这种“欺骗观众”的技法,只适合影视作品拍出来,能让观众直呼精彩。



       不太适合文字载体的小说。



       因为需要读者脑补。



       而影视作品可以直接呈现画面,省去了观众脑补的这一项,更别说还有bgm等手段,充分调动情绪……反正一定是比文字作品更方便的。



       所以这一段剧情,若是进行画面呈现,一定是比文字更坚硬有力的。



       画面感与氛围感达标。



       适合作为剧本,去影视改编,一定精彩。



       但是,有缺陷就是有缺陷,作为小说,高潮不够爽,就是有缺陷,不事后找补。



       总结原因,是写法上,导致的。



       所以君子这本书,接下来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写法上的进步。



       写法,写法,写法!



       剧情没有问题,鼎剑作为“礼器”,后面一定还会有它的华丽审判。



       可是如何写出爽感,是检验写法的唯一标准。



       最近其实就有类似的改正进步。



       就是现在写的高潮后的收获结算内容。



       小戎并没有一股脑丢出去,而是融在有趣的剧情里面,不仅延长了收获结算的爽感,还进行下一段剧情的铺垫。



       目前看,还算可以。



       其实这些不足之处,不全是小戎自己察觉的,要多谢两位好朋友。



       一位是蜜汁姬,一位是“核平守望者”,都是作者,后面一个就不露笔名了。



       小戎目前与他们合租一起,是室友,咳咳,不击剑。



       说下生活。



       回顾四年,前两年埋头写剑娘,没有圈子,也没什么变化,而印象最深的,是去年。



       去年2023,小戎有三个最大的收获。



       一个是在年初一月,动笔写了君子,成绩还行,兼职写着,同时有你们这批最好的书友。



       一个是走出了一段失败网恋。



       最后一个,就是认识了同行蜜汁姬与“核平守望者”。



       这一年真是收获满满。



       前面说了,从小内向自闭看小说、大学又埋头写书的缘故,小戎是一个很容易自我内耗的小镇青年。



       但这两位好友,一点也不内耗,和他们相处,总是给我向上的正能量。



       对,总是!



       他们还纠正了我不少偏执内耗的观念。



       反而可能是我在消耗他们。



       不过,作为哥们,我有时也是给他们情绪价值拉满好吧,嘿嘿。



       小戎是江西九江人,蜜汁姬浙江杭州人,核平是东北大庆人。



       三个不同环境成长的人,真是迥异不同,却奇怪的融洽互补。



       我们经常一起街边撸串,畅聊写书,或者大半夜卡文,一起出门取材采风。



       从蜜汁姬身上,我学会了,做事要不拘小节,大方一点,不记小得小失。



       突然想起,上次他见我偷用他直播码字时用的小板凳垫脚,过几天后,一大早他拿着一个包裹上楼,笑说是我的包裹,让我猜是什么,嘿嘿好哥们。



       核平饱览群书,人送外号“网文王语嫣”,和他交流,我懂了很多内行的知识。



       同时我还从他身上,学到了东北老爷们的敞亮爽快,可惜还是个处男,有点扭扭捏捏,希望早点破处。



       这么看,女人什么的,一边去!兄弟,你好香!(笑)



       不过,这俩小子,家境都好,不写书就只能回去继承“亿万家产”了。



       可恶,本小镇青年牙关差点咬碎,还好没碎,不然得乖乖吞下去了……



       说回来。



       上个月四号,双倍月票期间,蜜汁姬带头,和大伙们一起投了一波月票,把君子顶了上去。



       现在回头看,效果极好,数据比往常月份翻了四倍不止,编辑同行都很惊讶,说我这本书是饿惨了,以前曝光太少了。



       这个月,蜜汁姬和核平又率先投了一波,小戎其实也有点慌,感觉风急浪高,但是,核平用他那独属于东北大老爷们的腔调对我说:



       小戎,你要知道,你只有站在了那个位置,经历海量的曝光与数据波动,你才会成长!哪一个大作者不是在惊涛骇浪般的大曝光中练出来的?



       彩!



       听罢,胸口有了一股气,由细微变得激荡。



       他娘的,码字去了,这样才好意思找你们求月票!



       昨晚凌晨不是答应了要三更吗,却不小心睡着了,中午才补上的,当时,早上“核平”出门看见后,还一脸叹息的拍我肩说:“小戎,二号义父对伱很失望啊。”



       可恶。



       真是不当人子。



       再申明一遍,虽然他俩义气,但我依然是他们义父,望周知!



       因为,君子和剑娘的兄弟们,才是我义父。(确信)



       君子和剑娘有一批最好的书友。



       经常有兄弟说,君子、剑娘不适合追读。



       是的,因为小戎本就是一个曾经躲在被窝通宵达旦看“刀版”完本网文的留守儿童,整日沉浸幻梦。



       现在长大了,开始动笔,从始至终都是下意识的围绕完本一口气观看的体验去写的,甚至还舍不得太早去往终点,结束这一段幻想路程。



       君子和剑娘,就是写给每一位与自己类似的孤独读者的一封情书。



       完本那日,我会亲手递给你们。



       最后,再度回首四年。



       也没做啥事,



       留了两本书、认识三俩友人、遇到你们。



       六一快乐,永远十八。



       用陆游《剑南诗稿》里的一句话结尾吧:



       淳熙甲辰秋;观海潮上;偶系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