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朱高燧:嘿嘿~老大失宠啦!

作品:《 诸天皇帝聊天群

       顺天府城门口。



       监国太子朱高炽远远见到数百轻骑朝着这边而来,而北伐大军却一反常态的在顺天府外安营扎寨。



       一副随时准备继续出征的样子,太子朱高炽额头顿时冒出了一层冷汗,叮嘱道:



       “瞻基啊,等会劝着点你皇爷爷,不能再打下去了。”



       一旁,剑眉星目,颇有些俊俏的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



       “爹,要劝你劝。”



       “上次我听你的话,劝皇爷爷,结果他老人家一怒之下,北伐都没有带我去。”



       朱高炽无奈之下,只能看向另一边,和众大臣有些格格不入的赵王朱高燧,说道:



       “老三啊”



       迎着太子朱高炽的目光,赵王朱高燧打了个冷颤,后退几步,说道:



       “大哥,这事我做不来。”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父皇的脾气,谁不知道?



       都快古稀之年了,还能御驾亲征,出征前,太子朱高炽劝谏,直接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去岁,他被逆贼“污蔑”,差点就被废成庶人,哪里还敢惹父皇生气?



       ……



       过了一会,明太宗朱棣来到近前,抬头看着顺天府城门,感慨道:



       “朕回来了!”



       说话间,明太宗朱棣笑容满面的摸着胡须,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



       此次北伐,虽一无所获,让阿鲁台逃了,但他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皇和母后。



       而且,聊天群内,父皇亲自将“明成祖”改为了“明太宗”,这意味着什么???



       父皇原谅了自己!



       认可了他!!!



       ……



       等到群臣行礼叩拜完,明太宗朱棣坐上龙辇,回到皇宫。



       太子朱高炽眼见自家父皇心情畅快,忍不住劝谏道:



       “父皇,您要以国事为重,不能再御驾亲……”



       话没说完,明太宗朱棣摆了摆手,打断了太子朱高炽。



       等到一行人走进大殿,明太宗朱棣让众大臣退下,只留下太子朱高炽等人后。



       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自家这登基“不到一年”的太子,缓缓说道:



       “老大,朕怎么觉得伱又胖了?”



       “从今日起,你就跟着文弼去军营里待一段时间。”



       “等你什么时候健步如飞,走路不用人搀扶了,再回来。”



       此言一出,太子朱高炽顿时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的说道:



       “父皇,儿臣这这……”



       然而,这一次,明太宗朱棣的态度却很是坚决,不怒自威的瞪着太子朱高炽。



       太子朱高炽无奈之下,只好艰难的弯了弯腰,说道:



       “父皇,儿臣遵旨。”



       随后,明太宗朱棣的目光在皇太孙朱瞻基,赵王朱高燧身上来回打量,沉吟道:



       “这监国重任……瞻基。”



       这一下,就连赵王朱高燧都忍不住震惊的看向自家父皇。



       让太子去军营?



       皇太孙监国?



       父皇不是班师回朝了么?莫非只是回来待几天,就要继续北伐?莫非老糊涂了?



       朱瞻基躬身说道:



       “皇爷爷,孙儿年幼,担当不了监国重任。”



       明太宗朱棣却是走到朱瞻基面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瞻基,皇爷爷知道你的本事,这些时日,先帮皇爷爷监国。”



       说罢,明太宗朱棣命几人退下后,唤出系统界面。



       ……



       大殿外。



       太子朱高炽苦着脸,被两个太监搀扶着,嘱咐道:



       “瞻基,你皇爷爷将监国重任交给你,你一定要多听听那些大臣们的劝谏。”



       “有时间就多劝劝你皇爷爷,别总是御驾亲征,国库实在是拿不出粮食和银子了。”



       朱瞻基并没有反驳,反而是认真倾听着自己老爹的教诲。



       赵王朱高燧走在最后面,见此一幕,握紧拳头,眼里闪过一丝不甘,旋即恢复正常,心中暗道:



       “王瑜!你坏本王大事,本王定不会放过你!”



       ……



       聊天群内。



       汉高祖刘邦:唐太宗,你们唐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汉高祖刘邦:叛军是唐军,镇压叛军的,半数都是蛮夷。



       宋少帝赵昺:不仅如此,听闻那远在西域的于阗国主尉迟胜,听闻安禄山谋反,毫不犹豫将王位扔给了弟弟尉迟曜。



       宋少帝赵昺:而他自己则是亲率五千大军,远赴万里之外,助唐朝平叛。



       明思宗朱由检:朕看唐朝史书记载,那高仙芝,王思礼,哥舒翰等将领,可都是蛮夷。



       宋高宗赵构:那又怎么样?不过就是一群得了失心疯的蛮夷而已。



       宋高宗赵构:朕泱泱大宋,才不会让蛮夷统兵。



       隋炀帝杨广:没错!朕也觉得,唐不如宋!



       隋炀帝杨广:宋朝只出了一个烛影斧声,而唐朝的皇帝为了帝位,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隋炀帝杨广:玄武门之变,马嵬坡之变……



       隋炀帝杨广:二侄贼,你有没有后悔,带着亲兄弟的人头,去逼迫你爹退位。



       唐太宗李世民:杨广小儿,朕之大唐,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唐太宗李世民:朕大唐共有二十二帝,不知你宋朝和隋朝,有多少帝?



       隋炀帝杨广:二侄贼,朕怎么记得,你的唐朝三世而亡了?武则天登基篡位,篡的不是你李唐江山?



       唐太宗李世民:若非治儿风疾缠身,头晕目眩,不能理政。



       唐太宗李世民:就凭武则天?也想改唐为周?笑话!



       隋炀帝:所以,你是承认唐朝三世而亡了?



       唐太宗李世民:神龙元年,大唐复辟,这天下,终究是回到了朕后人手中。



       汉高祖刘邦:我有一问,武后准备什么时候篡位?



       隋炀帝杨广:好主意!



       隋炀帝杨广:武后,杀了李治,登基称帝,朕可以派大军助你!



       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不牢两位惦记,本宫自有决断。



       魏武帝曹操:夫人便是武周女皇帝武则天?



       魏武帝曹操:若是遇到危险,可来找孤,孤定当……



       唐太宗李世民:住口!曹贼,你竟敢调戏朕大唐的皇后!



       隋炀帝杨广:你的皇后?还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



       明朝永乐位面。



       明太宗朱棣看着吵作一团的聊天界面,眉头微微皱起,喃喃道:



       “父皇既然是群主,为何不管一管?”



       思索良久,明太宗朱棣见自家父皇就像是根本不知道一般,管都不管,任由他们吵了起来。



       只好也当做没看见,继续低头翻阅着明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