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11章,计划去T津

作品:《 带着荒田回过去

       杨小乐带着虎子将东西拿回了四道湾胡同的大院里,至于大龙被他叫去派出所那边去了。



       “耗子叔,幸好你把东西提前拿走了,不然我们损失就大了啊!”



       虎子将东西放在,看着对面空荡荡的房子笑了笑。



       杨小乐来到对面的房间,看着空荡荡的房子说道:“这边挖地窖的事情你们尽快弄,做的隐蔽一点,地下挖大点,对了,记得留一个通风口。”



       放这里还是明显了,要是哪天自己不在里面的东西被人看到了,就是麻烦。



       虽然这里基本上不会有人会过来。



       虎子闻言,轻轻颔首:“行,本来今天我和大哥就准备过来弄的,对了,洞口放哪里?”



       杨小乐四处打量了一下,看着旁边过的衣柜说道:“就在那这衣柜底下好了。”



       没人举报,谁会闲的到处找地下室口子。



       虎子听完,来到一个破旧的衣柜这边看了看,点点头:“成,那就放这里好了。等大龙哥回来了,我就和他动手。”



       说完,想到了什么,迟疑了一下说道:“对了,耗子叔,跟您说个事情啊!您可别说啊?”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杨小乐瞅了他一眼:“有屁就放啊!说话说一半。”



       听到这话,虎子往门外看了一眼,低声说道:“耗子叔,您让我们存吃的事情是真的神了啊!”



       “什么意思?”



       莫名其妙的被夸,让他也是一阵的疑惑。



       虎子神秘的说道:“我也是听我爹他们说的,他们不是在火车站经常拉货嘛!”



       “嗯,我知道啊,你说。”



       就是废话,林昆一行人拉板车,他自然是知道的。



       虎子嘿嘿一笑说道:“是这样的,昨儿我听我爹和大龙他爹,几个人在那里聊天,火车站里传出来的,说其他地方的粮食和副食品之类的,都开始紧缺了,调入的粮食越来越少了。说河B那边以前一天一趟,现在都半个月了才拉过来一趟。”



       杨小乐琢磨了一下,看了他一眼。



       “然后呢?”



       这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不说知道后世的事情,光是上次在澡堂子听到的一幕就能猜到了一二。



       虎子茫然了一下:“然……然后什么?没了啊?”



       杨小乐无语的摇摇头,他娘的,还以为有什么精辟的话呢!



       就这个啊!



       随后问道:“那就囤货啊!能囤多少囤多少!罐头之类的囤点吧。信我的就囤,不信就算了。”



       这玩意现在不要票。



       不过价格死贵了,几块钱一瓶。



       但是这玩意能放。



       可惜,他找不到囤积的理由,不然弄点放在明面上多好啊。



       看了一下房间说道:“行了,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让他们收东西的事情继续弄吧,对了,这地窖的口子伱们别弄,到时候我来处理。”



       要是靠这些家伙来弄,肯定是挪开衣柜,就能看到洞口那种。



       还得靠他来弄,安全一点。



       随后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虎子看着他走,摸了摸脑袋,嘀咕了一句:“我要说什么事情来着?怎么给忘记了?”



       不过看他已经离开了,也就没有多想。



       杨小乐出来以后,左右琢磨着没事情,就准备回去了。



       不过他还是跑去杨广平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毕竟那天两个人又跑回去了。



       这不去不知道,没想到在杨广平的家里发现了五根金条。



       看到这东西,杨小乐惊讶了一下。



       还真的有东西。



       难道其他地方放的还有金条?



       自己只是找到其中一个隐秘的地点吗?



       心里想着哪天再去看看。



       琢磨了一下,杨广平有五根,那张兴堂那边肯定也有五根。



       没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还是离开了。



       至于黄金,他没有动。



       有了那两百根,他也不稀罕这五根了,免得打草惊蛇,而且这黄金放这里,万一有意外的作用呢!



       来到,张兴堂这边。



       果然在这里也同样发现了五根。



       可是同样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最后琢磨了一下,还是直接离开了,以后这两个人得盯紧一点了。



       万一哪天跑T津去了怎么办?



