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景隆大败,圣上震怒,高煦惹事!万民请命!

作品:《 李逍朱凝云

       前后不过几日的事情。



       李景隆的心情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踌躇满志到万念俱灰。



       他派出去的探子,都失去了踪影。



       而带来的粮食,已经见底了。



       李景隆再不做出决断,这支五万人的骑兵,怕就是要饿死在草原上。



       “大明战神,你现在倒是出个主意啊!”



       一旁的盛庸十分不满,路上他就多次劝过李景隆,不能再深入了,以防有变。



       可李景隆根本听不进去,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盛庸,你负责两军之间的联络,现在联络断了,你也难逃其咎!”李景隆看向盛庸喝道。



       眼看就要彻底吵起来,军心涣散。



       郭英心急如焚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眼下最要紧的是找到方向,撤回大同。”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李景隆道:“没错,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路。”



       他起身,看向这茫茫的草原,四面八方似乎都一个样,现在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觉了。



       李景隆犹豫片刻,指着一个方向:“不管了,朝着这个方向走。”



       众人脸色一变,显然知道这就是凭借直觉猜的。



       猜对了,大家还能有活路。



       猜错了,必死。



       但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搏。



       “既然大将军决定了,那就朝着这个方向走!”



       盛庸哼了一声离去,去指挥军队去了。



       就如此,李景隆带着大军,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半天,风烟又起,已经是看不清路,又是人疲马乏,而且还是逆风而行,最可怕的是,他们的水源已经断了。



       “原地稍作休息。”



       李景隆吩咐,随后让人去四周探一探,看看能不能找到水源。现在已经是李景隆部队最为衰弱的时机了。



       而此刻,突然马蹄声响起,呼喊声响起,李景隆最害怕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啊啊啊啦啦啦啦啦!”



       草原的骑兵发出奇怪的吼叫声,突然在地平线冒头,乌压压的出现,拿着刀朝着明军发起了冲刺!



       “列阵,迎敌!”



       李景隆大喊。



       他的军队还没开始埋锅造饭,对方居然就杀了过来,平原平坦无比,没有任何掩体,又是轻骑深入,无法驻扎营帐。



       这些士兵几日没睡好觉了,不少人都感冒发烧,头昏脑涨,连个郎中都没有。



       可想而知,现在的李景隆大军战斗力有多差。



       “李景隆,今日就取你狗命!哈哈哈!”



       鬼力赤骑着马冲锋,双军很快就碰上面,李景隆的大军一触即溃。



       “是鬼力赤.他没死,他诈死.”



       李景隆只感觉天旋地转,若是知道这鬼力赤没死,他说什么也不会追击,而现在,对方的军队显然还是一个整体,都是鬼力赤所为。



       “完了,听闻此人残暴无比,用小刀刮肉烤而食之,吃了一半,人还是活的.我若是被抓住,也不知他如何折磨我”



       李景隆看着战场的局势,对方虽然只是两万骑兵袭掠,却是入无人之境。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景隆一咬牙,骑着马转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



       “李景隆跑了?”



       盛庸正准备带着一队骑兵去驰援,准备向李景隆禀报,转头一看,突然发现自己旁边这个大将军已经消失,只看到远方一个骑马的背影,很快消失不见。



       “大将军都跑了,这还打个屁啊!”



       盛庸无奈,指挥着眼前的军队,道:“你们跟我走,大势已去,去寻找路回北平,搬救兵。”



       其实盛庸也想走,不过他走的理由比李景隆好看一些,还带了一些人走。



       不像李景隆,单人单骑第一个溜了,神不知鬼不觉。



       很快,士兵们打着打着,也发现人越来越少,外围的骑兵发现得早,都骑着马早就偷偷溜了。



       “大将军跑了!大将军跑了!”



       也不知道哪个人大喊一声,随后大家一看,连指挥的旗令兵都没影了,也赶紧撒丫子跑路了.



       骑兵和步兵不一样,步兵能战死到最后一兵一卒,但骑兵不会。



       骑兵部队往往兵力消亡到一半的时候,全军大溃,便会跟天女散花一样四处逃窜,因为骑兵骑得是马,在战场上可以逃脱。



       不像步兵,步兵前面的人要逃跑,后面的人就能斩前面的人。



       就如此,李景隆带来的五万骑兵,刚打没多久,全跑了,跟天女散花一样,各自逃命去了。



       至于后方的率领十万步卒的翟能等将领,发现与前方部队失去联系后,心急如焚,便原地驻扎,不停派人前去寻找。



       而这一切,也被鬼力赤看在眼里,鬼力赤俘获了不少李景隆不少传令官和斥候,利用这些人,他制造了假象,使用计谋将这十万军队走偏方向,然后故技重施,让这十万大军也迷了方向。



       鬼力赤打算一举吞并这李景隆带来的十五万大军,此地靠近捕鱼儿海。



       鬼力赤觉得自己要为当年元廷在捕鱼儿海之战,报仇雪恨了。



       同样是十五万军队,这次败的是明军!!



