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12章,看房。

作品:《 带着荒田回过去

       学校开会,其他地方同样也跑不了。



       大哥的工厂,老爹杨广志的厂子,都开始开同样的大会。



       好在他认识的人里面没什么出问题。



       不过晚上回来以后,刚刚到家就被老爹给抓了壮丁。



       “走,跟我去你大伯那边一趟。”



       喜子从车上下来,好奇的问了一下:“怎么了?大伯那边有事情吗?”



       “你大娘下午过来一趟了,你大伯被暂停工作了,事情好像挺严重的。行了,不跟你说了,我过去看看。。”



       杨小乐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心里大概明白什么意思。



       这是肯定是上楼洗澡,没洗干净,不让下楼了呗。



       其实他心里已经猜到了。

m.quanzhifashi.com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伯的性子。



       赶忙催促道:“走吧,天都黑了。”



       现在太阳日落在五点出头,他们放学的时间都五点二十了,现在到家天色已经黑透了。



       杨广志答应下来,两人向着纺织厂赶去。



       走在路上,杨小乐好奇的问了一下:“大哥呢?没回来吗?”



       大哥五点下班,按道理比自己要早一点,快吃饭的时候应该会过来的。



       没看到他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大哥现在也是干部了。



       杨广志在后面抽着烟,说道:“你大哥厂子现在忙的很,任务重,这段时间应该会加班。”



       听到大哥没事情,杨小乐也就放心了。



       如果有事情,还在上班的大嫂回来就会说了。



       至于造纸厂为什么这么忙,那自然是因为宣传单子、册子越来越多了,而且以后供应纸张还是一项重大任务呢!



       有必要提醒一下陈大林。



       摸着黑骑着车子向着纺织厂家属区赶去。



       来到地方,敲响了房门。



       没一会就看到杨广春从屋里出来了,一脸的冷漠。



       看到是两人,他这才收起了表情,笑道:“老二,你们怎么来了?”



       杨广志见状说道:“我听大嫂说你出事情了,我们过来看看。”



       听到这话,杨广春眉头皱了一下。



       “先进来吧!”



       让两人进来,他顺手关了房门。



       钱红英正带着孩子在餐桌上坐着,此时已经站了起来。



       “广志来了,小乐来啦!”



       “二叔,二锅!”



       后面的声音自然是来自杨自强,一口子河南口音,不过不是很浓烈。



       “嗯,过来看看。”



       杨广志笑着对钱红英打了个招呼,随后揉了揉杨自强的头。



       “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



       杨自强点了点头:“嗯,有。”



       杨小乐则是在那里捏了一下他的脸蛋笑道:“叫二哥,不是二锅。”



       惹来众人一笑。



       杨广春走过来,对着钱红英埋怨着:“你说伱,什么事情都说,我的事情自然有组织给我做主。”



       听到这话,钱红英白了他一眼:“那我不跟广志他们说,跟谁说去?跟高厂长他们啊?”



       杨广志接过大哥给的烟,问道:“大哥,怎么回事啊?工作暂停?”



       听到这话,杨广春点着了烟,抽了一口,示意几人坐下:“坐下说,没吃饭吧,吃点饭。”



       此时钱红英已经去屋里拿了两副碗筷。



       放下以后,又拿了一罐肉罐头,一份油炸的花生米放在桌子上。



       杨广志两人也没有客气。



       众人坐下以后,杨广春此时这才说道:“没红英说的这么严重,也不算是暂停工作了,让我去农场那边管理。来,喝一杯。”



       说完,拿着酒瓶子准备给两人倒酒。



       听到这话,几人都是皱着眉头。



       一个大型纺织场的副厂长,去郊区的农场,这本来就是贬职。



       和停职也差不多了。



       杨小乐见状赶忙接过酒瓶子,他是小辈,酒桌上自然是由他来倒酒。



       一边给两人倒酒,一边嘀咕道:“大伯,侄子有个建议,您要不要听一听?”



       杨广春一阵的疑惑:“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杨小乐这才说道:“大道理我也就不多说,不过有句话说的对,人无完人,您何必这么执拗呢!承认一些鸡毛蒜皮的错误,这事情不就过去了嘛!”



