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55章,分配

作品:《 带着荒田回过去

       谢老四看着这些学生们,在那里嘀咕着:“都小心点啊,路滑,别摔倒了。”



       路上的积雪会打湿鞋子,但是基本上不会摔倒。



       但是村里就不一样了,虽然走得少,但还是会有人走路,把路踩踏实了。



       此时不少的人都出来看热闹。



       “支书。这就是大城市来的知青啊!哎呀妈呀,这一个两个长的……”



       思绪间。



       人群里一个穿着花棉袄,头包着花围巾的妇女,对着谢老四笑问着。



       引来了围观乡亲们的哄笑。



       谢老四点了点头:“嗯,刚刚接来的,过几天还有人要过来!”



       人群里老人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和孩子。



       一行知青看着这些人也是一阵的好奇。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因为这里将是他们扎根一辈子的地方。



       “吃的准备了没?这些孩子估计饿坏了。”



       七八个小时走在路上,光靠着早上的一点稀饭,中午两個馒头,怎么可能够吃。



       “早准备好了!”



       不少人在那里吆喝着。



       谢老四嗯了一声,带着几个人向着一个土石混合的大院走了过去。



       进了大院,墙上贴着反*,以及备战备荒的标语。



       此时大院里的人都围了过来。



       众人被带到了一间放农具的杂物间。



       进来以后,众人暖和了许多。



       谢老四看着众人这才说道:“本来呢!咱们大队要给你们开一个欢迎会的,这不是下大雪吗?耽误了,他们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来。而且现在也很晚了。就不弄了。”



       口粮呢!会先从大队这边每个人领一个月的,油也是一样的啊!



       因为后面还会有很多你们这样的知识青年要过来,咱们大队的粮食有限,所以没办法和社员一样秋收以后直接把一年的粮食给你们。



       不过放心,明年秋收前,你们的粮食一粒也不会少你们的。”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还有啊!你们来生产队是为消灭“三大差别”,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是很苦的啊,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这话自然有人接。



       就听到其中一人说道:“大队长,您放心好了,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



       自然是赵卫兵。



       “嗯,这位知青同志就很有觉悟。”



       谢老四平静的赞许了一下,随后说道:“好了,长话短说啊!



       你们这一批知青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后面还会有很多的知青会过来。



       伱们这批人,暂时分在第一生产小队。



       当然了,大队部就在第一生产小队。



       因为我们这边街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给你们盖知青点了。只能把咱们大队北面存放工具地方腾给你们。



       不过里面的火炕和灶台都是新弄出来的,还没干透。



       所以你们要暂时住在老乡家里两天,等干透了,就会通知你们过去。



       一会让乡亲们把你们带回去。



       明天早上领口粮,。



       不过啊!



       这知青点还是要盖的,现在农闲的时间,大家休息几天,给家里写写信,报个平安,等过几天上山砍树,到时候给你们盖知青点,当然了,队上的人也会给你们帮忙的。”



       看了一下众人问道:“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队长,老人家教导我们,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农村吃闲饭。”



       听到这口号语言,谢老四也是一阵的头疼。



       虚按了一下说道:“好了,暂时就说这么多。下面我点名字,听到名字的跟着外面的人走。”



       “赵卫兵!”



       “到!”



       “你住孙铁柱家!”



       听到这话,赵卫兵看了看外面。



       就听到之前的妇女笑道:“大兄弟,瞅啥呢!跟俺回去啊!”



       “哈哈!”



       这话让众人哄笑。



       这让赵卫兵尴尬了一下!



       谢老四见状笑道:“杵着干嘛呢,去啊!他们家两个儿子,年龄比你小一些,有什么好害臊的。”



       听到这话,赵卫兵提着东西出去了。



       跟着人离开了。



       “刘锦莲!”、



       “到!”



       ……



       一个一个人被叫走,分配到了老乡家里。



       冯爱军自然也是不例外。



       临走的时候对着杨小乐打了个招呼,跟着人离开了。



       “杨小乐!”



       “到!”



       “你去许大爷家!”



       听到这话,杨小乐愣了一下,点头答应了下来,赶忙提着东西出来了。



       出来以后,看着面无表情的许大爷。



       刚要说话,老头丢下一句:“走吧!”



       扭头就离开了。



       不过还是先去把那匹马带了回去了。



       杨小乐自然是跟了过去。



       山坡上的房子没有规划,东一块西一块,分布在半山腰的地方。



       说是山,其实很矮。



       走在村里弯弯曲曲的小道,向着村子的外围走了过去。



       没一会,在最北面的山脚下的一个大院停了下来。



       推开木质的院门,里面的布局也不周正。



       右手是个棚子,明显是马厩,里面还堆放着一些草料。



       左手是两间土房子,而土房子中间有块空地,对面还有两间房子。



       “鸭蛋!”



       老头对着屋里喊了一声。



       没一会儿就听到一声清脆的回应声。



       只见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小丫头出来了,年龄大概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



       梳着两个马尾辫。



       皮肤有些粗糙。



       “带他去吃饭!”



