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二章:诸葛亮的心思

作品:《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两个守门士兵对视一眼。



       其中一个士兵对王良说道:“大人请稍等,我这就进去向丞相大人汇报。”



       说完,他匆匆转身离去。



       戏煜坐在书房中,听到士兵的汇报后,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他暗自思忖:“县令怎么会突然要求见我?若真有要事,理应先去找刺史关羽才是。如此直接来找我,岂不是越级上访?”



       他皱起眉头,思索着其中的原由。



       然而,戏煜又觉得王良此次前来,必定有重要之事。



       他权衡再三,最终决定还是见一见王良,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此时,书房中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戏煜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他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襟。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王良见到戏煜后,赶忙躬身行礼。



       “下官拜见丞相大人”。



       戏煜微笑着挥了挥手,说道:“不必多礼,有何事但说无妨。”



       王良深吸一口气,将贾诩杀人之事和盘托出。



       戏煜听后脸色巨变,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王良一脸为难地看着戏煜。



       “丞相,下官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望大人赐教。”他的声音中透着无奈和迷茫。



       此时,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



       戏煜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此事是否当真?”



       于是,王良详细地将董高大汇报的情况道来。



       戏煜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思绪万千。



       他实在想不通贾诩为何会有如此举动。



       王良看着戏煜,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和担忧。



       戏煜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他的声音坚定而沉稳。



       “若贾诩果真如此,我定不会姑息。”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正义的光芒。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戏煜深知当务之急是找到贾诩,当面质问清楚。



       他抬起头,目光犀利地看着外面,下达命令:“速速来人,将贾诩请来。”



       贾诩独自坐在家中,他的目光游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他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叹息声。



       昨晚,贾诩带着许多珍贵的礼品,脚步沉重地来到了诸葛亮的家中。



       诸葛亮看着他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样子,关切地问道:“贾诩,你为何如此愁眉不展?”



       贾诩咬了咬嘴唇,艰难地开口:“我……我杀人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这句话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愕和疑惑。



       “为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诸葛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贾诩低头,默默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他知道,戏煜迟早会知道这一切,他只能寄希望于诸葛亮到时能为他求情。



       诸葛亮听完后,眉头紧紧皱起。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贾诩,你这可真是闯下了大祸啊。”



       贾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



       “我知道,但我实在是迫不得已。还望诸葛先生到时能替我在戏煜面前美言几句。”



       诸葛亮凝视着贾诩,心中暗自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罢了,我会尽力而为。”



       戏煜派来的士兵来到贾诩家。



       “贾先生,请跟我们走一趟吧,丞相有请。”



       贾诩望着他们,心中一沉,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



       他暗自感叹,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贾诩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无奈地跟着士兵前往戏煜的家中。



       而王良早已被戏煜打发走了。



       来到戏煜家中,贾诩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硬着头皮走进了房间。



       戏煜坐在椅子上,眼神冷峻地看着贾诩。



       贾诩故作镇定地问道:“不知丞相大人找我何事?”



       戏煜冷笑一声。



       “你自己做了什么缺德事,难道还不清楚吗?”



       贾诩的脸色变得苍白,他知道自己无法再逃避了。



       他双膝跪地,低头说道:“我……我前几日在客栈喝酒后,与掌柜发生了争执,一时冲动,误杀了他。”



       戏煜静静地听着贾诩的叙述,眉头紧蹙。



       贾诩抬起头,满脸愧疚地看着戏煜。



       “我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恳请丞相大人原谅。”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



       戏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为何你会如此性情大变?”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贾诩。



       贾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大人,我觉得您对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宠爱了。您有什么事情都会跟赵云、周瑜说,却不再与我分享。我心中感到悲伤,才会在酒后失去理智。”



       戏煜听了贾诩的话,心中不禁一震。



       他没有想到贾诩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而犯错。



       戏煜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这是在吃醋吗?真是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但无论如何,你犯了国法,就必须要受到国法制裁。”



       贾诩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而戏煜的决定也是不可改变的。



       戏煜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看着贾诩。



       “我决定将你先关进县衙大牢,然后问斩。”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说完,戏煜转头对士兵下令。



       “赶紧把王良叫来,让他把衙役也带来。”



       士兵领命而去,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沉默。



       贾诩静静地看着戏煜,心中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了给别人看,显示他的大公无私。



       他知道,戏煜是要让人们知道,即使是自己的人犯了罪,也同样要受到国法的制裁。



       贾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悲哀,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戏煜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现在看来,戏煜更看重的是公正和法律。



       “大人,我明白您的决定。”贾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



       戏煜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但他的语气依然坚定。



       “这是国法,无人能够例外。”



       此刻,诸葛亮手持羽毛扇,翩翩而至。



       他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诸葛亮,你有什么事吗”?