       没有一人能说这辈子没犯过任何错误。



       把自己的小错误,不影响的错误说出来,说的深刻点,高度抬高点。



       这事情其实就能过去了。



       因为这个时候最先“深刻”检讨自己错误的人,其实是占据优势的,包括在以后也是一样。



       除了错误太大去劳改的人,但凡是主动、深刻检讨自己错误的人。



       再大的错误,都问题不大。



       这是悔过自新。



       杨广春闻言一阵的恼怒:“胡说什么呢!我没错,凭什么要承认?”



       “你那么大声音干嘛?你声音高就有理了啊?”



       旁边的钱红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这才让挺直脖子的大伯软了一些。



       听到这话,杨小乐自然也不会生气。



       大伯为什么这么多问题,而陈大林却是在一次次的事情中保住自己。



       那就是因为大伯基本上不知道变通,还是这脾气。



       不是说他不好。



       大伯这样的人很多很多,陈大林这样的人也同样不会少。



       当然了,比大伯还有执拗的人同样很多,比陈大林还要坏的人也同样很多。



       坏的流脓的人更是也有。



       这就是人性。



       没办法避免的事情。



       他杨小乐也不是想教大伯做個坏人,而是有的时候也是需要稍微变通一点点。



       留着一身有用的身体,不一样是给国家做贡献嘛!



       酒水倒完了以后,他这才开口说道。



       “大伯,您天天也看报纸,我就不细说了,不说其他的,就说您去家属区的肉店买肉,卖肉的是不是都得多给你一点肥的?您感觉这是对的吗?”



       “我没有!”



       杨广春不满的说道:“哪次买肉,他们非要给我肥的,我就要差不多的就行了,不要最肥的。”



       “对啊,大伯,您也说了,差不多就行了。那我问您,那些瘦肉卖给谁了,相比那些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买里脊肉那种又瘦又柴的人,您是不是占便宜了?您要说一点也没占您现在职位的便宜,说的过去吗?您自己信不信?”



       杨小乐坐下以后,自己端起酒杯:“大伯,我敬您一杯!”



       说完,将手中一两左右的小酒杯一口就闷了。



       吃了一口花生米,看着沉默的杨广春继续说道;“大伯,我说的是不是在理,他们在意的是您犯错没犯错吗?他们在意的是您的态度?态度明白吗?”



       对方是自己的大伯,所以他还是说的有点多了。



       杨广春听到这话,眉头紧皱,在那里沉思着。



       “大伯,还是拿刚刚买肉的事情打比方,您感觉您买了半瘦半肥的,已经算是没有占便宜了,那说明什么?说明您的觉悟还不够啊!要我,我只要里脊肉,一点肥肉都让给有需要的人,您说是不是?”



       再正直的人,时间长了,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没关系的时候,稍微肥点,那就是占便宜。



       有关系的时候,不要最肥的,就是不占便宜,反而是感觉很合理。



       所处的位置,已经让人的认知一点一点的改变着。



       “胡说什么呢?”



       旁边杨广志瞪了他一眼。



       杨广春则是在那里摆摆手:“哎,小乐说的对。以小见大。”



       说完,将手里的酒杯也一口给闷了。



       “嘶!”



       龇牙了一下,弄了点菜吃了一口。



       杨小乐见状也就不再多说了,有的人能点的通,有的人明白,但是就不愿意通。



       估计大伯短期之内,只能在农场待着了。



       不是说他不能回来,而是以后基本上主管农场的事情。职务也没被卸掉,只是不让你有决定权了。



       心里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大伯主管农场,以他的性子,不在厂子的漩涡里,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以后自己可能会有一些人需要送到农场去。



       包括自己的两个妹妹之一。



       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去太远,这时候有没有关系,就非常重要了。



       其实能安排的地方,他已经想到很多了。



       他那个见过几次面的八师兄,就在北大荒。



       之前狗剩的海岛也是他的选择之一,不过这家伙去了南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暂时已经被他给搁置了。



       当然了,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港岛这个后手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去港岛那边,人的思想都是念旧,就算是受委屈了也一样要待在这个地方。



       杨广春吃了一口菜,和杨广志碰了一杯酒。



       又吃了一口菜,这才说道:“厂里的通知已经下来了,明天我就要过去,平时看情况回来,你大娘和自强两个人要是有事情,你这边稍微注意点,当然了,大林还有国强那边我都打过招呼了。”



       他也是随口说一下,毕竟他感觉自己只是去农场,对家里是没有影响的。



       杨小乐的想法自然是和他不一样,他想到的是半年以后的事情。



       直接点了点头:“放心好了,这边有我呢!”



