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1章 明德二年正月于此除妖

作品:《 我本无意成仙

       往前不足半里,左边有条小路,可到江边。



       那是原先的凌波渡口。



       渡口不大,也就是一个可以上下人的台阶,路也很窄,荒废许久,更是杂草丛生,树枝拦路,从中穿行,得挡住自己的脸。



       牧童骑着牛,一路往下。



       中途没有遇到那位先生回来。



       牧童内心希望是自己刚才走了太远才折返,那先生早已经洗完了手,在自己进小路前就回了大路,此时已往安清县去了。可千万不要是在江边逗留或出了什么意外啊,虽然短短片刻交谈,可那先生的温柔与赞赏仍让他有所感触。



       渐渐到了江边,只听水花阵阵。



       牧童拨开最后一层树枝与杂草,定睛看向江面时,不由一惊——



       只见一人穿着道袍,在江中扑腾,似是不慎落了水,又不会游泳,已经呛水喊不出声来了。



       远远看不清楚,可不是那位先生还能有谁?



       牧童心中焦急,又不敢下水。

m.quanzhifashi.com

       想大声呼救,可此处离大路甚远,又久无人至,哪里有人能听得见?



       就在这时,水下有黑影显现。



       “!”



       牧童陡然瞪大了双眼。



       那黑影长长一条,像是鱼的样子,又巨大无比,比船还大,在水中隐隐约约,看得见又看不清,如此最是恐惧。



       而且它速度还非常快。



       “先生!水下!”



       牧童慌张之下,不由大喊。



       似乎喊来也无用……



       可不喊又能做什么呢?



       没等牧童反应过来,那巨大的黑影便到了扑腾的人影身下,黑影一下缩小了些,下一秒又陡然变大。



       “噗!!”



       率先跃出水面的是一张巨口,张得和身子差不多大,怕是能一口将一艘舟船吞进去。随即出水的是半个身子,真当大得难以想象,下一秒这鱼便又重新落回了水中,激起水花数丈。



       牧童屏住了呼吸,不敢吱声。



       他听说过水妖化人上岸的故事,害怕这妖怪也能上岸,怕被它发现,只得躲在林中,看水面逐渐恢复平静,一如先前。



       这时江上已什么都没有了。



       牧童仍然睁大眼睛,呆立原地。



       手上牧笛掉在地上都没发现。



       往常听大人说过这水中有吃人的妖怪,却没想到这妖怪如此之大,如此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刚刚就亲眼目睹了这妖怪吃人的画面,而就在先前还与他说话的那位温柔先生,已被这妖怪一口吞掉。



       “……”



       牧童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



       “足下怎么来这里了?”



       “啊!”



       牧童一惊,陡然回身,一下没坐稳,差一点就从牛背上掉下来了。



       只见身后站着一人,面容清秀,表情温和,一身干净旧道袍。身后跟着一匹枣红马,低头安静吃草,脚边一只三花猫,端端正正坐着,歪着头盯着自己看,似乎也在发问。



       “你不是刚刚……”



       牧童盯着他,又指了指江心。



       但见这位先生依旧是那副温柔从容的样子,哪里像是落了水?



       如他这般,又怎会在水中扑腾?



       “假的,草木做的。”



       宋游几步走过来,停在水牛边,弯腰在草中捡起他的牧笛,直起腰来笑着递给他。



       “你的竹笛掉了。”



       牧童脑子转不过来,只呆呆接过。



       宋游又从怀里抽出一张符纸。



       “等那水妖浮出,被人发现,要么有人壮着胆子将之捞起,要么在下游搁浅。你找个没人的时候,把符纸贴在它身上,符纸亮起来,等它不再亮的时候你就揭下来,回去烧了煎水喝,虽不能延年益寿,也不能开聪启智,但能保你一生健康,无病无灾。”



       牧童仍旧是呆呆接过。



       那道人便转身走了,马儿自觉跟上。



       牧童终于忍不住,问出一句:



       “你是神仙吗?”



       “我看伱比我更像神仙……”



       那一人一马逐渐消失在草木深处。



       牧童怔怔出神,心中震撼不已。



       这时江上忽然传来一阵动静。



       “咕噜咕噜……”



       远处的江面不知因何,底下透出了火烧一样的红光,接着水面如同被烧开了一般,咕咚咕咚冒泡,然后是一阵阵巨大的水花,水花中有巨大的身影在挣扎翻滚,形成波涛,涌上江岸,拍打草木。



