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学院 上

作品:《 李辰安钟离若水

       昭化二十四年正月二十。



       天光微亮。



       五扇原大雾弥漫。



       李辰安坐在营帐前的一张小凳子上吃早饭。



       行军打仗的早饭很简单。



       就是一碗粥两个馒头。



       大家都一样。



       萧包子就坐在李辰安的身边,看了一眼这个有些秀气有些偏弱的男人,又看了看碟子里的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



       她夹了一个馒头放在了李辰安的碟子里,“伙食太差了一些。”



       她抬头向枫县方向张望了一眼:“等这场战事结束,得让王正浩轩去城里抓几条狗来炖了补补身子。”



       李辰安一听,觉得有些热。

m.quanzhifashi.com

       一旁捧着碗蹲在地上的王正浩轩一听,眼睛顿时一亮。



       他啃着馒头,一脸欢喜的说道:“是应该补补,再说,狗肉这个东西,过了春分就没那味了。”



       “其实吧,这些年吃了那么的狗,还是皇城司里弄的那只黑狗味道最好。”



       “但若是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师傅养的那条狗。”



       “那狗东西,它若是不朝着小师妹狂吠,它还死不了的。”



       阿木转头看了王正浩轩一眼,那张冰冷如刀的脸上带着一丝悲愤:



       “吃饭!”



       “莫要提师傅的那只狗!”



       “狗死于狂吠,人死于话多!”



       王正浩轩闭嘴,决定往后只吃狗不说狗……只是他心里依旧想了一个问题,每一次吃狗肉,师兄那筷子可也没有少夹一块。



       师兄,是个口是心非的人!



       就在大家伙喝着粥吃着馒头的时候,安自在走了过来。



       “雾太大,这要打起来可就是一场乱战。”



       “打起来的时候,你、你们,都不要参战!”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护他的安全!”



       “四公主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呆会全部过去,她那毕竟还有两百多号人。”



       李辰安没有反驳,因为论武功,他依旧是个菜鸟。



       论军事指挥,他显然是不如安自在的。



       与其添乱,不如躲着。



       毕竟他还不想死。



       “叶破他们来了没?”



       “昨夜就到了。”



       萧包子忽的抬头四处张望,问了一句:“我的驴呢?”



       “跟着叶破……叶破说这一路将它侍候得很好。”



       萧包子撇了撇嘴,“这驴东西,也是个见利忘义的主,当宰来炖了!”



       王正浩轩顿时一喜,正要说这事他可以代劳,不料就在那浓雾中,那头似乎感觉到了危险的小黑驴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它来到了萧包子的身边。



       伸出驴头在萧包子的身上蹭了蹭,裂开驴嘴,发出了“啊呃啊呃”几声驴叫。



       “滚!”



       萧包子瞪了小黑驴一眼。



       小黑驴驴脸似乎一黑,它迟疑片刻走到了距离萧包子三尺之处。



       趴下。



       驴眼看着萧包子。



       一脸的哀怨。



       李辰安觉得这驴成了精。



       “安将军,枫叶山里的那三千人,不用防备。”



       “谢靖那边,也不用防备。”



       “夏侯卓拔营出发了没有?”



       安自在看了一眼李辰安,没有问为何不防备这两方人马的原因。



       “正在拔营,估计抵达五扇原的时候当已是午时。”



       “午时啊……午时好,雾已散尽,不会对烟花和迷离造成影响。”



       “仗,就按照昨夜你的方案去打。”



       “我们嘛……我们去枫县走走。”



       安自在没有阻止,因为枫县在战场的后方。



       至于李辰安跑枫县去干啥这不关他的事,作为一名将军,他懂得分寸。



       “好,但你必须带着他们同去,毕竟这里距离周庄并不是太远,小心一下那些江湖中人。”



       说完这话,安自在带着周十八离开。



       虽然只有一千人,但这一仗却必须打出十万人的威风。



       虽然手里有着各种利器,但要让这些利器发挥最大的作用却需要更加细致的安排部署。



       安自在的营帐中开始了最后一次的战斗讨论。



       李辰安等人吃完了早饭,当真与宁楚楚汇合一起,一行人就在这浓雾中,向枫县而去。



       ……



       ……



       京都。



       悦来客栈。



       吴国太子吴谦也正带着几个大臣分乘了三辆马车,随着云书贤的马车向宁国的太学院而去。



       掀开车帘的一角,吴谦看着街道上往来的人群,过了片刻,才对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剑眉星目的少年说道:



       “宁国的穷,是真的穷!”



       “这大街小巷里的人,绝大多数的衣服上都有补丁。”



       “再看他们的面色,也多是菜色,但本宫却越看越疑惑。”



       对面那少年抱着一把剑。



       此刻一听,他抬起了头来,并没有向车窗外看一眼,他酷酷的问了一句:“殿下有何疑惑?”



       “按说,穷困人家,整日所思皆是下一顿锅里能煮什么。”



       “他们为一日两餐而愁,为养家糊口而愁,脸上当然就会带着那散不去的愁容。”



       “可偏偏这玉京城里的这些人一个个竟然脸上都洋溢着欢喜……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哪里来的欢喜?”



       那少年沉吟三息,转头看了一眼,收回视线又看了吴谦一眼:“那就是穷欢喜。”



       吴谦一噎,摇了摇头,发现自己和这个天音阁的少年高手确实说不到一块。



       于是,他干脆闭上了嘴,又继续的看着。



       京都当然也是有富人的。



       但他发现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真的脸上洋溢着笑意,就像这冬日里那抹灿烂的阳光一样。



       街上并没有什么巡逻的捕快。



       但车队走过了这么些巷子,处处秩序井然,人们各自在忙碌……似乎是充满了希望在忙碌。



       他忽的一惊。



       希望?



       他又仔细的看着那些百姓,希望这个词在他的脑子里愈发的清晰了起来。



       理应没错!



       他们虽苦,却已看见了不久之后的甜!



       这就是希望!



       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希望?



       温煮雨?



       李辰安?



       他心里又是一震,眼睛徐徐的眯了起来。



       马车停了下来。



       他和那抱着剑的少年下了马车。



       抬头,便是太学院的那巨大牌坊。



       转头……他看见了牌坊前的那面石碑。



       云书贤已抬步向那处石碑走了过去,“二十年前是没有这石碑的……”



       一行人站在了那石碑前。



       云谦抬眼一瞧,心里陡然又是一震,不知觉的诵读了起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而读书!



       ——李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