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6章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作品:《 李逍朱凝云

       关于崇祯年间的一些大致事情经过,李逍就这样简短的说完了。



       当然,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细说。



       关于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李逍并没有多言。



       这两人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争议颇大的。



       有人认为他们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们是通敌卖国的汉奸。



       总之,不管是袁崇焕还是毛文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听完了李逍的话,朱元璋愣愣说道:“咱的大明就这样完了?”



       “偌大的大明难道就找不出几个能打仗的?”



       说完,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检:“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



       “外族入侵你抵抗不了,内部的民变你也平叛不了。”



       “你说说你不是亡国之君是什么?”

m.quanzhifashi.com

       此刻的朱元璋很是恼火。



       在没有听到这些之前,他对朱由检还是有一丝好感的。



       但是没有想到朱由检最后居然是这样丢掉的江山,这让朱元璋这个武力值爆表的人很是不齿。



       老朱可是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



       可没有想到,最终江山又被别人给打了回去。



       边上的朱由检听到朱元璋的话,心中也觉得很是憋屈。



       他也很是无奈。



       他从朱由校手中接过来的大明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就这,还碰上了连年天灾,导致百姓们饭都吃不饱,跳出来造反。



       这个局面朱由检也不想见到。



       但是当内忧外患一起来到的时候,朱由检也是无力回天。



       朱由检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亡国之君。



       他曾经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是所有事情都有亡国之相,他也没有办法。



       他更是对大明的百官们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朝中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



       是的,朱由检打死都不愿意别人将亡国之君的这个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他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怎么会接受这样的一个评价。



       当即,朱由检抬头看向了朱元璋:“太祖爷,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朝廷到了那样的局面,我也是无力回天啊。”



       “我接手的大明就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了。”



       “我从大哥手里接过大明江山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是这样的局面了。”



       “我也想做一个好皇帝,我也想稳固大明的江山,可是天要亡大明,我没有丝毫的办法。”



       在朱由检看来,崇祯年间发生的种种都是天要亡大明的迹象。



       他都已经那么努力了,可是却还是什么都不能够改变。



       种种天灾人祸都让他给碰上了。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元璋沉默了起来。



       确实,朱由检遇到的事情的确很是棘手。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同样的情况下拯救大明。



       但是,大明帝国确实就是在朱由检的手上灭亡的,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而且之前李逍也说了,后人对朱由检的评价并不高,朱由检可以说就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随即,朱元璋看向了李逍:“李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李逍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李逍转头看向了朱由检:“你也不用解释了,大哥说的没错。”



       “你就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听到这话,朱由检立即开口反驳:“我不是!”



       “你凭什么说我是亡国之君。”



       “我即位的时候,朝中有魏忠贤这样的阉党。”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腐败不堪,朝堂之外,百姓们叫苦连天。”



       “边境上还有后金的军队虎视眈眈。”



       “这一切你叫我怎么办?”



       “这种局面难道是我造成的嘛?”



       “我接过来的大明江山不就是这样的么?我凭什么是亡国之君。”



       朱由检对于亡国之君这四个字很是敏感。



       不管是谁,哪怕是朱元璋说他,他也不会接受亡国之君的这个称谓的。



       这点脸面,是朱由检最后的倔犟。



       看着不停为自己辩解着的朱由检,李逍淡淡说道:“朱由检,你不用说这么多。”



       “大明帝国走向灭亡,你难辞其咎。”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在后人看来你都有哪些过错。”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一愣。



       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想要为自己辩解的冲动。



       没想到在后人的评判之下,他居然还会有错。



       在朱由检的认知里面,他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已经做到了他认为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他都这样了,怎么后世之人还是认为他做错了。



       朱由检不明白。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做错了?”



       “那你倒是说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朱由检沉声回道。



       “那你就听好了。”李逍淡淡说道。



       随后,李逍开始在脑海中回忆着后人对于崇祯帝朱由检的评价。



       “首先,你政治经验不足。”



       “你不该杀魏忠贤。”



       李逍看着朱由检,淡淡说道。



       这话一出,朱由检彻底懵逼了。



       不仅是朱由检,就连边上的朱元璋和李雄志等人也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这样的大宦官、这样的阉党还不能够杀?



       这种奸佞小人别说杀了,就算是凌迟十次都不过分。



       可为什么李逍却说不能杀呢。



       他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脸上充满了疑惑。



       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一脸的不可思议:“你居然说魏忠贤这个阉党不能杀,真是笑话。”



       “魏忠贤擅权专政、飞扬跋扈、欺压百姓、目无尊卑。”



       “这样的人不该杀,那谁该杀?”



       “如果说连魏忠贤这样的人都不能杀,那我真就不知道有谁可以杀了。”



       在朱由检看来,李逍就是在说胡话。



       满朝上下,谁都可以有理由不被杀掉,但是魏忠贤却是非杀不可的。



       “你告诉我,魏忠贤凭什么杀不得?”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不解的问道。



       见状,李逍淡淡回道:“你杀掉了魏忠贤就是打破了平衡。”



       “而左右朝廷的政治格局、维持好朝廷的现有体系是一个皇帝的基本功。”



       “只有将朝堂之上稳定下来了,你才能更好的发号施令,让百官们为你办事。”



       “而你,直接将魏忠贤给杀掉了,让东林党一家做大了。”



