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得体的回答

作品:《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京城南郊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好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朱祐樘要送行的人,是那位朝廷第一狠人,新任南京兵部尚书王恕。



       当日乾清宫扶乩问卦结束,成化帝下旨让王恕立即出京。



       王恕却玩上了“拖”字诀。他得等太子彻底掌握政局后,再放心的去南京。



       他“拖”的理由是:我差点让锦衣卫打了屁股,受了惊,病了很合理吧?



       我病得都下不了床了。在京城墨迹两个月,养养病再南下,也很合理吧?



       一个动不动就拎着大刀上阵砍叛匪脑袋的狠人,自称让锦衣卫吓病了。这理由也够奇葩的。



       朱祐樘让常风从马鞍上取下了酒壶,酒杯。



       他亲自给王恕倒了一杯酒:“王先生,这杯酒算是孤给你送行。此去南京山高路远,一路保重身体。”



       “孤今后还要启用你。”



       王恕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谢殿下。”

m.quanzhifashi.com

       送行酒喝完,朱祐樘问了王恕一个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想弄清楚的终极问题。



       他问:“王先生,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



       这个问题,如果换了翰林院的那群学究腐儒回答,恐怕得写部几十万字废话的书。



       王恕的回答却简洁有力:“诸葛亮《出师表》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朱祐樘追问:“何谓贤臣?何谓小人?”



       王恕狡黠的一笑,反问:“殿下您说呢?”



       此时的常风站在太子身后,拿着酒壶、酒杯屏气凝神。生怕自己的呼吸重了,影响储君和重臣的对话。



       朱祐樘笑而不语。他竟转头问身后的常风:“你说呢?何谓贤臣?何谓小人?”



       常风震惊了!他不知道太子为何把这么重大的一个问题,抛给了身份卑微的他。



       常风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如果说不知道,那岂不在太子面前表现得无知?



       可是,这个问题太大了,回答不好是会触怒储君的!



       有了!今早御门听政,能看出太子对首辅万安十分不满。太子又对被明升暗贬的王恕如此看重,亲自送行......



       常风已经想到了答案。



       常风面色镇定的答道:“禀殿下。结草衔环,专心理政,有治世大才者,即为贤臣。譬如王部堂。”



       “尸位素餐,遇事推诿扯皮者,即为小人。譬如某位在奉天门前满嘴废话的大臣。”



       常风的回答,直接赢得了太子的喝彩:“说得好!”



       王恕也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常风。他问朱祐樘:“敢问殿下,这位青年才俊是?”



       朱祐樘笑道:“他名叫常风,只是孤手下一个随驾的大汉将军罢了。哦,他是怀恩举荐的。”



       王恕“噗通”给朱祐樘跪下了,老泪纵横。



       朱祐樘连忙双手去搀扶他:“王先生,你这是?”



       王恕带着哭腔说道:“殿下身边一个小小大汉将军,都是通晓大事的才俊。说明殿下善于用人!”



       “大明兴盛有望!黎民福祉有望啊!”



       王恕的眼泪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表演,又或者各自参半,一旁的常风看不透。



       但他可以肯定,自己的回答赢得了太子和王恕两个人的欣赏。



       朱祐樘道:“王先生过誉。不过孤手下这个大汉将军,的确有几分才干。”



       王恕被朱祐樘搀扶了起来,他擦干了眼泪。



       他说:“臣临行前,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要提醒太子。”



       朱祐樘问:“何事?”



       王恕道:“您今年圣龄已满十八。应该及早大婚,立太子妃。”



       “只有立了太子妃,您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



       在大明,十八岁的皇子还没大婚,是很奇怪的事。



       成化帝之前一直拖着朱祐樘的婚事,原因就是想让兴王先大婚,便于废储。



       朱祐樘点点头:“王先生说的对。孤是该纳正妃了。”



       王恕拱手:“天太冷了。臣恭请太子回宫。”



       朱祐樘竟以堂堂储君之尊,给王恕一个臣子作了一个揖:“王先生,保重身体。”



       礼贤下士,是朱祐樘的优点之一。



       当然,给臣子作揖仅限于荒郊野岭,没有外人的地方。



       王恕上了马车,向南而行。



       朱祐樘凝视着地平线,说了一句:“常风,今日你在治世能臣面前,给孤长脸了。”



       常风受宠若惊:“臣不敢当。”



       朱祐樘上了马:“走!回宫去!”



       傍晚时分,常风下了差,志得意满的回到了怀恩的私宅。



       今天在南郊一席话,赢得了太子的欣赏和夸赞。这让他心情大好。



       狗是不能进东宫的。虎子在前院趴了一天,见到主人冲了过来。



       常风抚摸着虎子。虎子忽然一声哀吠。



       常风道:“我知道,你是想糖糖了。我也想。快了,离怀恩公公回京不远了。到时候糖糖也会跟着回来。”



       刘瑾走了过来:“常百户,我给你预备好了晚饭。”



       泰山异灾,刘瑾虽无功,但有劳。



       可惜怀恩被贬南京。无法给他升官,他还是个小小火者。



       就在此时,一个团营兵禀报:“常百户,外面有个女人要见您。”



       常风问:“谁?”



       团营兵答:“那女人自称什么湘西巷九姑娘。”



       常风道:“哦,让她进来。”



       泼辣、风骚的九姑娘扭腰摆臀,进了前院:“哎呦,听说常大人高升回京了!”



       九姑娘身为京师第一销赃商,自然有着庞大的耳目网,消息灵通。



       刘瑾见九姑娘看常风的眼神火辣辣的,像是带着钩子一般。还以为九姑娘是常风的相好。



       刘瑾识趣的说:“常百户,我回避回避?”



       常风道:“不用。这位是我的故交九姑娘。九姑娘,这位是御马监的刘公公。”



       九姑娘轻笑一声:“常大人真是发达了啊。住在前任司礼监秉笔的外宅。跟御马监的公公混在一处。”



       常风问:“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九姑娘走到常风身边,用青葱般的手指捻了常风的手一下:“怎么,想不认帐?”



       刘瑾有些尴尬:“我还是回避吧。”



       常风强拉住了刘瑾:“不用。”



       “九姑娘,我欠你什么账了?”



       九姑娘道:“秋八月那天夜里,我帮了你那么大的忙,你欠了我的人情。”



       “今日,我是有事托你办,让你还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