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悲歌 三

作品:《 李辰安穿越小说

       京都。



       许是迫于目前京都紧张的局势,也或许是学子们无心再在学院里安心读书,所以昨儿个太学院院正花老大人干脆让学子教习们放了假。



       太学院顿时安静了下来。



       尤其是在这场绵绵的秋雨中,偌大的太学院更是人影少见。



       但花满庭依旧在。



       此刻他正捧着一壶茶,正在说着话:



       “所谓学问,首先是学,学而有疑,再问!”



       “这便是求知、求解,求个明白。”



       太学院后院,花满庭的那处小院子里的那方小池塘的凉亭下。



       苏沐心规规矩矩的坐在花满庭的对面,认认真真的听着老师所说的话。



       “学以致用,学了,问了,把事物的根源看明白了,那就需要在实践中去运用。”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这便回到了刚才你提的那个问题,京都已是风雨欲来,为何京都的百姓似乎麻木不仁,似乎对此并没有多少反应。”



       “甚至那些百姓们似乎还隐隐有些期待。”



       “李辰安曾经说过一句话,为师觉得极有道理!”



       苏沐心俯身,“他说了什么?”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舟,便是这朝廷、是江山、是皇权。”



       “水就是民,是天下百姓!”



       “水与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有水,舟方能行。有舟,水方显其作用。”



       “在这句话中,水的权重是比舟高的,舟更依赖于水,而水……事实上有舟无舟皆无所谓。”



       花满庭呷了一口茶,将茶盏放下,取了一把火钳拨弄了一下桌旁的那盆炭火,又道:



       “当舟自以为不需要水的时候,当水遇见风翻腾了起来的时候……为师曾经去过海边,见过浪潮。”



       “当真正起浪的时候,就算是经验最丰富的渔民,也必须回港避之,否则定会被那滔天巨浪给掀翻,一个不好就会葬身海底。”



       “既然民如水,当民看不见未来,当他们辛苦劳作却难以解决温饱,当他们受到诸多不公之待遇而无处申述,当他们被苛政压迫眼见着无法生存的时候……”



       “这时候只要起一股风,就必然掀起巨浪!”



       “因为在百姓的心里,这个国已无法庇护他们,这个国的官吏只知道盘剥他们,这个国的皇帝……根本就不再理会他们死活的时候,这样的国,不要也罢!”



       “现在正在起风。”



       “京都百姓仅显麻木。”



       “当这股风在大一些,刮到了京都城墙之外的时候,你再看!”



       苏沐心已听得目瞪口呆。



       他咽了一口唾沫,低声问了一句:“再看什么?”



       “再看百姓起浪!”



       “他们会开启城门!”



       “他们会搬出梯子!”



       “他们会迎接城外所谓的叛军入城!”



       苏沐心心里一惊,“这、这不是谋反么?”



       “对于皇上、对于姬泰这种既得利益者而言,他们是在谋反。”



       “但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他们是在自救!”



       苏沐心忽的看向了花满庭,迟疑片刻又问了一句:“所以、老师让学子们休学……”



       花满庭又端起了茶盏,“开城门和扶梯子人多一些,结果会出来的更快一些。”



       “老师,这恐怕会死很多人,毕竟城里还有许多的禁卫军!”



       “既然是为了各自的未来,总得付出一些代价。”



       “听说双蛟山一战,二皇子已经死了,如果……弟子以为,如果请皇上禅让,将帝位交给太子殿下,这样是不是就能避免这场灾难?”



       花满庭一捋长须微微一笑:



       “或许能。”



       “但其结果,无非是从一个既得利益者,换成了另一个既得利益者罢了。”



       “你看历史千年的朝代更迭。”



       “每一个新朝建立伊始,百姓们几乎都能好过一阵子,但绝不会长久。因为那些在朝代更迭中得到利益的人,他们会将权力抓得更紧以维护保全他们所得到的那些利益。依附于他们的人会变得更多,然后臃肿,然后良莠不齐。”



       “可他们属于同一个利益群体,他们无法挥刀向自己的群体砍上两刀,于是越来越腐朽……直到最终枯死,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苏沐心听明白了,却依旧有疑问:



       “这如何避免?”



       花满庭沉吟片刻,“为师也一直在思索,却未能有答案。”



       “直到听到李辰安说起律法这个词的时候,为师隐隐见到了一点光,但还是无法抓住。”



       “等李辰安回京,为师和他好生聊聊,听听他有何看法。”



       花满庭一拂衣袖站了起来。



       “为师要出门一趟。”



       “……老师去何处?”



       “再去看一眼这腐朽的京都!”



       ……



       ……



       李辰安就站在怀山郡的那条路口。



       他的面前摆放着两具尸首!



       燕基道看了看李辰安悲戚的神色,想了想,还是将胳肢窝里的那个小黑罐子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



       “这是你师傅吴洗尘!”



       “一半埋在了洗剑楼,另一半说是带回来给你。”



       “……”



       李辰安接过这个罐子,揭开了盖子,连忙又盖上,因为下雨,他怕淋湿了师傅的衣裳。



       “他终究还是走了。”



       “那是他选择的路,我估摸着他是想要我将他葬在广陵城的桃花山上……过些日子吧。”



       “他们,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指的是地上的长孙惊鸿和商涤。



       燕基道想了想,将长孙惊鸿和商涤的那番对话详细的给李辰安讲述了一遍,最后才悠悠说了一句:



       “我以为,他们俩还是都死了好。”



       “为何?”



       “长孙惊鸿守着那棵树守了二十年,却并没有守出个云开雾散。”



       “商涤追随奚帷恐怕不止二十年,他倒是想要看见那个理想中的新世界。”



       “二十年前,我二十来岁,倒是听说了那四颗树的故事。”



       “卢皇后在京都种下了四颗树,她寄希望于四个人!”



       “皇城司的那棵树,代表着宁国的正义之剑!”



       “定国侯府的那棵树,代表着宁国的守护之神!”



       “旧雨楼的那颗树,代表着宁国百花齐放的思想!”



       “而梅园里的那棵树,则代表着人间之情……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家国之情!”



       “转眼二十余年过去,那四棵树都已参天,但……似乎并没有长成卢皇后所期待的模样。”



       “皇城司变得更加黑暗。”



       “定国侯府……”燕基道看向了钟离破,“定国侯府变得明哲保身。”



       “宁国的思想似乎也没有百花齐放,因为百姓们在为生计奔波,学子们在为当官钻营,有思想者,恐怕已饿死了。”



       “至于情,卢皇后之死,那棵树就应该枯萎了。”



       顿了顿,燕基道又看向了李辰安。



       “所以,这四棵树,其实都死了。”



       “长孙惊鸿今日听商涤一番话,他无法活于世间!”



       “我估摸着他已发现手中握着的剑,并没有代表正义。如果按照商涤所言,他手里的剑,当斩向朝廷!”



       “他斩不下去!因为他的信念无法转弯。”



       “而他为何会杀了商涤?”



       “我以为,商涤的这番话,会彻底颠覆皇权,会对宁国造成灭顶之灾!这并不是长孙惊鸿希望看见的。”



       “所以他们死,一个是不甘,一个是不愿。”



       “至于你……我很好奇,你认识奚帷么?”



       “他为什么会对你如此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