       此时,草原上有一个人坐在河水旁边发呆。



       正是李景隆。



       李景隆走的时候,带了许多的干粮和淡水,只可惜他也走错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



       好在淡水快喝完的时候找到了一条河,能够补充淡水,接着他又拿着弓箭,对着河里射了几条鱼,在河边生了火,烤鱼吃。



       “呜呜呜”



       吃着吃着,李景隆哽咽起来,怎么就落到了这个地步呢。



       此时他心中无比的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他可以回京复命,接受大明战神的称号后,受万人敬仰。



       可现在.他这个大明战神,怕是要被万人唾弃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李景隆算是走错了方向,但有些骑兵误打误撞,朝着一个方向猛奔,运气好居然骑马骑到了北平城去了.



       “什么??全军覆没??我的天”



       北平城的守将张玉脸色冰冷,立马将消息,快马加鞭传给了朝廷。



       皇宫,养心殿。



       朱允炆已经得知,李景隆率军追击去了。



       对于这点,他有些不满,但也没啥办法,天高皇帝远,他根本管不了李景隆,只希望李景隆能再次大胜而归



       “报——”



       一名侍卫匆匆进入大殿。



       朱允炆激动道:“可是有大将军凯旋的消息?”



       那侍卫摇了摇头道:“李景隆将军率领十五万北上追击,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什么,全军覆没”



       一听这话,朱允炆白眼一翻,昏了过去。



       想来,他这个监国算是当到头了,从天堂跌地狱,不过如此。



       齐泰三人都是脸色聚变。



       齐泰赶忙走了过去,掐了掐朱允炆的人中穴,把他给掐醒了,道:“皇孙事已至此,现在是要解决问题善后了。”



       朱允炆完全懵逼,急忙点头道:“对对,齐秦说得对,齐秦你是兵部尚书,你说如何善后。”



       齐泰拱手道:“此刻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北线兵力空虚,以防有变,得抓紧调兵遣将,让派去士兵驻扎北平防守。”



       朱允炆悲痛道:“可朝中还有可用武将吗?”



       齐泰道:“还有一人可用。”



       朱允炆:“谁?”



       齐泰道:“还有老将耿炳文。”



       朱允炆道:“速速撤掉李景隆大将军之职,让跟耿炳文带兵十万,前去北元驻守。”



       齐泰道:“李景隆自己都没回来,估计也死了。”



       朱允炆道:“那就直接指派.”



       黄山。



       “什么?李景隆全军覆没??”



       朱元璋气的胡子都竖起来了,大骂道:“李景隆这个废物,大废物!庸才,蠢材,亏朕这么信任他,他愧对朕的信任。”



       朱元璋一直都是非常看好李景隆的,可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还是石头,总算验出来了。



       事实证明,李景隆不堪重任。



       “父皇,如今还是派我回北平主持大局吧。”



       朱棣拱手请战。



       朱元璋坐在凳子上,思绪万千。



       朱允炆的确没犯错,他让李景隆出战,胜了就派他回来,是李景隆自己不听号令,贪功冒进,这才弄得全军覆没的结局。



       后续,朱允炆又派耿炳文去北平镇守。



       这一番操作,还算尚可。



       但朱元璋觉得,差点意思,朱允炆不堪大用,怪就怪他没有料敌先机,应该给与一同前去的副将郭英一半权柄,就是因为让李景隆一家独大,才有此祸端。



       甚至,为求稳的话,一开始就让耿炳文去防守不攻,也是稳得。



       作为君主,是不能犯错的,犯一次错,十五万大军没了。



       国家能经得起几次这种消耗?



       这样看来,接下来不用比了,还是老四更加适合。



       “老四,你不用去了,既然耿炳文已去,你就安安心心在这里呆着,还有半月,就是你监国,咱看好你。”



       朱元璋淡淡说道。



       朱棣听懂了话中的含义。



       让自己等着监国,看好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已经否定了朱允炆,肯定了自己么?



       剩下两月监国,只要不犯什么大的差错,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储君啊



       真是躺赢啊,自己什么都不做,就赢了??



