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4章倒下了一个魏忠贤,还有千千万万个魏忠贤!

作品:《 李逍朱凝云

       这份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的奏折是嘉兴贡生钱嘉所写。



       而嘉兴贡生钱嘉的背后则是东林党。



       东林党在与魏忠贤的阉党的斗争中,输的可很是惨烈。



       几乎是被魏忠贤的阉党给打的毫无还手的余地。



       而朝中东林党的官员们也没少被魏忠贤欺压。



       所以,这份奏折上的言辞不可谓不激烈,罪名不可谓不深重。



       而这份奏折在送到朱由检手上的时候,魏忠贤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也已经晚了,因为奏折最后还是到了朱由检的手上。



       所以,当朱由检说要当着百官的面宣读这份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的奏折时,魏忠贤就已经吓坏了。



       他知道,这上面的罪名他一个都不能够认。



       不然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所以,还没等他那十大罪宣读出来,魏忠贤就直接跪伏在朱由检的面前痛哭流涕、大呼冤枉。



       但是朱由检却不为所动,还是让内侍将这十大罪给当众念出来。



       奏折上,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如下:



       第一大罪:与皇帝并列!



       ‘与皇帝并列’,意思是魏忠贤自命不凡,祸乱朝政。



       皇帝是万岁,魏忠贤竟然称“九千九百岁”,几乎与皇帝平起平坐。



       甚至左右皇帝的想法和行为,代皇帝批阅奏章,让百官只知道有魏忠贤,而不知道有皇帝,此其罪一也。



       第二大罪:蔑视皇后!



       ‘蔑视皇后’意思是魏忠贤处心积虑的玩弄权术,和客氏一起把持朝政,将天启帝当做傀儡,任其摆布。



       但是天启帝的皇后张氏却对魏忠贤和客氏比较反感,不停的在私底下告诉天启帝这两人心怀叵测,要小心提防。



       这就惹怒了魏忠贤和客氏,魏忠贤便开始千方百计的想除去皇后张嫣。



       最终在皇后即将临盆的时候魏忠贤开始下手,导致皇后生下死胎,郁郁而终,此其罪二也。



       第三大罪:搬弄兵权!



       ‘搬弄兵权’是指魏忠贤把持着军权,将军印握在自己的手中,随意调动军队。



       同时在深宫大内豢养将内操军,人数多达一万之众。



       这些内操军披甲带刀出入深宫大内,恣意作威施虐,此其罪三也。



       第四大罪:不二祖列宗!



       ‘不二祖列宗’的意思是魏忠贤作为太监,原本应当恪尽职守,伺候皇帝。



       但是魏忠贤却目无主子,渺视明朝历代皇帝、枉顾祖训,此其罪四也。



       第五大罪:克削藩王封爵!



       ‘克削藩王封爵’意思是克扣朝廷对一些有功藩王的封爵,引起众怒。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明王朝内部的团结和统治,此其罪五也。



       第六大罪:目无圣人!



       ‘目无圣人’指的是魏忠贤亲乱贼,仇忠义,不将德行,对圣人之言大加批判,此其罪六也。



       第七大罪:滥加爵赏!



       ‘滥加爵赏’并非卖官鬻爵,而是魏忠贤任用奸佞。



       魏忠贤掌握实权之后,随意任用亲朋好友,结党营私,胡乱封爵,导致怨声载道,此其罪七也。



       第八大罪:掩盖边功!



       ‘掩盖边功’,当初明王朝在和外族交战,互有胜负。



       按照惯例,不管是胜负,边关都要向朝廷禀告,让皇帝知晓。但是魏忠贤却挡住了所有送到京城的战报。



       不管是胜负,魏忠贤都没有让皇帝知道,导致大明王朝的边境一直不安定,此其罪八也。



       第九大罪:剥削百姓!



       ‘剥削百姓’,魏忠贤掌权期间,恢复了盐税和矿税,其中还包括工商税。



       再加上原本的农业税等苛捐杂税,让当时的农民负担更加深重。



       而且魏忠贤滥用亲佞,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致使民怨沸腾,怨声载道,此其罪九也。



       第十大罪:交通关节!