       路过粮店,买了不少的黄豆面、各种做稀饭的杂豆。



       这玩意要粮票,舍不得粮票的情况下,平时买的量不是很多,最多买煮稀饭之类用,还没有出现脱销的情况。



       不过也差不多见底了。



       提着东西回到家,大院里已经晒满了床单、被套、棉袄外罩,大娘娘小媳妇的都在那里忙碌着。



       一副就要过年的景象。



       家里有大姐在,他这么懒,自然不会去洗衣服了。



       接下来几天,杨小乐每天去练武,偶尔去一趟乔燕那边,囤积一些货。



       偶尔出去弄点鱼回来改善一下生活。



       时间缓缓的来到了大年三十这天。



       这时候过年放三天假,但是年三十是不放假的,不过按照往年的规矩,各行各业的规则,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基本上都下班回家准备过年了。



       大早上的,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晚上过年的东西了。



       这天早上没去索爷家里,大清早就被拉起来收拾家了。



       “小乐,你过来一下!”



       杨小乐正在那里煮豆浆准备做豆腐,就听到了房老师呼喊的声音。



       豆腐怎么做,他自然是知道的。



       材料其实也好买。



       就是这比例,他在空间里试验了好多次,终于找到了比例。



       “哎,来了!喜子,过来搅,不要停,不然就扑出来。煮个十来分钟就停下来,放那里放着。”



       答应了一声,对着旁边的老弟交代了一下就过去了。



       喜子则是一脸好奇的就跟了过去。



       杨小乐来到对面房老师家里,就看到对方正拿着不少的红纸在那里写着对联。



       菜市场有卖对联的,也都是手写的。



       大院里有房老师在,自然是不会出去买了,每年都是其他家提供材料,房老师来写对联。



       自家以前也是由他来写的。



       “房老师,怎么了?”



       房国平笑呵呵的放下了手里的笔,对着他笑道:“来,写两幅。”



       杨小乐琢磨了一下,确实好久没有练毛笔字,手有些痒痒了。



       笑着应了一声:“哎,好,我写两幅,剩下的还得房老师您来啊!”



       旁边房国平的媳妇孙倩,正在那里和面,看到这个场景,笑道:“小乐,老房那天看到你字,没事就念叨你,听说你以前在学校考试都是第一,他说了,等开学以后你报名的时候,把你弄到他班里去。”



       杨小乐来到桌子前,刚要提笔,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其实他不太想去房国平的班级。



       大院里有好几个都是他班里的学生。



       不算他自己家的丫头。



       板儿爷家的李海棠、王大爷家的二孙子王学武,拉煤师父家的老二赵解放,以及田寡妇家的小枣,都在他这个班级。



       毕竟年级就三个班。



       反正他感觉和班主任在一个大院里,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以后万一翘班不上课,这回来告状就方便了。



       不过想想他也没说什么,在一起就在一起吧。



       总不能说,我不想去吧!



       房萌萌则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



       杨小乐将红纸摆好,看着旁边的墨水瓶子,这玩意比墨块成本要低多了,对联而已。



       摆放好以后,问道:“房老师,随便写吗?”



       房国平笑着点了点头:“随便写好了。你应该写过吧?”



       农村更舍不得买现成的对联,都是找人写,杨小乐这水平在农村那边肯定写过。



       说完,对着他笑道:“你先润润笔,一会我再给你准备点东西,你帮我写点其他东西。萌萌,你去把我那块徽墨拿来,研点墨。”



       房萌萌闻言嬉笑道:“爸,你怎么舍得用那个啊?平时可是舍不得我用的啊?”



       一边说,一边向着里屋走了过去。



       房国平闻言笑道:“给你用,那是浪费了。”



       随后转头说道:“愣着干嘛?写啊?”