       两人的谈话,让杨广志一阵的奇怪,也十分的郁闷。



       哎,我还在这呢!



       我是你二弟啊?



       我是你老子啊!



       怎么感觉杨小乐才是家长一样。



       杨小乐想了想还是说道:“大伯,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



       您要是感觉您真的一件错事情,或者就像我刚刚说的买肉的事情一样,都没有发生过,那就当我没说。如果有,您还是需要找个机会好好反省一下。



       您就算不为您自己想,也为大娘和自强想想啊!大娘还怀孕呢,明年就要生了。



       侄子的话就说这么多了,听不听在您。”



       说完,和自己老爹碰了一杯。



       杨广春闻言在那里沉默着。



       过了好一会,他这才端起酒杯:“来,不说这个了,走一个。”



       没有给答案。



       杨小乐见状没有去说什么了,安静的做着陪酒。



       随后在那里说道:“大娘,大伯不在的时候,平时要是有什么急事的话,托个人给我发个电报,或者去我学校、家里找我都行,我马上就过来。”



       听到这话,钱红英点了点头。



       两人过来看看,见杨广春没事也都放心了,随后在那里聊了起来厂子里的事情。



       这次就轮不到杨小乐插嘴了。



       毕竟他不在厂里上班,平时的消息也就靠着家里这些人回来说给他听的。



       总的来说,情况还好,就是像杨广春这个级别的人,日子不太好过。



       说白了,其他人不够资格。



       同样的,大哥的厂子,也就只有陈大林那么几个人才有这个资格。



       不过也有慢慢往底下发展的趋势了。



       吃完了饭,时间已经七点半了。



       和杨广春打个招呼,两人便离开大院,向着家里赶去。



       ……



       杨广春走了以后,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媳妇,再看看在一边玩啥的儿子。



       回到书房,将房门给关上了。



       钱红英收拾好东西以后,带着儿子回到房间里。



       看着他正在写东西,好奇的看了看:“你在写什么呢?”



       凑过来看了一眼,惊讶了一下:“你还真听小乐的啊?”



       听到这话,杨广春停下了钢笔,在那里沉吟着,随后说道:“小乐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我也想想我平时所犯的错误,是该找个机会检讨了。自从解放以后,我们这些人确实变了。”



       说完,安静的写着。



       或许是这份检讨有用了,第二天他没走,而是在厂里开了大会。



       杨广春虽然还是去了农场,但是没有人再针对他了。



       ……



       杨广志出来以后,坐在车子后面问道:“对了,你和你大伯两个人打什么哑谜呢!”



       听到这话,杨小乐笑了笑。



       杨广志现在脑子不好使吗?



       现在好使一些。



       但毕竟没到一定的级别,很多东西看不到,也感受不到。



       随后笑道:“没打什么哑谜啊!我就随口一说而已。”



       如杨广春这样一直感觉自己没错的人没有吗?



       有,而且还很多。



       他可不想大伯成为这样的人,稍微变通一点又没有什么。



       听到这话,杨广志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去说什么。



       骑着车子回到家里,已经八点半了。



       王秋菊看到两人回来,就着急的问了一下:“大哥他们怎么样啊?”



       杨广志闻言便将情况说了一下。



       听到这话,王秋菊在那嘀咕着:“你说大哥的性子,也没干什么坏事,就连走后门让小刚进厂都不干,干嘛非要他做检讨啊!”



       说完,在那里继续说道:“街道办,居委会都是,真的搞不明白。”



       不止是厂子,学校,单位,都是一样的情况。



       听到这话,杨广志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行了,睡觉吧!”



