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八章辣手摧书李廷尉【求收藏追读】

作品:《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臣等冒死奏请陛下,请修《新秦治国大典》!”



       周青臣的话音刚刚落下,大殿西侧七十三位博士,整整齐齐的站了出来,异口同声道。



       如此气势,又如此齐心,在大秦庙堂都极为罕见。



       一时间,众人皆被震撼当场,有不少帝国老臣都要站出来呼应。



       现在的大秦帝国,刚刚统一,各种礼仪还没有规范到位,比如‘冒死奏请’这种似有威胁意味的话语,着实有些大胆。



       好在始皇帝是一个大度的君主,并没有跟王绾与众博士计较,只听他笑道:“既如此,那就将周仆射的奏简呈上来吧!”



       “诺。”



       赵高应诺一声,迈着小碎步,快步将奏简递交给嬴政。



       嬴政接过奏简看了看,然后环顾众人,平静地道:“周青臣等人请修的《新秦治国大典》,是根据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王道治国经典,总结出的通鉴,大典修成时,以此典为治国理民的教典!”



       “朕看了总纲,符合统一思想的举措。



       另外,联名请修之人,亦有官拜少傅,封爵文通君的孔子九代孙孔鲋。此事为国政大事,诸卿可畅所欲言!”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此话一出,包括周青臣在内的所有博士宫博士,都兴奋不已。



       因为嬴政认可了大典的核心要义,那就是统一思想。



       但兴奋之余,他们又有些彷徨,为何嬴政的话语中,没有任何震撼之感,甚至听起来有点不痛不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符合统一思想的举措,还不够?



       就在周青臣等人兴奋又彷徨的时候,赵昊却感慨万千,这些博士当真不是浪得虚名,居然能想出这样的举措来。



       说实话,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陛下,老臣有疑问。”



       常奉兼太史令的胡毋敬,代表帝国老臣,率先站了出来。



       嬴政微微一笑,抬手道:“老常奉且问。”



       “好。”



       胡毋敬点点头,然后朝周青臣道:“周仆射,尔等请修的《新秦治国大典》,除了统一思想,与秦政有何益处?”



       周青臣拱手道:“回老常奉,吾等奏请修书,有三个方面的考量,皆对秦政有益,其一,秦法严苛,不利于国民,若施行仁政,民心所向,方能长治久安。”



       “其二,百家经典,知识驳杂,若以儒家经典为正统学术,方能教化世人,对秦政大有裨益。”



       “其三,若改霸道为王道治理天下,上能鉴戒三代,下能顺应民心,巍乎大哉!”



       “此言大谬!”



       周青臣的话音刚落,御史大夫冯劫便站了出来,喝道:“王道治国乃亡国之道,我大秦历代奉行法治,以霸道威服天下,岂会鉴戒王道治国,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两不相干!“



       “冯公此言差矣!”



       文通君孔鲋,挺身而出道:“治国之道,没有亡国之道的说法,以三代王道为鉴戒,有何不可?



       前人得失,后人鉴戒,这本就是正道,莫非冯公以为,大秦统一六国后,还应实行苛政之道?”



       此话一出,帝国老臣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就连忍不住嗑瓜子的赵昊,都被孔鲋的言论惊道了。



       这老头还真是刚啊!



       如此不要命的话都敢讲!



       真当自己祖宗保佑,死不了?



       然而,帝国老臣们并没有被孔鲋的尖锐言论折服,又有一名帝国老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姚贾弹劾孔鲋抨击国政!”



       “我大秦经历数百年才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使天下一统,岂是苛政两個字可以改弦易张的?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谓的前人得失,后人鉴戒,完全是胡言乱语,那三代王道都沉沦了,我大秦为何要鉴戒?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哈哈哈!”



       殿内众人哄笑一片。



       周青臣冷笑出声:“廷尉身居庙堂高位,言语粗俗,若不行王道,不奉经典,天下如何安定?



       我等请修《新秦治国大典》,是为了安抚民心,辅助治国,尔等却摒弃大义,只顾私义,何其愚昧!”



       “说的屁话!”



       王贲闻言,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怒骂道:“修撰一鸟书,就能够安定天下了?我大秦带甲百万,何人敢放肆?



       六国臣民在我大秦的铁蹄之下,敢有半句怨言?



       再者,就你们会修书,我大秦难道没书了?



       《商君书》你们会修吗?



       《韩非子》你们能编吗?



       《尉缭子》写一个试试!”



       “就一个《吕氏春秋》,恐怕你们都弄不出来吧!



       我大秦从不怕修书,就怕修出一烂书!”



       “那个韩非子咋说来着,哦,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你们儒家就是一群祸害,修出来的书也是祸书!”



       “军武出身,不修德行,真是有辱斯文!”



       叔孙通听到王贲的话,不禁揶揄了一句,转而朝嬴政行礼道:“陛下,吾等汇聚博士宫,是真心为国效力,若要如此辱没臣等,臣等寒心!”



       此话一出,七十三名博士随声附和:“臣等寒心!”



       嬴政蹙眉,目中闪过一抹精光,正欲开口,忽见李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廷尉尽管讲来!”



       嬴政笑着抬手示意。



       李斯环顾众人,神情庄重,一股肃杀之气,弥漫整个大殿。



       赵昊眼睛一亮,心说好戏要开始了吗?



       这可是李斯难得的名场面啊!



       却听李斯庄重清晰的声音回荡整个大殿:“今日议政,原本是承接上次议政的统一思想论,如今争辩秦政,某以为没有任何意义!”



       “大秦从统一六国之始,从未出现过此等乱局,朝堂尚且如此,民间可想而知。



       是以,秦政之下,早已暗流涌动。



       儒家想成就一番功业,某能理解,但如此来势汹汹,是要掀起复辟之风吗?”



       听到这话,众博士们不禁冷汗直冒。



       李斯的言论,并不算强势,但一语道破了大多数人的内心,相当于直击他们的灵魂。



       谁能说自己没有被复辟的暗潮鼓舞?



       谁能说自己没有别样的心思?



       如今被李斯当众戳穿,众博士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听李斯沉沉的道:“周青臣请修《新秦治国大典》统一思想,某觉得耗时费力,不如尽皆烧之!”



       轰隆!



       话音刚刚落下,宫外骤然响起一道雷鸣之声!



       殿内众人,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