       “丞相,属下是来给贾先生求情的”。



       戏煜见状,冷笑一声。



       “好啊,贾诩,你竟然早已安排了诸葛亮来为你求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失望。



       诸葛亮微微一笑,并未否认戏煜的指责。



       他轻声说道:“贾诩虽有过错,但酒后乱性之事,实难做数。况且,他为大人您立下过不少功劳,可谓是您的左膀右臂。再者,那掌柜的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故而,我恳请大人网开一面。”



       戏煜听了诸葛亮的话,眉头微微皱起。



       戏煜眼神坚定地看着诸葛亮,严肃地说道:“人命关天,在我眼中,没有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区别。贾诩虽有贡献,但犯了罪就必须接受法律制裁。若人人都以贡献为借口去犯罪,那国法何存?若再求情,连你也一并问罪!”



       诸葛亮听了戏煜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愧疚。



       “诸葛亮,到东厢房的客房里去找你哥哥诸葛瑾叙旧吧,这个事情和你自己没有关系”。



       当诸葛亮得知哥哥诸葛瑾已到,并且在客房中等待时,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什么?我的哥哥到来了”?



       他迫不及待地朝着客房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而急促。



       然而,在临走时,他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贾诩。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抱歉和无奈,仿佛在说:“我已尽力,实在无能为力了。”



       贾诩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这次犯了大错,也明白戏煜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江南,戏煜派遣的士兵如飞鸟般抵达孙策处。



       孙策在得到母亲平安到达幽州的消息后,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尽管母亲在途中经历了诸多凶险,但只要最终平安无事,便是最大的幸事。



       孙策立刻命人好好款待这位传递消息的士兵,以表达感激之情。



       孙策独自来到母亲的房间,静静地站在佛像前,虔诚地祈祷着。



       他低声呢喃道:“多谢神明保佑,我母亲方能平安无事。”



       他认为,母亲的平安归来,定是她平日里求神拜佛的善果。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洒在孙策的身上。



       诸葛亮匆匆来到诸葛瑾所在的客房,推开门,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



       只见诸葛瑾正安静地坐在窗边,专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籍。



       客房内摆满了各种书籍,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增添了几分儒雅的气息。



       诸葛瑾听到敲门声,抬起头,眼中露出欣喜之色。



       他快步走向门口,兄弟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兄长,好久不见!”诸葛亮激动地说道。



       “是啊,弟弟,你终于来了。”诸葛瑾眼中闪烁着泪光。



       两人走进客房,坐在椅子上,开始畅谈起来。



       窗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王良一脸阴郁地回到县衙,几个机灵的衙役见状,赶忙凑到他身边。



       “大人,您似乎有心事啊。”一个衙役小心翼翼地开口。



       王良微微叹了口气,并未答话。



       另一个衙役接着说道:“大人,那贾诩的案子,您还是别管了吧。随随便便得罪丞相,可不是闹着玩的。丞相再好,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啊。”



       王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心中的忧虑愈发沉重。



       正当王良沉思时,一名戏煜的士兵匆匆赶来,传达了命令。



       “王大人,丞相大人命您带领衙役前去戏府捉拿贾诩。”



       王良的心情犹如云开见日,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压在心头的重担瞬间消散。



       他带领着两名衙役,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戏府走去。



       一路上,两名衙役像炸开了锅似的,窃窃私语着。



       “丞相这样做,难道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吗?他真的会乖乖地把贾诩交出来吗?”一个衙役满腹狐疑地问道。



       “说不定啊,他是想找个借口为贾诩开脱吧?叫我们去抓人,也许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另一个衙役附和着,脸上写满了担忧。



       王良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打断道:“你们别把人想得那么坏,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声此起彼伏。



       戏府。



       戏煜的心中忽地泛起一丝疑惑。



       他开始琢磨起诸葛亮为贾诩求情的事情。



       前两个理由还算合理,但当听到诸葛亮说,只因掌柜是个卑微的小人物,就算贾诩杀了他也不应被问罪时,戏煜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诸葛亮怎么能说出如此愚蠢的话?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言论会让我非常生气吗?”