       杨小乐没明白什么意思。



       不过没多问,一会就知道了。



       提笔蘸了点墨汁,就开始在那里写了起来。



       写对联,自然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反反复复就那么些带着美好寓意的对联而已。



       他自然也不会去创新。



       提笔行云流水的八分楷书的行楷跃然纸上。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房国平看着纸上的对联,念叨了一句,轻轻颔首。



       随后抬起头问道:“小乐,其实今天叫你过来,问你个事情的。”



       一边说,一边将写好的对联放在了旁边。



       东西放好以后,在他的疑惑中说道:“我有一位师长,现在是文协的一会副会长,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如果被他看中的话收位学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



       在他看来杨小乐才多大的年龄,就有这么深的造诣了。



       而且是在农村缺少笔墨的情况下。



       他从小就练习毛笔字,在一众同龄人不说是佼佼者,至少不会太差。



       四十左右的年龄,才有的水平,杨小乐这么年轻就能有这样的造诣,这是何等的天赋啊!



       杨小乐听到这话,尴尬的笑了笑。



       “房老师,这个……还是算了吧?”



       别人不知道情况,他自己还不清楚吗?



       说没天赋吧,那是不可能的。



       当年老院长教自己毛笔字,一部分是为了磨砺自己跳脱的性子,另一部分也不是没有是块好苗子的因素。



       这时候的文协,全称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其实就是作协的全称。



       这时候的文协,可不是后世那种挂羊头卖肉什么样的人都能参加的。



       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茅盾、老舍、巴金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里面,可以说里面的几十个人,各个都是大拿级别的。



       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几年以后,如果还是毫无存进,那到时候丢人的就是他自己了。



       而且他对这个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随后又提笔写着几张对联和福字。



       房国平听到他的话,在那里琢磨着,随后笑道:“不考虑一下吗?要不和你爸妈商量一下吧?这个对你将来是有好处的。”



       杨小乐笑呵呵的收笔,拿起了一副对联笑道:“房老师,这对联我就拿走了哈!一会我把钱给您拿来。”



       材料费还是要自己给的。



       说完,笑呵呵的离开了。



       “爸,磨好了!!咦,小乐怎么走了啊?”



       房萌萌研磨好墨汁,从里面房间走了出来。



       看到杨小乐刚刚离开,一阵的奇怪。



       房国平摇了摇头:“可惜了!”



       随后对着房萌萌笑道:“行了,你不是老说我不给你用吗?自己去练吧!”



       说完,继续写对联。



       房萌萌眨巴了一下眼睛,轻哦了一声。



       杨小乐回来以后,喜子已经将煮豆浆的锅端在一边放凉了,正盯着锅里看。



       看着他过来,喜子好奇的问道:“哥,这个真的能做豆腐吗?”



       “嗯,能做,煮了多久?”



       豆浆不煮熟,可是能吃死人的。



       “刚刚端下来呢!”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下,上面还没有形成油膜,应该是刚刚弄出来的。



       现在还是上午,几个人上班没回来。



       只有大姐和两个小家伙在。



       “喝不喝豆浆?”



       杨小乐看着大姐正在那里忙活,就对着几个人问了一下。



       “要!”



       豆浆在城里不稀罕,外面早餐店就能买到,但是农村喝不到多少。



       大姐自然是笑着应了下来。



       “嗯,弄点糖,我一会给你们冲点,剩下的做豆腐。”



       听到这话,大姐去弄了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加一点糖,然后放在了一边。



       杨小乐见状在里面加了满满一缸豆浆。



       随后几人开始喝着浓厚的豆浆。



       别说带糖的豆浆了,光白开水加糖,都能喝的有滋有味。



       杨小乐喝了一口,将搪瓷缸给了几个人,就开始照看他的豆腐了。



       等了一会,温度稍微下来一些,拿筷子将上面的一层油膜挑出来,挂在了门口的边上。



       随后拿了一个干净盆子的盆子,用纱布把豆渣给过滤了一遍。



       剩下的就开始点卤水。



       有了之前的试验,用多少量,在什么温度点,他心里已经大概知道了。



       当盆里出现大量的絮状豆花,将东西给放进了赵大爷做的木头磨具,里面铺了一层纱布。



       装好以后盖上木头盖子,压上准备好的石头。



       只见磨具开始快速的出水,滴落在底下的大木盆里。



       做这玩意知道原理,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技术含量。



       就是有一点,废锅,又废盆。



       好在有个勤快的大姐在后面跟着洗刷刷,不然的话,光盆子都不够他折腾的。



       不过好在是有效果了。



       二十分钟以后,一份热腾腾的豆腐就直接成型了。



       大姐摸了一下木头盒子里的豆腐,一脸的惊奇:“小乐,你这都是跟谁学的啊?豆腐你都会做?”



