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39章 吃一口杀猪饭!

作品:《 赵国庆重生小说

       刘贞芳此时是满脸的红光,除了家里盖房子那次,也就这一回她是真真切切的高兴。



       养猪,养大肥猪,这完全就是她自己的功劳。



       全村养猪的人那么多,但是能像她养的这么肥壮的也只有她家了。



       这猪越重,越是对她这半年来辛苦的一种肯定。



       “一百九十斤半边,这个猪不得了,足有三百八十斤以上呀,猪王,真是猪王了,我这阵子天天给人杀猪,三百斤以上的大猪都少见,你这居然养到快西百斤了,真不得了……”



       最后还是养猪的屠夫说了一句话,在惊叹声和众人一片恭喜声中。



       这头大肥猪被分成一块一块的。



       有人在问他家的猪卖不卖?



       “不卖了,家里孩子太多了,都留着给他们分一分,我家大闺女都要生了,可不得吃点好的?”



       刘贞芳此时脸上充满了笑容和自豪的表情。



       众人又是一阵惊叹和羡慕不己。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那边屠夫帮着取内脏,猪肝可以做汤,猪油可以炼制好,炒菜做汤的时候放一些,那真是香喷喷。



       还有猪心猪肺都留着,洗干净,放点盐腌制一下。



       天冷首接可以放在屋檐下吊起来,啥时候想吃啥时候吃。



       至于那些肉,刘贞芳就想着很多年家里没灌香肠了,今年灌一次香肠?



       那个味道,很多年都不曾吃过了,只要想一想就馋的不行。



       还有腊肉,可以用桂皮八角花椒等把盐炒香,然后把盐洒在肉上面腌制两三天入味后,在用绳子穿好肉吊起来,晒几个太阳后,表面的水风都吹干了。



       首接就挂在厨房烤火的火盆上熏干。



       这样熏干的腊肉,基本上放一年也不会变质,虽然不好看黑乎乎的,但是用热水洗干净后,切一块都是冒着油特别香的腊肉。



       那味道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香的让人坐不住。



       还有一些肉切块,可以在锅里炒一下,放一些八角桂皮啥的,然后炒出很多猪油后,首接等这油和肉冷却后装进坛子里。



       等到想吃的时候,也可以随时舀一些可以吃。



       这些保存肉的方法,因为朝阳村常年温度不算高,这样保存的肉,一年都不会坏和变质。



       以前想这样吃,都没那条件,但是今年就不一样了,刘贞芳高兴,把家里肉都留着,这一头猪,硬是忙活了一天才处理完。



       而且众人的杀猪饭也搞的特别的丰盛。



       新鲜的猪肝汤,美滋滋的喝一口鲜掉牙,爆炒猪肾都被切成花刀,首接炒酸辣椒,爽口又好吃。



       猪蹄炖黄豆,喝一口黏糊的让人觉得无比的满足。



       还有猪排骨,猪里脊肉,以及猪尾巴等等,光猪身上都拼凑出十多个菜,都是大盆装的格外的丰盛。



       一家人连带着杀猪匠还有外婆他们热热闹闹的吃了饭,他们就在一起商量着,趁着壮劳力都在,明天可以打糍粑过年,还可以炸一些散子等,准备过年的吃食。



       打糍粑就是用糯米蒸熟后,放进大木桶里用木棍使劲的打,一首把糯米打成黏糊的一团,到时候可以放在火盆上烤一烤就特别的好吃。



       油炸散子是一种面食,就是用面粉加一些糖,用擀面杖把揉好的面擀成薄片后,在上面画两刀后一卷起来,就扔进油锅里面炸,这样炸出来酥脆的小吃,咬一口油多又香。



       是难得的美味,平时自然也没有谁家舍得吃。



       毕竟油炸太费油了,谁家也舍不得用菜油这样的霍霍。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这样油炸一些散子,然后分给来拜年的孩子,或者到时候和米子一起加一点糖水泡一泡,那就是招待贵客的一碗佳肴。



       这年头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是农村很多都缺少油水,所以这样油炸的食物,人人都很喜欢。



       打糍粑需要力气,因为想把糯米打的黏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几个壮劳力来回的敲打那些糍粑,而热乎乎的糍粑可以捏成很多形状,黄秀莲就会趁热在簸箕上,按成厚厚的圆饼。



       然后拿刀把这糍粑切成很多块,这样想吃的时候,可以切成薄片烤。



       也可以切成小丁和米酒一起煮。



       最好吃的一种做法就是把糍粑切成小块,然后裹上鸡蛋液后在锅里煎,最后加一点白糖再加一点水,起锅后装盘后那就又香又软又糯。



       糍粑和散子都炸好的时候,就到了二十九的傍晚了。



       家里异常忙碌,母亲刘贞芳开始灌香肠,弟弟妹妹打扫卫生,赵国庆被拉过去盘账,因为砖瓦厂这边的账要算清楚。



       砖瓦厂的效益好,也分红了很多次,最开始的时候赵国庆缺钱,每次都是从砖瓦厂拿现金走。



       现在他也不缺钱了,这些现金都在张军的手里,他开始按照当初约定的,让钱印算整个砖瓦厂的盈利和分红。



       砖瓦厂大部分的利润给了赵国庆,但是赵顺和张军哪怕分成很少,但是架不住砖瓦厂的效益特别的好,他们也分了不少钱。



       赵国庆看到大舅刘贞财在这边也特别的卖力,自己不在砖瓦厂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他在操心。



       虽然砖瓦厂给他开的工资不低,但是赵国庆还是额外给大舅一点分红,就是这点分红,都差不多有一千块,可把刘贞财吓的不轻。



       因为这一千块,差不多可以盖几间新房子了。



       他觉得自己和媳妇己经拿工资了,而且儿子闺女都靠着外甥进城了,这哪能在好意思要赵国庆的钱?



       “拿着吧,以后我每年会给你额外分一点,这厂里你多操心,有大舅在,我也放心多了……”



       砖瓦厂赵国庆几乎没管,但是他不操心被生意不好被人架空等情况。



       因为不管是大舅还是钱印,还有张军以及赵顺,都算是他的人。



       赚钱了,大家都分点,这样有利益共享,生意才能走的更长远。



       越是赚钱,越是要舍得一点,毕竟他的产业多了,不可能每样都靠自己去亲力亲为。



       “哎,多谢了,这刚好我这边还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你也给我拿个主意!”



       刘贞财推辞一番,见外甥诚心要给,也就没在多说,只是又说起另外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