       这动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才停歇。



       随即江上浮出一条庞然大物。



       与先前不同,这时的它一动不动。



       ……



       阳光渐渐驱散了早晨的露水。



       太阳也有些晃眼睛了。



       宋游抬头一看,已是正午时分,于是找了一合适的地方停下,卸下被袋,放马儿去休息吃草,自己则去找了干柴来,搭了灶,取出锅,又取出一個芭蕉叶层层包裹的物件来。



       一层层拆开芭蕉叶,里边是今早出门时割的两斤牛肉,已请屠户帮忙切好了。



       牛肉色红有光泽,看起来肉质极好。



       这年头别的地方也不是吃不着牛肉。



       大晏有一道“禁止私自宰杀耕牛”的规定不假,现在也在施行中,但一来政令的实施不见得到位,根据当地情况,各有不同,还有些地方不让人家吃牛肉等于不让人家活,天子也不能干这样的事。二来这条政令本身其实约束范围也有限,“私自”、“宰杀”和“耕牛”已经是三个并行的条件了,没有那么容易触犯,用有“禁止私自宰杀耕牛”的法令来说明吃牛肉犯法、吃不到牛肉并不成立。



       事实上前世也是如此。



       纵观诗词文献,都有相当多的吃牛肉的描写,许多诗人文人,或是得意或是落魄,或是打仗或是被贬,都在吃牛肉,一边吃还一边写诗。



       而在逸州,牛肉的价格一般高于猪肉,低于羊肉,不过只有逸都这种大城才常常有卖,别的小城不好买到。



       总之不如这里方便便宜肉质好。



       来都来了,还真就非得吃这一顿不可。



       宋游收集好了干柴,便取出水囊,往锅里倒水,又取出盐料来,打算炖煮一半,炙烤一半。



       随手拈起一片,赠与狸奴吃。



       “这是牛肉。”



       “牛肉~”



       三花猫说着,伸长脖子接过来。



       “以前吃过吗?”



       “唔……”



       “好吃吗?”



       “唔唔……”



       宋游不禁露出笑容。



       自己还没尝到,见她吃得香,心中已先多了几分喜悦。



       正想生火,不远处有人来。



       宋游扭头一看。



       一匹矮小的黄鬃马,比驴儿也大不了多少,被一名侠客牵着。马儿背上驮着行囊,身后跟着一家四口,大人挎着褡裢。



       过了转角,很快就到了近前。



       陈汉面露喜色,先对宋游拱手施礼:



       “先生,又见了。”



       宋游也拱手回了一礼。



       “又见了。”



       随即那男装的女侠也朝他抱拳,笑着看他:



       “可是有缘?”



       “有缘。”



       “先生该不是怕前路山贼,特意在此地等我们吧?”



       “路上耽搁了。”



       “在造饭?”



       “是。”



       “我们大约也该造饭了,可方便一起搭个伙?省些建灶埋锅寻柴的功夫。”



       “自然。”



       “我看你吃什么……”



       女子凑过去,往芭蕉叶上一看,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牛肉,随即哦呀一声,很惊奇的看向宋游:



       “你一个道士吃牛肉?”



       “道法自然,顺心而为。”



       “……”



       女子只见他满面淡然,语气从容,毫无羞愧窘迫之心,好似他不是道士,或是吃的不是牛肉一样,她不禁乐了一下,倒也不多说。



       而她也不白搭伙。



       只见她回身从马背上的被袋里掏了一下,竟也掏出一个被层层芭蕉叶包裹得严实的物件来。



       看样子竟比宋游的还要大些。



       宋游看她,她看宋游。



       互相心中想法都很了然。



       女子开口问道:“你割了几斤?”



       “将近两斤,不如你多。”



       “我也两斤,一样多的。”



       女子解开稻草,拆开重重蕉叶:“只是我怕半路漏了,请那老板多给我用了两片叶子来包。”



       “足下细心。”



       “你做还是我做?”



       “实不相瞒。”宋游声音依旧不疾不徐,“在下于此一道颇有心得。”



       “那我烧火!”



       女子性子比他急,毫不拖泥带水,一口拒绝了陈氏夫妇帮忙的请求,便掏出火石火绒,四下看了看,又去找了些芦苇穗、干叶子来,就蹲下来缩在宋游搭的小灶前,开始生起了火。



       宋游仔细看她打着火石。



       “啪、啪、啪……”



       有火星迸溅出来,落入火绒中。



       三花猫也凑近了仔细看。



       那女子余光一瞥,不由笑了:“你们看什么?还怕我点不燃火不成?”



       三花猫依旧看,宋游也不语。



       这确实是这年头常见的生火办法不假,但他也确实很少见到人这么生火。无论是在道观中时,还是行于荒野之中,亦或是在逸都租住,他都从来没有用过火石生火,倒是偶尔见别人用过一两次。



       现在看来,还是觉得有意思。



       点火像烧火一样,其中自有趣味。



       “呼……”



       女子已点燃了火,小心扶大。



       扭头看这一人一猫,心中疑惑。



       “怎么还看?”



       只见猫儿扭头就走,跑去路边玩去了。



       道人也收回目光,开始准备午饭。



       炊烟升起,直入青云。



       肉香弥漫,引人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