       杨小乐也没去和两人讨论这个话题,洗洗就去睡觉去了。



       ……



       大伯的事情结束了,杨小乐后来也从大哥的嘴里听到了陈大林的事情。



       不得不说,和他判断的一样。



       陈大林是真的够圆滑。



       通知一下来,第一时间,第一个人做了半个小时的沉痛深刻的发言。



       就连他的调离厂长岗位的申请都打出去了。



       过程杨小乐不清楚,但是陈大林还是在厂里做的好好的。



       ……



       66年1月。



       学校的老师终于是松了口气,因为放假了。



       这天晚上,杨家迎来了一件喜事。



       软轴厂没有搬迁的消息,经过厂委开会讨论,工人投票,在厂里干活积极的杨广志,终于分到了房子。



       两间。



       别人是级别高分了两间,而杨家则是因为人多分了两间。



       不过这也是到顶了。



       如果家里有10个人,被私底下成为“大户人家”的,争取一下倒是可以争取到三间。



       也只是能争取到而已。



       看到对面赵大爷家一家七个人窝在两间房子里,就知道现在分房有多难了。



       不过现在情况相对来说还好点。



       等到了改开以后,在八十年代房子更加紧张的时候,人人嫌弃的倒座房都被分出去了。



       就算你家有十几口人,住在一间十几个平方的房子里。



       也属于正常的事情,当然了,情况很少。



       一般都是祖孙三代住一间,六七口人。



       最兴奋的自然是王秋菊了,这两间房子,能让家里省下一大笔开销。



       虽然每次钱都是杨小乐去给,没经过她的手,但是每次想到一年给几十块钱,还是让她心疼的不行。



       不过这种房子是以前权贵的,没有房产证。



       不过有单位和街道分房子的证明。



       杨小乐对此倒是无所谓,按照他的意思,那倒座房都没人要,还不如要那个房子。



       还能多要一点。



       把房门开在街道边上。



       等改开以后,还能做点生意呢!



       这个在八十年代非常常见的,那些没房子分,分到倒座房的人,反而是最早做生意,或者租房给别人的人。



       不过这个想法也就那么一会而已。



       有他在,以后什么样的机遇赶不到?



       这天傍晚,杨小乐还是照旧去老地方给林俊生这些人送东西去。



       在那里等了一会,就等到林俊生过来了。



       还是开着车的。



       现在有车子方便了许多,后备箱里放了一些东西,谁也不知道。



       “浩子叔!”



       等了几分钟,就看到大龙开着车停在了他的面前。



       杨小乐低头看了看,笑道:“东西在里面,你自己去弄,我先走了啊!”



       说完,就要走了。



       反正又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哎,浩子叔,找你有事情,您先上车。”



       杨小乐疑惑了一下“怎么了?”



       不过还是上了车子。



       等他上车了,林俊生这才说道:“浩子叔,之前我们给您物色的房子您不是不满意嘛!英子他们又找了一家!”



       “哦!在哪里?什么样子的?”



       十月份的时候,他让英子这些人去帮他找房子。



       确实找到了一些。



       但是都不合适。



       不是太大了,离这边太远了,或者大院人太多了。



       之前他决定,实在不行的话,就挑那种小的一进院子。



       “羊皮市胡同,不过……房子有些特殊,正好今儿没事,我带你去看看路上说呗,先把东西弄上来!”



       杨小乐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羊皮市胡同他知道,靠近护城河那边,也就二里路的距离,不是很远。



       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



       也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便点头答应了下来:“行,去看看,东西在里面,去拿了。”



       随后两人下车,去里面把东西给拿了出来。



       一共就四个袋子,二百斤。



       每次没给太多。



       东西放在车上,发动车子以后,林俊生这才说道:“房子在礼王府边上,是一套三进的大院的后院,不过房子不在大院里。



       公私合营以后,那个人给他儿子准备的,把房子单独弄出来,中间他儿子出国了,房子一直空着,好像说是不回来了。老头就准备把房子卖了,去找他儿子去。”



       “多大啊!”



       “不是很大,连院子只有八十几个平方,三间瓦房,半间大小的厨房。”



       听到这话,杨小乐在那里点头。



       不错,三间也不算太离谱,价格应该也不会太高。



       开车就是快,十分钟不到,就来到了礼王府附近,在一个门前停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