       ‘交通关节’,魏忠贤是自己自宫然后去做太监。



       自宫的时候没有割干净,花银子买通了宫内的总管太监,所以才得以入宫。



       入宫之后,为非作歹。



       而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魏忠贤自己阉割,实在是大大的不肖,此其罪十也。



       这十大罪每一项都足以判魏忠贤死刑,甚至是凌迟处死都能不过分。



       魏忠贤听完这十大罪之后,顿时如丧考妣。



       这十大罪不管是任何一条,都是实打实的,确确实实是他魏忠贤所犯下的罪行。



       当即,魏忠贤纳头便拜。



       不停的哭诉着、为自己辩解着。



       他希望朱由检能够放自己一马。



       不管怎么说,虽然他犯下了这些罪行,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阉党。



       要是朱由检真的要弄死他,对他进行清算的话,整个大明朝廷难免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波折。



       所以,魏忠贤心中很清楚。



       只要自己的态度足够好,在朱由检面前服个软,朱由检有可能就不会杀了自己。



       他知道,朱由检是个聪明人。



       朱由检看着不停磕头求饶的魏忠贤,强忍着心中的杀意。



       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



       朱由检心中也清楚,魏忠贤背后的党羽实在是太多,牵连的人数太广。



       要是今天自己真的将魏忠贤给弄死了,说不定那些人在惶恐之下会有过激的举动。



       此刻的大明本就值风雨飘摇,他也不愿意多生事端。



       见朱由检没有对自己下死手,魏忠贤自然是高兴不已。



       当即便谢恩前往凤阳。



       至此,操控大明朝政数十载的大太监魏忠贤被朱由检给扳倒了。



       大明的朝堂难得的出现了一丝光明。



       可魏忠贤在逃的一死之后,却还不收敛。



       在出城前往凤阳的时候,仍然是大摇大摆、威风不已。



       甚至还豢养了一批亡命之徒伴随左右,那架势就像是养了一群私兵一样。



       锦衣卫很快就将这个消息告知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大怒。



       没想到他明明是放过了魏忠贤一马,可是魏忠贤却还是这么嚣张。



       就好像是自己怕了他一般。



       当即,朱由检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杀心。



       便让锦衣卫前去将魏忠贤给抓回来,他要重新对魏忠贤进行审判。



       可是魏忠在宫内的党羽实在是众多,阉党不计其数。



       很快就走漏了消息。



       崇祯派锦衣卫前往捉拿魏忠贤的消息很快就被人密报给魏忠贤了。



       魏忠贤得知了消息之后,知道自己已经是难逃一死了。



       如果被锦衣卫给抓回了京城,那等待自己的肯定是生不如死。



       最少也是一个凌迟的下场。



       与其遭受那种痛苦,不如自行了断。



       随即,魏忠贤便在客栈上吊自杀。



       权倾朝野、遗臭万年的大太监魏忠贤就这样吊死在了客栈里面。



       不知道这样的死法是不是算便宜了魏忠贤。



       朱由检得知了魏忠贤畏罪自杀的消息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的保留。



       既然魏忠贤这个阉党的首脑已经死了,那其他人不过就是乌合之众罢了。



       当即,朱由检便大开杀戒,开始彻底对阉党们进行了清算。



       而魏忠贤的姘头,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也被朱由检清算了。



       客氏被朱由检下令活活杖毙。



       魏忠贤和客氏这两个罪魁祸首还被凌迟戮尸。



       最后朱由检还下令肢解了魏忠贤的尸身,将其头颅悬挂于河间府,让天下百姓唾骂。



       两人的党羽门徒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或流放。



       朱由检也召回了各地的镇守太监,开始对魏忠贤和客氏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彻底清查。



       并且平反了被魏忠贤迫害的东林党们,从而实现了拨乱反正。



       让大明朝廷的百官们和大明朝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因为朱由检将阉党的一网打尽,让天下得到了片刻的清明。