       交代了一句,转身将棕黑色的马匹拉进了马厩,和一匹枣红色的马匹放在了一起。



       杨小乐看了一眼许大爷。



       而此时鸭蛋好奇的看着他,笑道:“快进来吧!饭做好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提着东西走了过去。



       进屋是一个堂屋,里面有灶台,比较昏暗!



       跟着对方来到里屋,依然是一个很小的房间。



       但是里面很暖儿。



       炕上放着一张炕桌,一盏煤油灯闪烁着比较昏暗的灯光。



       鸭蛋好奇的看着他,眨巴着眼睛,指着边上说道:“大哥哥,你东西放这吧,晚上和爷爷睡!快上炕吧,炕上暖和。”



       杨小乐看了一眼。



       炕被分成了一大一小,中间用布隔着。



       炕桌则是在大的这边。



       收回目光,笑呵呵的掏出一把水果糖递给了她:“鸭蛋对吧,我叫杨小乐,吃颗糖!”



       对方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水果糖。



       没说话,也没去接。



       杨小乐知道这丫头肯定是不好意思。



       剥了一颗递给了她:“吃吧,别客气了。”



       小家伙舔了一下嘴唇,还是没忍住诱惑,接了过去。



       “嗯,甜!”



       高兴的说了一句,随后笑道:“俺给你弄饭吃!”



       赶忙拿起桌子上的笸箩直接就去了外面。



       没一会儿就拿着三个白面馒头和一碗大酱过来,放在了炕桌上。



       “你吃吧!”



       示意了一下,然后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



       此时身后的许大爷进来了。



       “爷爷!”



       鸭蛋喊了一声。



       许大爷点了点头:“吃饭吧!你也坐着吃吧!洗个手吃饭!”



       这话自然是对着两个人说的。



       鸭蛋见状赶忙出去,盛了两碗玉米碴子粥回来,放在了炕桌上。



       而此时许大爷已经去旁边的脸盆架子那里,拿着暖水壶倒了一点热水,洗了个手,随后脱了鞋子上炕了。



       杨小乐见状自然是跟着去洗了手。



       脱了鞋上了炕。



       没一会鸭蛋也跟着上来了。



       老头坐在上首的位置。



       看着鸭蛋将嘴巴里的糖果嘬干净用糖纸又包起来,看着杨小乐的目光也稍微柔和一些。



       “吃吧!冻了一天了。”



       说完,自己端起饭碗吃了起来。



       杨小乐看着家里只有两个人,没有大人在,心里有些奇怪。



       但是猜到可能鸭蛋没父母,自然是不好去问。



       坐那里安静的吃了起来。



       杨小乐看着两人就吃玉米茬子,有些不好意思。



       便笑道:“鸭蛋,有没有稀的?吃干的太噎人了。”



       鸭蛋迟疑了一下:“可是……俺就做了两碗。”



       随后看了一眼还没动的筷子的饭碗,拿过杨小乐面前的饭碗,扒拉了一半过去。



       杨小乐见状笑了笑,拿着一个馒头递给了她。



       “咱们两个换换!许大爷,您要不?”



       老头摇了摇头:“你自己吃吧!”



       杨小乐见状也没有勉强。



       看着不动的鸭蛋笑道:“傻愣着干嘛呢!吃啊?”



       随后自己吃了起来。



       鸭蛋见状,看了看自己的爷爷,又看了看笸箩里的灰面馒头。



       最后道了声谢,安静的吃了起来。



       有了之前的事情,气氛自然是没有那么尴尬了。



       鸭蛋就好奇的在那里询问着:“小乐哥哥,你们从哪来的啊!”



       “BJ来的!”



       “哦!那你们能看到***他老人家吗?”



       杨小乐笑了笑:“能看到啊!墙上的不就是嘛!”



       因为墙上挂着一幅墙画,正是老人家的。



       “嘿嘿,俺说的是真人,不是画!”



       “那也见过啊!”



       听到这话,鸭蛋羡慕的说道:“俺都没去过呢!公社都没去过!”



       杨小乐见状笑道:“那以后我去公社,带你一起。”



       鸭蛋闻言一脸的希冀。



       但是没点头。



       吃着饭,杨小乐看了一眼老头说道:“许大爷!路上我跟您打听的14团,您认识路吗?”



       老头点了点头:“认识,不过离这里可不近,而且这里靠近界河,随便不让乱跑,你们知青更不能乱跑。”



       杨小乐自然明白原因。



       怕这些人跑了呗!



       这下估计冯雪和冯爱军两个人肯定被看的死死的。



       因为他们两个人家里出问题了。



       随后说道:“许大爷!我妹就在那边!我只是想抽空的时候去看一下。”



       从四九城出发前,小妹的信也没收到。



       虽然知道这边通信不方便,一般不会出什么事情,但是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看到了一定要打她屁股。



       死丫头。



       老头闻言琢磨了一下说道:“从这里往东二十里地,就有14团的连队,不过他们团部离这里有五十多里地。”



       杨小乐点了点头,那确实不近。



       就算是老妹在最近的这个连队,走路的话也得三四个小时。



       这还是路好的情况下。



       要知道这里是山区和平原缓冲地带,一路走来山疙瘩不少,路不好走。



       没有导航的情况下,他也摸不到东南西北。



       看着老头,笑道;“那个……许大爷,下次您去送东西的时候,我能不能和您一起去一趟?或者您告诉我怎么走,我和大队请个假!我自己过去!”