       “东林党把持了朝政,你的政令就很难实施。”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



       李逍说的很对,魏忠贤一死,东林党确实是很快的就崛起了。



       而没有了魏忠贤的钳制,这些东林党确实是有些难以应付。



       但是朱由检还是觉得他杀魏忠贤没有错。



       “李逍,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是魏忠贤是大大的奸臣,而东林党这些文臣至少都是有加家国之心的。”



       “就算朝堂上是东林党一家独大,他们对于朝廷和天下的危害也要比魏忠贤小的多。”



       “魏忠贤绝对没有杀错,这个奸佞小人死不足惜。”



       “最多不过就是后来的东林党我没有压制住罢了。”



       朱由检看向了李逍,出声说道。



       在它看来,就算是杀了魏忠贤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这个影响和危害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至少比起魏忠贤当时在的时候要好上了不少。



       魏忠贤那可是绝对的奸佞小人,不但祸乱朝纲、更是鱼肉百姓。



       在他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亲眼见到过魏忠贤和他的党羽们贪赃枉法、嚣张跋扈。



       甚至就连自己都差点吃过亏。



       所以,就算魏忠贤是对付朝臣的一把快刀,朱由检对魏忠贤找个人也不会有好感的。



       但是东林党那边,朱由检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东林党都是读书人,不管怎么样,比起魏忠贤那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在朱由检不是皇帝的时候,他可是见到过东林党的人被魏忠贤的党羽迫害的。



       所以,朱由检对于东林党还是有一丝同情在里面的。



       而且东林党的党羽也不少,全部都是读书人。



       他们那个时候几乎掌握着京城的舆论动向,这一点对朱由检来说很重要。



       朱由检是个爱惜羽毛的人,也是个注重名声的人。



       不然他也不会对于亡国之君这个名号这么执着了。



       就凭东林党掌控舆论这一条,朱由检就不可能往死里得罪东林党。



       不然真不知道东林党会把他编排成什么样子。



       再者,朱由检还想利用东林党的名声来跟更好的号令群臣。



       所以在朱由检看来,只是他没有平衡好朝堂,而不是他错杀了魏忠贤。



       魏忠贤这样弄权的宦官,不管是谁、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必杀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怎么会有错杀一说呢?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元璋也在一边微微点头。



       朱元璋似乎是有些赞成朱由检的话。



       毕竟,魏忠贤一个太监,权势滔天、弄权跋扈,那肯定是留不得的。



       就像朱由检说的,最多不过就是他后来没能压制住东林党罢了。



       反正朱元璋也觉得魏忠贤这个人没有杀错。



       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逍淡然回道:“魏忠贤的确是该杀之人。”



       “可是你却没在最好的时机杀了他,而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杀了他。”



       “所以,后人们才说你说你错杀了魏忠贤。”



       听到这话,朱由检不满的嘟囔的一句:“既然横竖都是该死之人。”



       “那什么时候杀,又有什么分别。”



       说完,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继续补充道:



       “再说了,彼时我也是刚刚登基,需要杀一些人来树立自己的威望。”



       “而魏忠贤就是最佳人选。”



       “魏忠贤这个人不管是朝堂上的百官,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对他痛恨无比,恨不得生食其肉、喝其血。”



       “我如果将魏忠贤给诛杀掉,那急顺应了民心也为自己树立的威望、赢得了朝中群臣和百姓们的赞扬。”



       “我为什么不那样做?”



       朱由检说完这番话,众人便陷入了沉思。



       就连李逍也没有说话。



       因为朱由检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站在他的立场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好像他这样做,对他当时的他来说也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在李逍这样的后人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毕竟,当局者迷。



       谁有能够保证坐在朱由检的位置上不会这么做呢。



       诛杀魏忠贤,为刚刚登基的自己赢得了民心和威望,也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震慑一下各级朝廷官员。



       朱由检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朱元璋在一边默默点头,他似乎也有些赞成朱由检的说法了。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是永远都体会不到时局的艰难的。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



       平心而论,朱元璋认为即便是自己坐在朱由检当时的位置上,他可能也一样会诛杀魏忠贤。



       最多不过就是,对后续的东林党的收拢,朱元璋有更加强硬的手段罢了。



       但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不同,不能奢望每个人都能像朱元璋一样能力这么强、手腕这么硬。



       朱由检临危受命,在大明朝廷风雨飘摇的时候接过了皇位。



       在内忧外患之下主持大局,他能够想到这么多,做到这一点。



       在朱元璋看来,已经做的算是不错了。



       朱由检刚刚的一番话,算是赢得了朱元璋的一些理解。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一直说朱由检是疯子的李雄志和田志伟等人也都沉默了。



       他们这些人也同朱元璋一样,有些理解朱由检艰难的处境和无能为力的局面了。



       在场的,似乎就只有李逍没有被朱由检的话所打动。



       在李逍看来,依然是因为朱由检个人能力的问题才导致了大明后来的局面。



       朱由检身为大明皇帝,不经过深思熟虑,不考虑王朝后续的运转,不等待何时的时机。



       就只顾着眼前的局面和事态,将魏忠贤给直接诛杀,还一手将东林党给推了起来。



       这一切朱由检都是主要负责人。



       稍稍沉默了一会儿的李逍淡淡开口回道:“朱由检,你自然是有你的道理的。”



       “在那个局面之下,站在你的立场来看,诛杀魏忠贤也说得过去。”



       “但是你还是错算了一点。”



       “那就是你对朝廷中其他的官员的震慑力。”



       “你除掉了魏忠贤之后,你对东林党能不能镇压。”



       “后人之所以说你错杀了魏忠贤,就是因为东林党的存在。”



       “在后世之中,甚至有这样一句话。”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