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五章 忠奸之别

作品:《 诸天皇帝聊天群

       碧游宫。



       通天教主听到元始天尊命燃灯出手,眉头皱了皱,心底暗暗有些不满。



       若是赵公明败给阐教十二金仙,是他自己没本事,但原始天尊却让身为紫霄宫中客的燃灯出手,属实有点不像话。



       这般想着,通天教主寻到尚在帝关等赵公明回来的三宵,说道:



       “云霄,速速去支援公明,若遇到强敌,可布下九曲黄河阵,送他们上封神榜!”



       ……



       帝关。



       当云霄仙子,琼霄仙子,碧霄仙子听到自家师尊的传音后,都是脸色微变。



       本就被教训了一顿,泪眼汪汪的碧霄仙子,更是忍不住哭了出来,担忧道:



       “大姐,兄长不会殒落了吧?”



       “肯定是那太乙狗贼阴谋算计兄长,今后我要是遇到阐教门人,见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以告慰兄长在天……”



       “啪”



       一只纤纤玉手打断了滔滔不绝的碧霄,云霄沉声道:



       “小妹,既然师尊神念传音我等,定是兄长遇到了麻烦,暂且安好,我等速速去救兄长。”



       琼霄仙子和碧霄仙子都点了点头,脸上挂满了担忧之色。



       明太宗朱棣见此一幕,沉吟几秒钟,说道:



       “云霄仙子,既如此,那我就在帝关等你们归来。”



       经过这一路上的打探,他发现,能以一己之力战阐教十二金仙的赵公明,在云霄面前竟规规矩矩的。



       这很显然有些不合理,故,明太宗觉得,等会的热闹,还是不凑也罢。



       云霄仙子看了一眼明太宗,就带着琼霄和碧霄消失在原地。



       待三人走后,太师闻仲走上前,迟疑道:



       “我此前是不是在何处见过道友?”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这跟随三位师叔而来的男子有些眼熟。



       张桂芳更是笑着揽住明太宗朱棣的肩膀,说道:



       “太师,这还用说?这位兄弟定是截教门人,说不定是三位师叔新收的弟子。”



       “兄弟你真是艳福不浅啊~你是不知,在洪荒,想拜入三位师叔门下的男修,都能从金鳖岛排到朝歌去。”



       看着挤眉弄眼,一副自来熟模样的张桂芳,明太宗朱棣有些好笑道:



       “你们误会了,我乃明王麾下,朱棣,先前不过是与三位仙子偶遇,带她们来帝关罢了。”



       “顺便,见识见识这能打退太乙真人的帝关。”



       旋即。



       明太宗不顾太师闻仲等人古怪至极的目光,纵身一跃,飞到城墙边,一剑斩落。



       “轰”



       只见帝关登时震动了起来,在其中沉睡的神灵苏醒。



       一尊身影飘渺,浑身上下流露出绝世锋芒,宛若一柄神剑的神灵,缓步走出,随手一招。



       天地万物皆化作了其手中长剑,疯狂朝着明太宗朱棣绞杀而去。



       转瞬间,明太宗就犹如陷入了泥潭沼泽一般,不断挥舞手中长剑,大笑道:



       “好,好一个帝关!”



       城墙上。



       张桂芳俯视着激战正酣的一人一神,语气古怪道:



       “太师,你说这明王,是不是也准备谋逆造反了?”



       “不然,怎么会派此人来打探帝关虚实?”



       老将鲁雄俯身一拜,诚恳道:



       “太师,请您速速返回朝歌,劝说陛下召回武成王及其麾下大军。”



       “重兵在外,境内空虚,稍有不慎,大商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啊!”



       “若真如此,我真不知去了阴间地府,该有何颜面面见先王!”



       太师闻仲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老将鲁雄,这位昔日手下身上,吩咐道:



       “鲁雄,你且乘坐墨麒麟,代我回朝歌,向陛下禀明,除汉王外,其余四王,通通有反意。”



       “望陛下能以大商安危为重,收敛好战之心。”



       老将鲁雄抬起头,犹豫数息,无奈的叹了口气后,翻身坐在墨麒麟身上。



       也是,如今的陛下,早已经不再是太师能劝动的了,若不然,太师也不会来帝关。



       墨麒麟低下头,不舍的用脑袋撞了撞太师闻仲,撒腿狂奔。



       速度极快,甚至,还能听到墨麒麟那喜极而泣的笑声。



       ……



       聊天群内。



       宋高宗赵构:你们说,这太师闻仲怎么自己不回朝歌?莫非嫌远?



       宋高宗赵构:不过,这确实有点远,还是空间通道更方便一些。



       唐肃宗李亨:他倒是想回,就怕回去之后,吃一个闭门羹,再被某个狗贼治一个临阵脱逃之罪。



       隋炀帝杨广:咦,你怎么猜到的?



       隋炀帝杨广:朕早就看这老头不顺眼了,不过是三朝元老,托孤大臣而已。



       隋炀帝杨广:竟敢时常管教朕,莫非,朕还要他一个臣子教朕如何当个帝王?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朕若是有个这样的大臣,恐怕会被活活气死。



       明宪宗朱见深:……



       宋太宗赵匡胤:太师闻仲,不就是汉之诸葛亮,明之于谦?



       宋太宗赵光义:一心为国,不贪财好色,无半点徇私枉法,乃是真正的忠臣良相啊。



       宋太祖赵匡胤:对,而且这闻仲还是截教门人,不去修仙寻长生,反而甘心效忠商朝。



       宋太祖赵匡胤:恨不能得遇如此忠臣!



       清世宗胤禛:忠臣?忠的是百姓?还是帝王?在帝王眼中,忠臣,未必就是好臣子。



       元明宗和世瓎:没错,清世宗说的对,你们这些中原皇帝,就是太虚伪了。



       元明宗和世瓎:嘴上说的是这样,而实际上呢?于谦可有什么好下场?



       元明宗和世瓎:诸葛亮更惨,祖孙三代都战死沙场。



       唐宣宗李忱:你等蛮子懂什么?只会狗叫?



       汉高祖刘邦:诸葛武侯之事,确实是大汉负了他。



       汉高祖刘邦:但你们两个蛮子,倒真是可笑,竟亲小人,远贤臣,何愁国不亡。



       汉高祖刘邦:还有隋炀帝你也是,太师闻仲这般忠心,都不委以重任。



       隋炀帝杨广:汉高祖,那敢问昔日的淮阴侯,如今在何处?



       汉高祖刘邦:……



       晋惠帝司马衷:朕知道,去了唐朝,当齐国公去了。



       汉高祖刘邦:嘿,你这傻子,滚!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吴大帝孙权: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息,韩信去了唐朝,肯定能寿终正寝。



       吴大帝孙权:要是继续留在汉朝,那才是死到临头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