       朱棣悟了。



       那么接下来轮到自己监国的时候,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要犯错



       另外一边。



       这些日子,朱高煦回了北平后,心情极其郁闷。



       虽然燕山三卫带了回来,但是还有五六万的卫所兵马被李景隆带出去了。



       万一李景隆出了什么差池,这五六万的兵马就全部折了。



       “姐夫,我过来给你帮帮忙”



       这些天,朱高煦天天在李府厮混,找李逍解闷。



       顺带看看有什么事情能帮上忙。



       毕竟这北平以后说不准就是他的,多帮帮姐夫治理北平,帮姐夫等于帮自己。



       “我能要你帮啥忙啊,来跟姐夫一起去演武场练练。”



       “也行,好久没跟姐夫一起练练了。”



       朱高煦满口答应,跟着李逍一起去了李府的演武场。



       他还记忆犹新,五个月前,姐夫还是一个农户,是自己带着姐夫练武,可五个月后



       砰砰砰!



       演武场,两人光着膀子,打得虎虎生风,你来我往,最后朱高煦被李逍一拳击中,倒飞数米远。



       李逍收了拳,微微一笑道:“承让了。”



       李逍现在的实力等于是项羽这种绝世武将。



       但朱高煦已经能跟自己过几招,可以见的实力已经挤上了一流武将,假以时日,还能更进一步,难怪未来能多次帮助朱棣扭转战局。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朱高煦一个跟头翻身站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李逍投去佩服的眼光。“姐夫,你现在真的是已经化龙了。”



       李逍哈哈一笑,道:“高煦,老实交代,问你姐那拿了几本?”



       朱高煦笑道:“全拿走啦,看的真爽,比报纸上看的痛快多了,报纸每次就只能看一回,我一晚上就能把整本看完。”



       李逍点点头,夸道:“高煦,我若是龙,那你是什么?”



       朱高煦一愣,旋即狂喜道:“姐夫第一个遇到的是我,那我便是风云!”



       李逍点点头:“没错,你是就是风云。”



       这一顿夸下去,朱高煦的阴霾心情全部一扫而空,心情也好多了。



       他豪爽一笑:“这天下有总有我朱高煦的用武之地!”



       李逍道:“没错,天生有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高煦你凡事听我的,我保你名垂千史!”



       历史既然已经改变,李逍自然希望跟自己关系最好的朱高煦,不要走上那种重复的道路。



       朱高煦道:“姐夫,你想带我做一番事业?”



       李逍点头:“眼下时机未到,总有一天,我们一起做一番大事。”



       朱高煦兴奋道:“什么大事?”



       李逍道:“寻找大秘宝,去当海贼王!”



       朱高煦:“????”



       李逍也没有解释,这个事情还需再说。



       毕竟如果大明不迁都北平的话,未来的北平怕是要朱高煦守着了。



       这时,铜锣许久安来到了李府。



       李逍这李府是比不上燕王府,可跟其他藩地的王爷比起来是丝毫不差。



       被下人领进府的许久安,完全被李府的规模给震撼到了,原来大人不只是个普通知县,更是一个大人物啊!



       许久安激动的拱手道:“见过大人,我那边事情已经办的查不多了。您想买下的那个山,是沈家的一个分支,不过跟南方的主支已经没什么联系了,背景不大,也就在朝中有几个六部主薄的关系。他之所以不卖,是上次盐矿山的事情给大家提了醒,现在那些人都拒绝卖任何山,必须要足够的好处和分红才会考虑。”



       这些事情,是这些日子许久安费尽苦心才查到的,为了听到一些话,趴在屋顶上一趴就是一晚上



       “久安,做的不错,下个月提你为银锣。”



       李逍微微点头,对这个许久安还算满意。



       “谢大人。”李久安满心欣喜,拱手道。



       “退下吧。”



       “是大人。”



       待许久安离开后,李逍微微皱眉。



       “这姓沈的真是狮子大开口,还想要分红,简直是在痴人说梦!”李逍心生不悦。



       “姐夫,反正我闲来无事,这件事就交给我处理吧。”



       朱高煦拍了拍胸脯,在旁边也算听明白了,姐夫又想买山,虽然不知道要干啥,但是人家不卖了。



       “还是算了,我怕你一激动,打死了人。”



       李逍摆了摆手。



       心道只能想想其他办法了.



       而朱高煦则是躁动得很,便偷偷私底下办事情去了



       第三天上午。



       李逍正在东安县忙碌。



       突然许久安等一众铜锣匆匆跑来,一脸焦急道:“大人不好了!民变了,民变了,大型械斗在八里店乡干起来了,起码有一万多人!高阳郡王被人围了!”



       “什么?”



       “快快带路!”