       戏煜在心中暗暗思忖。



       “他应该清楚,我一向看重公平正义,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低微而忽视他的生命。”



       然而,戏煜的思绪忽然间豁然开朗。



       他意识到,诸葛亮或许是故意这么说的。



       他在试探自己的底线,或者是想引发自己的情绪反应。



       戏煜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着诸葛亮这样做的真正意图。



       戏煜的心中涌起一股惊愕,他瞬间明白了诸葛亮的意图。



       随着诸葛亮的话语在他耳畔回荡,戏煜意识到,自己对贾诩的杀意被进一步激发了。



       “原来如此,诸葛亮越是这样说,我就越想杀了贾诩。他莫非是盼望着贾诩死去?”



       戏煜暗自思量。



       “诸葛亮才智过人,而贾诩也同样智谋超群。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才对贾诩心怀怨恨。”



       戏煜的眼神中闪烁着警觉和疑虑。



       他开始仔细审视起眼前的局面。



       他感到一股细思极恐的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仿佛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中。



       戏煜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对贾诩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怜悯之情。



       “贾诩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怎么会天真地认为诸葛亮会真心为他求情呢?”



       戏煜暗自叹息。



       “他显然没有意识到诸葛亮对他的痛恨。在这一点上,贾诩的智慧似乎还是稍逊一筹啊。”



       戏煜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



       王良和两个衙役怀着兴奋与荣幸的心情,踏进了戏府的大门。



       衙役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戏煜。



       他们看到,戏府的庭院雅致而宁静,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小径上铺着石板,两旁是修剪整齐的花草,散发出阵阵清香。



       他们很快来到了戏煜的书房前。



       书房的门敞开着,贾诩依旧跪在那里,低垂着头,一动不动。



       王良和两个衙役恭敬地向戏煜行礼。



       戏煜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严肃的神情让人不寒而栗。



       戏煜看着王良,说道:“本官已经审问过贾诩,他已承认自己所犯之罪。你现在将他带去大牢,务必认真审理,查清楚所有细节后,即可问斩。”



       王良恭敬地回答:“遵命,丞相大人。属下一定会秉公办理。”



       说完,王良和两个衙役带着贾诩退出了书房。



       他们的脚步声在走廊上回荡,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的降临。



       大牢里阴暗潮湿。



       最终,贾诩被关进了一间狭小的牢房,他的脸上充满了绝望和悔恨。



       贾诩的心中涌起一阵懊悔和自责。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冲动行为,后悔不已。



       “我怎么会如此冲动呢?”贾诩喃喃自语道,“都是我胡思乱想,才引发了这一连串的事情。”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懊恼。



       然而,当他想起诸葛亮对自己的求情时,他的心中不禁一愣。



       渐渐地,他开始意识到诸葛亮的真正意图。



       “难道诸葛亮是希望我死?”这个念头如同一颗惊雷在贾诩的脑海中炸响。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扭曲。



       他回想起与诸葛亮的过往交锋,那些看似无意的话语和举动,此刻在他眼中都充满了深意。



       贾诩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一直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



       “好一个狡猾的诸葛亮!”贾诩咬牙切齿地想道,“他竟然如此深藏不露,我竟然全然没有察觉。”他的心中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和失望。



       贾诩的思维愈发混乱,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



       而在大街上,有很多人在议论着贾诩的事情。



       “我们亲眼看到了,贾诩已经被衙役带走,而且是从丞相府带走的。”



       “对呀,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丞相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丞相是维护法律的,他会公平的处理问题”。



       “这也说明丞相是大义灭亲的。”



       在一个客栈里,有好多人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而在客人的一个角落当中,有一个人穿着灰色的衣服。



       他的浑身散发着一种冷飕飕的气息。



       关键是他还戴着一顶草帽,低着头,根本就没有人看清楚他的脸庞。



       听到那些人的对话,他格外关注起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