       说完,掰了一点点放进了嘴里。



       脸上露出惊喜的光芒:“嗯,好吃。”



       “我也来一点!”



       喜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后面弄了一点。



       杨小乐见状笑着拿刀切下来一小块放进旁边的碗里,加了一点酱油,芝麻油,再加点辣椒。



       直接捣碎吃了一大口。



       还行,豆香味十足。



       三斤豆面一共做出来九斤多一点的老豆腐,要是想吃嫩一点的,下次不压那么长时间就好了。



       没一会杨小乐做出豆腐的事情,在整个大院里传开了。



       都纷纷过来观望。



       王大娘过来以后,看着嫩黄的豆腐,一阵的惊奇:“小乐,这真的是你做的豆腐?”



       “嗯,王大娘,尝尝!”



       杨小乐切了一块,又切成一小丁,给大家尝尝。



       这次他没有再大方的每人送一块了。



       鱼那是钓的,骨头和猪血那是借口托人买的,这些都不要成本。



       但是这黄豆面一斤两毛多,比面粉还贵。



       他自然不会大方的每人送一块了。



       房国平媳妇也跟着尝了一口,:“嗯,跟卖的一个味道啊!你怎么会的啊?”



       其他人都是好奇的听着。



       而一群孩子都是看着豆腐,没好意思张口要。



       杨小乐笑了笑:“婶子,其实怎么做大家知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嘛!就是这量和做法掌握好就好了,我们公社有个磨豆腐的,我喜欢在旁边,然后问了老师傅,慢慢就会了。”



       其实这玩意就是扯淡的。



       不管是城里做豆腐的,还是公社做豆腐的,在公私合营之前都是私人的。



       就算是公私合营了,这技术也是不外传的。



       听到这话,孙倩笑呵呵的看着旁边的房国平笑道:“老房啊,你这书是白读了啊?你不是一直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嘛?”



       听到这话,房国平只是笑了笑。



       旁边的赵大娘咀嚼着口中的豆腐,在那里笑着:“小乐,这个做起来麻烦不麻烦?能不能给大娘做点?”



       杨小乐闻言笑了笑。



       他自然是猜到自己弄这东西,会有这一出了。



       有没有拒绝,而是开口说道:“大娘,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就是费时间,而且费锅,这样吧,你们谁想做的,家里有黄豆面煮开了,我教你们做。反正这磨具是赵大爷做的,大家一起用就是了。”



       对于技术外传,他没有在意。



       都是大院里的人,大家都过的好他们家才没那么突兀。



       而且让他来做费时间,有可能还得搭上材料费用。



       一个人无所谓,大院里这么多人呢!



       如果是他做了,是送还是不送呢!



       送,这不是个事情。



       不送又显得小家子气。



       还不如教给他们。



       众人听到这话,都是一阵的惊讶。



       这可是技术啊!



       就这样外传了?



       不过想想这样也挺好的。



       王大娘听到这和话,琢磨了一下,点点头:“成,今天买了豆腐,等过两天咱们一起弄,我家有口大锅。”



       “哎,好!”



       “成啊!到时候让小乐来教咱们。”



       ……



       众人都是一阵的议论纷纷。



       说定好以后,都纷纷离开了。



       杨小乐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笑了笑。



       将东西丢给大姐收拾,他则是跑了回去。



       脑子里在琢磨一件事情。



       昨天去杨广平和张兴堂那边,发现两个人都买了一张去T津的火车票。



       看两个人的意思,肯定是要去那边找东西了。



       初三早上的火车。



       不行,自己得找个借口跟过去一趟,好东西不能让别人得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