       当时,民间对朱由检的评价也是颇高。



       民间百姓评论朱由检在不动神色、潜移默化之间就将魏忠贤这个权倾天下的阉党消灭于无形。



       这个举动和手段简直是天纵英才、英明神武。



       因为除掉了魏忠贤这个阉党集团,一时之间朱由检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所有人都认为朱由检是那个能够让大明帝国重新腾飞起来的中兴之主。



       朱由检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让朝臣和天下百姓们失望。



       他在剪除魏忠贤的阉党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力图挽回明朝的衰落,实现中兴之伟业。



       崇祯元年正月十二日,他训诫群臣。



       称在阉党垮台、‘职掌还之各司’之后,群臣务必‘致忠竭节’,洗刷积弊,以‘为国节财,为民择吏’为要。



       同时‘一切奏议有关国计者,遵我祖宗成法,不得妄议纷更’。



       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勤于政事。



       他始终坚持经筵与日讲,不仅学习儒家经典,也时刻听取讲官意见、与朝臣讨论时事。



       朱由检每天‘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他不仅坚持常朝,而且除了盛暑严寒之外,都会去文华殿召见重臣,讨论政事。



       从未懈怠于批阅奏章,往往‘批阅至丙夜不休’,甚至还在半夜下达圣旨。



       朱由检不仅在明朝皇帝中以勤勉著称,甚至被臣下誉为‘汉、唐以来良所稀见’。



       听完李逍讲述了朱由检和魏忠贤之间的故事,朱元璋和李雄志等人皱起了眉头。



       按照李逍的说法,那这朱由检还真的就如同他自己说的一样,是个明君了?



       并不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但是李逍明明又说大明帝国的灭亡与朱由检脱不了干系。



       可李逍刚才说的这些又明明是在说朱由检的好话,这不是有些前后矛盾么。



       朱元璋不禁疑惑了起来。



       “李逍,按照你说的。”



       “这个自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可是个大奸臣,简直是人人得而诛之。”



       “那看来这朱由检还是个有魄力、有胆识的好皇帝了。”



       朱元璋淡淡说道。



       虽然他与朱由检没有什么交情,但是自己的后世儿孙有本事、有能力也是他乐见其成的。



       总比后世儿孙都是酒囊饭袋要好的多。



       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同,朱由检在一边默默地点头。



       顿时值觉得心情大好。



       原本以为这李逍会借机抹黑自己,随便胡诌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这李逍不但没有抹黑自己,反而还在美化自己。



       李逍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都是事实。



       甚至可以说李逍是有些夸大了事实的,自己并没有李逍说的做的那么好。



       当时的自己身边还是有不少臣子为自己出谋划策的。



       能够完美的铲除掉魏忠贤,自己身边的一些臣子也是功不可没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



       但是李逍既然说了,那他也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反正说的是自己的好话,又不是自己的坏话。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逍出声回道:“大哥,你先别急。”



       “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呢么。”



       “这才刚说完朱由检登基铲除掉了魏忠贤的事情,后面还有很多事情呢。”



       “咱们去评判一个人,可不能只看一件事情。”



       “肯定要综合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一起来评价。”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心中不由一愣。



       按照李逍话里面的意思,接下来就是说自己不好的地方了?



       原来李逍这是将好话说在了前头。



       朱由检不由得有些紧张了起来。



       他到现在都不明白自己在治国这个事情上到底错在了哪里,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看样子,李逍马上就要说出来了。



       朱由检此刻的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却还有一些期待。



       他也想看看在后人的眼中,他到底错在了哪里。



       朱元璋听到了李逍的话,也点了点头:“李逍,你说的对。”



       “那你继续说下去,咱洗耳恭听。”



       李雄志和田志伟等其他人也识趣的保持了沉默,一个个一脸好奇的看向了李逍。



       在这些人看来,他们就是在听李逍讲故事罢了。



       只不过这个故事听起来又是那么的真实,似乎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样。



       李逍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人,淡淡说道:“朱由检虽然将魏忠贤的阉党给诛灭了。”



       “但是一入朝堂深似海,倒下了一个魏忠贤,可却又有另外一股势力又在朝堂之上发展壮大了起来。”



       “并且这股势力可以是算作是朱由检亲自一手培植起来的。”



       “那就是东林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