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生意 六

作品:《 李辰安钟离若水

       御膳房。



       年承凤看着在厨房中悠闲自在的安公公顿时就惊呆了!



       皇上可是要宴请那些商贾的!



       虽说是商贾,但宴请二字才是最重要的啊!



       这巨大的厨房中竟然没有一个厨子只有一个昔日皇宫里的老太监!



       他再一看那一溜的灶台……



       仅仅只有一个灶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炖罐。



       炖罐倒是在冒着烟。



       可其余的灶台,连火都没有生!



       他惊诧的扭头看向了李辰安,“御宴……吃啥?”



       李辰安抬手一直那口炖罐:“喝汤!”

m.quanzhifashi.com

       “……”



       这一家伙,不仅仅是年承凤惊呆了,所有人这时候都惊呆了。



       “哪里有御宴只喝汤的道理?”



       这话是李文厚说的。



       他很不满。



       一副义愤的模样,又数落道:“这是你登基以来第一次宴请!”



       “这可是皇家脸面!”



       “就喝汤这算个什么事?”



       “这不是让人家以为咱宁国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么?”



       “一桌子菜……哪怕是山珍海味不过千八百两银子,咱宁国缺这点银子么?”



       “不行!”



       眼见着已是午时,这时候就算是要操办也已经来不及了。



       李文厚大手一挥:“要不臣这就去找个最好的酒楼定让他们送一桌最好的席面来!”



       不由分说,李文厚转身就要走,却被李辰安一把给拽住:



       “吃有那么重要么?”



       李文厚差点一个趔趄,怀中的那盐罐子一滚,他连忙伸手捂住,扭头看向了李辰安:



       “民以食为天,你说重要不重要?”



       “再说了,这是吃的事么?”



       “就算是咱广陵城李府要宴请某个人,也断不可能用一罐子汤来招待的!”



       “你啊……平日也不见你如此节俭,怎到了这重要的时候你反变得如此抠门了?”



       李辰安哑口无言,便觉得这男人的腰当真是由钱袋子撑起来的。



       当下户部的账户上有了大笔的银子,就连这向来吝啬的二伯竟然也破天荒的大方起来了。



       温煮雨一想,觉得李文厚这话有道理,他这时也微微颔首:



       “臣以为李尚书所言极是!”



       “虽臣不知道这罐汤里究竟炖的何物,但臣也认为皇上的宴请还是需要一些牌面。”



       李辰安松开了手,沉吟三息,“好,你快去快回!”



       李文厚离开了御膳房。



       李辰安一行来到了御膳房外的御膳堂。



       在御膳堂一旁的茶桌前落座,一壶茶尚未烧开,常左青带着陈丁卯一行七人走了进来。



       这七人里面有三人与李辰安认识。



       但此刻再见,亦是止不住的激动。



       其中有对皇权的畏惧,也有对这位皇帝的敬佩。



       郭山义、崔三更、王潜还有刘白银四人此前并未见过李辰安。



       他们极为紧张的踏入了这御膳堂的门槛之后,小心翼翼的瞄了一眼,一眼就认出了李辰安!



       这很好辨认。



       虽然皇上没有穿黄袍,但这几个人里面最年轻的那个肯定就是皇上了!



       常左青还没来得及引荐,他们已一撩衣摆,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草民……拜见皇上!”



       李辰安一瞧,乐呵呵走了过去,极为亲切的伸出了双手,将他们逐一搀扶了起来。



       “朕不兴这些礼数!”



       “来来来,入座,朕给你们煮茶。”



       郭山义等人哪里料到这年轻的皇帝竟然如此亲切随和,他们起来之后呆愣了片刻,才听苏名堂微微一笑道:



       “皇上向来如此,这是你我之大福分,大家也不必过于拘谨。”



       他走了过去,苏亦安连忙站了起来。



       “爹……”



       苏名堂大喇喇坐在了苏亦安的位置上,没理他,再大的官也是自己的儿子!