       李逍猛地站了起来,这个朱高煦怎么自己去办事情去了,于是李逍立即招呼县衙所有的打更人和铜锣,带着刀赶了过去。



       路上,李逍向许久安了解情况。



       是朱高煦带着百来个人,去那沈家庄闹事,扬言要买山,不卖的话,就要将这庄子给掀翻了。



       可是朱高煦这段时间不在北平,不清楚其中的变故。



       这十里八乡的乡绅士族,早就联合在了一起,抱起了团,等待李逍犯错。



       当朱高煦带人去的时候,沈家庄里的人一面与朱高煦对峙拖延时间,另外一面开始向其他乡喊人。



       这十里八项整个县的地主阶层,带上所有的族人,家丁,还有花钱雇的人,个个拿上了锄头,镰刀等农具,四面八方围了过来,足足一万个人,将朱高煦带来的百来人给围住了。



       这样规模的人数,就是妥妥的民变,若是没处理好,向上面报,一批官员都是要问罪撤职的。



       此时,李逍心急如焚,立刻喊人去燕王府,让人派军队来镇压,不然还怎可能搞死人。



       不多时,李逍便带着人来到了沈家庄的外围,已经围了个水泄不通,人满为患。



       “知县大人到!”



       县衙里的衙役高呼。



       随后百姓们一看李逍来了,纷纷让出一条道,嘴里还大喊。



       “大家快让让,青天大老爷来了!”



       “青天大老爷来了,有人帮我们说话了。”



       “青天大老爷,你可一定要惩治恶霸啊!”



       这些百姓不知道李逍和朱高煦的关系,一个劲儿的大喊,都把朱高煦喊成了恶霸。



       李逍微微皱眉,今天这事情,怕是不好处理了。



       走到人群中央,李逍总算看到了朱高煦。



       朱高煦穿着布衣,打扮成了普通人,身边也带来百来号军务的人。



       好在虽然剑拔弩张,但并没有打起来。



       朱高煦也明白,一旦开大,就不好收场了,再说双拳难第四教,这帮刁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聚集了这么多.



       不过,当朱高煦看到姐夫来解围的时候,大家都送了口气。



       “大家稍安勿躁,安静一些,不要冲动!”



       “这些闹事的人,本官就带走了。”



       李逍一来,就直接招呼自己人,将朱高煦等人带走再说。



       “李大人!”



       沈家家主提高了声调,大声道:“这不妥吧,这些恶霸前来强买强卖,今日不给个说法决不能走,难道是李大人要包庇这些人吗??”



       说着,不少人大喊道:



       “我可是听说,前不久知县大人想买这山,今天又来了一批人,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啊。”



       “该不会是知县大人买山不成,便喊来恶霸强买强卖,这还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么?”



       “对啊,这还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么,嘴上说嫉恶如仇,实际上还不是与恶霸勾结,欺压百姓!”



       这些说话的人,都是沈家提前找好的人,想要摸黑李逍的名声。



       这下,百姓们都看向李逍。



       这是一场公关,要妥善处理,不然名声就黑了。



       “我见过这个人,这个人是李大人的小舅子,难怪一来就要带走,这是要包庇!”



       “对,这是包庇!青天大老爷变黑了。”



       “我看是黑天大老爷吧!”



       又有一群人嚷嚷道。



       而眼下,百姓越来越多,里面有一万人,外面怕是有两万人,都是这些地主散播消息,让人过来看热闹的,抹黑李逍的名声。



       李逍正琢磨,该如何处理的时候。



       突然一个妇女大喊道:“青天大老爷,求求你救救我家相公!”



       这是人群外围传来的声音。



       很快,又有一个妇女大喊道:



       “我相公前些日子出去打仗,听说只有几个人回来,其他人都死在了草原上,这让我们怎么活啊”



       “青天大老爷,您足智多谋,帮帮我们吧!”



       “对啊青天大老爷,回来的人说,有不少人还在外面找不到回家的路”



       原来这些士兵的家人,天天去都指挥使询问,知道了事情的缘由。



       光是这东安县,东安卫所的五千二百名士兵,一个都没回来,全部都在城外,守军将士也不可能贸然出去寻找。



       这些老百姓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将希望,放在自己的父母官,李逍身上。



       此时,外围的两万百姓一同跪下。



       “求青天大老爷,救救家人!”



       “求青天大老爷,救救家人!”



       “求青天大老爷,救救家人!”



       人群中,还有许多其他县赶来的人。



       声音越老越大,跪下的人越老越多。



       响彻天际!



       李逍看这一幕,神色肃穆,高举右手:



       “安静!听本官一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