       老头平静的说道:“这大冬天,你人生地不熟的,是不要命了吗?”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杨小乐嘿嘿一笑:“这没事!对了许大爷,您怎么还要给他们送粮食啊?”



       “咱们这入冬入的早,有时候粮食收了来不及全运到公社,会放一部分在大队里,这几年农垦师扩建的厉害,有时候冬天封路,或者什么特殊情况,会让我们就近送点粮食,哦,现在不叫农垦师了,应该叫建设兵团。”



       “那都您一人去的吗?”



       “嗯!也就是个别连队,应急,才会送,有时候会带民兵连的人。”



       杨小乐听完以后已经明白了。



       便点了点头,安静的吃着饭。



       等饭吃完了以后,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鸭蛋过去把碗筷给刷了。



       许大爷见状说道:“行了,这一路你们也够累的,睡觉去吧!”



       说完,起身下炕到外面去了。



       杨小乐知道对方是去给牲口喂食物去了。



       他倒不是很累,毕竟体质在这放着,而且一路的井水可没少喝。



       安静的等着。



       等了一会,两人都收拾好了,洗洗三人躺在了炕上。



       杨小乐自然是盖着他自己带的被子和褥子,来的时候就想到可能要和人一起睡一个炕,自然都是带齐全的。



       这点重量对他来说,不是个事情。



       鸭蛋自然是睡在边上的小“隔间”里,他也许大爷睡一边。



       煤油灯熄灭,屋里陷入了黑暗中。



       只剩下外面冷风呼啸的声音。



       ……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



       翌日清晨,一首熟悉的歌曲,将众人都给吵醒了。



       杨小乐从炕上爬了起来。



       鸭蛋和许大爷两人都已经起床了。



       鸭蛋在熬稀饭。



       许大爷在弄他的牲口,这牲口一天要好几趟的喂食,半夜还起来过。



       离开温暖的被窝,杨小乐伸了伸懒腰。



       此时歌曲已经唱完了。



       就听到广播里传来了广播员在播放着报纸上的内容。



       这都是在城里一天到晚播放的内容。



       “小乐哥,起来啦!”



       看到他拿着牙刷出来,鸭蛋笑呵呵的打了个招呼。



       “赶快洗,水还热乎着呢!”



       杨小乐笑着点了点头:“谢谢了啊!”



       他已经知道,家里的暖水壶不怎么保温了。



       在屋里的水缸里舀了一搪瓷缸水,来到门口边上刷起了牙来。



       此时许大爷正在那里用铡刀给牲口铡草料。



       离的有点距离,也就没有打招呼。



       刷好牙回来打了一点热水在搪瓷脸盆里,把脸给洗干净了。



       等他弄好的时候,鸭蛋已经将玉米粥给弄好放了。



       “小乐哥,吃饭吧!”



       “嗯,好,谢谢鸭蛋。”



       杨小乐进屋里端了一碗,笑道:“鸭蛋,平时吃的饱吗?不吃干的?”



       他记得这里应该比内地稍微好点。



       毕竟这里可是黑土地。



       鸭蛋点了点头:“还好!平日咱们吃点玉米糊糊,农忙的时候吃干的,不过爷爷晚上喜欢吃稀的。”



       杨小乐一阵的奇怪,东北这边比陕北和山X那边要好很多。



       吃的很好估计难,毕竟大环境在这放着。



       但是应该不至于吃稀的啊!



       怎么和内地一样的情况。



       这里的收成可是比其他地方高不少,不然怎么叫黑土地呢!



       随后瞬间反应过来了。



       南方是一年两次熟,中部甚至四九城也能做到两年三熟。



       但是北大荒这边,一年只能一熟。



       估计这才是根本原因吧!



       “在这里,只要肯干,饿肯定饿不死你!”



       说话间许大爷从外面走了进来。



       “许大爷!”



       杨小乐笑着打了个招呼。



       对方点了点头,过去洗了个手,端起饭碗吃起了饭。



       三人坐在暖和的炕上吃着饭。



       “一会你去大队,把你的口粮领了,你想吃什么,到时候让鸭蛋给你做!”



       吃着饭,许大爷对着他嘀咕道。



       杨小乐笑了笑:“不用,一起吃就是了。”



       许大爷见状还是说了一句:“分开吃吧,你们知青吃的是细粮,我们吃的是粗粮。”



       杨小乐听出话里的意思了。



       这是不想占便宜。



       因为现在是知青下乡的初期,口粮由国家调拨,基本上和城里差不了多少。



       三成细粮,剩下的七成也是玉米面,不是玉米碴子。



       其实研磨够细的玉米面已经能算是细粮了。



       没说什么。



       安静的把饭给吃了。



       吃完饭,打了个招呼,拿着鸭蛋给的面袋子,向着大队部那边走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