       他冲着郭山义等人招了招手。



       陈丁卯想了想,第二个落座。



       郭山义等人一瞧,这才又小心翼翼的围坐在了茶桌的周围。



       李辰安一边煮茶一边逐一的问了他们的名字。



       一壶茶煮好,他记住了这些人。



       一边斟茶,他一边说道:



       “岭东道那地方朕还没有去过。”



       “但……但根据地图看来,岭东道亦多山,与蜀州差不离。”



       他将一杯茶递给了郭山义,这把郭山义吓得不轻。



       他连忙抬起了屁股,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茶盏,“草民,谢皇上赐茶!”



       李辰安摆了摆手:“朕想问问你,岭东道的境况究竟怎么样?”



       郭山义捧着茶盏,沉吟三息,这才说道:



       “皇上,岭东道那地方吧……我们有句话说的颇为形象。”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山高,路难行。多雨雾,少良田……种粮在岭东道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之事。”



       “所以各地的村民们在耕种了那可怜的一点庄稼地之后,便多在山里刨食。”



       “岭东的山里出产许多名贵的药材,也有各种的野兽。”



       “农人一般都会在农闲时候去山里采药亦或狩猎,在赶集的时候卖给那些皮货商人和药贩子,用这得来的钱补贴家用。”



       “草民是做茶叶生意的,也正因为岭东独到的气候,山里也出产茶叶,小人便会在采茶时节雇佣这些人。”



       李辰安一边听着一边给每个人递了一盏茶,这时才问了一句:



       “那么对于商人而言,你认为岭东道限制商业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在何处?”



       郭山义毫不迟疑的开了口:“运输!”



       “不瞒皇上,岭东几乎都是崎岖山路,有的路连驴都走不了,只有依靠挑夫一担一担的挑过去。”



       “这运费贵还不说,时效也极为低下。”



       “草民的茶虽说能够存放一些时日,但如果从岭东道运至江南……那茶叶的鲜味儿依旧会减少许多,便无法与江南时茶相媲美。”



       就在这时,李文厚回到了御膳堂。



       李辰安抬头看了看:“这么快?”



       “臣叫了辰晞去。”



       “……他也来了?”



       李文厚坐在了一旁,摆了摆手,“不去理会他!”



       李辰安又看向了郭山义,“你说的没有错,要想富,得先修路。”



       郭山义苦笑:“皇上,曾经岭东道的商人们倒是商议过此事,只是……只是这路实在难修啊。”



       “简单一核算,如果从道府大定城修建一条可供驴车而行之路到江南,这……这需要数十亿两的银子!”



       “修不起,根本修不起!”



       李辰安想了想:“这路,必须得修!”



       “也不用你们商人来修,这路……本就该由朝廷来负责。”



       李文厚一听,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户部的账目上好不容易有了七亿两银子,他竟然要修路,还是耗资数十亿两银子的投入……



       这次他没有冲动。



       他脑瓜子一转,觉得自己明白了李辰安的意图:



       “臣以为,修路的方法可采用以工代赈分段而筑。”



       “然后嘛……这路修好之后,可采用各段计费的方式。”



       “等回笼了部分资金之后再修下一段路,耗时虽然长一些,但路终究是能够修出来的。”



       李辰安这就震惊了,他看向了李文厚。



       李文厚又道:“毕竟朝廷要投入这么多的银子,给了商人和岭东道百姓之便利,臣以为收点过路钱是不为过的,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温煮雨等人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好主意。



       就连郭山义自己都认为给过路费天经地义。



       却不料,



       李辰安大手一摆直接就否定了这个提议。



       “朝廷,是百姓的税赋养起来的!”



       “这税取之于民本就该用之于民!”



       “朝廷修路,这是朝廷应尽之责!”



       “再说了,百姓是宁国的百姓!”



       “宁国的百姓走在宁国的大地上还要给过路费……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耍流氓!”



       “朕……绝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