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带血的孺裙(第三更)

作品:《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青瓷墩,一种做工精巧的坐具,外瓷内中空。只有皇宫或藩王府才能使用。



       常风低头凝视着青瓷墩。



       徐胖子道:「你该不会怀疑,那些媚书藏在青瓷墩里吧?」



       「不可能的,那种妙书,先皇是要随时看的。难不成看一次就要砸一个青瓷墩?」



       常风点点头:「是啊。不可能藏在青瓷墩里。」



       他站起身环顾东暖阁。遗漏了哪个地方呢?



       常风的目光,又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那八个青瓷墩。



       他用手扶着青瓷墩,挨个晃了一下。



       在晃到第八个青瓷墩时,那青瓷墩发出「咚隆」一声响。



       常风和徐胖子对视了一眼。同时脱口而出:「里面有东西!」



       青瓷墩是密封的。如果想看到里面的东西,只能砸碎。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听声音,墩中所藏并不是书。但常风还是有一丝好奇:「万贵妃以前用过的青瓷墩里,会藏着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弘治帝和张皇后用完了晚膳,回到了东暖阁。



       弘治帝问:「找到了嘛?」



       常风道:「回皇上话,媚书没找到。可这青瓷墩中却似乎藏了东西。」



       说完他晃了晃青瓷墩:「咚隆」。



       如今的坤宁宫管事牌子,是内官监掌印李广所兼。



       李广道:「皇上,这八个青瓷墩,乃是万贵妃所用。老奴还没来得及换掉。」



       弘治帝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他也想知道里面藏得是什么。



       弘治帝吩咐道:「快过年了。有道是碎碎平安。李广,你去外边的大汉将军那儿拿个金瓜。把这个青瓷墩敲碎。」



       李广领命而去,不多时拿着一个金瓜折返回来。



       他朝着青瓷墩用力一敲,只听得「夸嚓」一声,青瓷墩四分五裂。



       众人定睛一看。一堆碎瓷片里,有一枚铜质长命锁,一件带着斑斑血迹的孺裙。



       弘治帝见到这两样东西,脚下一软,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张皇后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在宫中承受了十几年的明枪暗箭,弘治帝早就练就了过人的胆魄。



       但看到这两件东西,他却脸色发白。



       张皇后问:「皇上,您不舒服?」



       弘治帝再也忍不住了。他俯下身去,将长命锁拿起,又将带血的孺裙紧紧的搂在了怀中。



       张皇后问:「皇上,这两件东西是?」



       弘治帝带着哭腔说:「这长命锁,是朕百日时,朕的恩公张敏在宫外找铜匠打的。五年前在东宫里丢了。朕找了许久都未找到。」ap.



       「这孺裙,是朕的生母纪太后,生前最喜欢穿的。看上面的血渍,应该是她被害时流的血!」



       常风等人看到弘治帝伤心欲绝,大气都不敢出。



       张皇后怒道:「万贞儿真是该死!谋害了纪太后不说。还要将纪太后的孺裙、皇上的长命锁放进青瓷墩里。」



       「这不是要将皇上的命和纪太后的命永远压在她屁股底下嘛?」



       李广是张皇后入宫后,身边的第一个管事太监。一年时间过去,他已算是张皇后的心腹。



       李广连忙道:「皇上,皇后娘娘,万家三兄弟如今都回了青州府诸城县。要不要让锦衣卫的人去诸城......」



       弘治帝摆了下手:「不。朕已经恕了他们。君无戏言。」



       弘治帝看着那件孺裙,愈加悲伤:「朕记得朕五岁生日时,母后曾穿着这件孺裙,抱着朕,给朕唱过一首她家乡的歌。」



       「十万大山高又高,打把火钳掐在腰。哪家姑娘不嫁我



       ,关起四门把火烧!」



       弘治帝的歌声中,充满着哀伤。



       常风听到这首歌,不禁汗毛倒竖。



       他心中暗道:纪太后以前就是广西叛匪家的女儿。断藤崖之战后,她被献俘进宫当了宫女。



       那个广西叛匪头子也会唱这匪歌。



       该不会......我之前拿绣春刀亲手宰掉的叛匪头子,是纪太后的娘家人吧?



       常风已经不敢想了。这件事,他会永远烂在肚子里。



       弘治帝意识到自己在臣子们面前失态了。



       他对张皇后说:「你陪我出去走走。」



       转头他又吩咐常风:「再给你们两刻时辰,在坤宁宫中查找媚书。两刻后还找不到就算了。你们离开坤宁宫。朕另觅它法赶走庸相。」



       常风拱手:「是。」



       常风知道,就算找不到媚书,弘治帝也不会责罚他。



       可是,这是他在弘治帝眼皮子底下办的差事。如果最终不了了之,那不成了脸没露成,露了屁股?



       他太想在新朝初立后,为弘治帝再立大功,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况且。找到媚书,赶走万安,不光是为了他自己立功受赏。也是为了天下苍生!



       不先清扫干净朝堂这座大房子,何谈清扫天下?



       还剩下两刻时辰。虽是隆冬,常风的脑门上却急出了汗珠。



       张皇后陪着弘治帝,来到了宫巷中散步。



       二人一边走,一边抬头望着冬夜的圆月。



       弘治帝的手里,紧紧攥着带血的孺裙和长命锁。



       张皇后道:「皇上,臣妾不明白。您为何不杀了万家三兄弟,为纪太后报仇?」



       弘治帝道:「母后是为保护朕而死。张敏是为保护朕而死。」



       「听怀恩说,宫中为保护朕而死的宦官、宫女,不下数十人。」



       「他们保护朕,是为了有朝一日朕能成为大明天子!朕做到了。」



       「他们若在天有灵,一定盼着朕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让天下人都过上太平日子。」



       「相比于复仇,他们更想看到在朕的治理下,大明能够出现盛世光景。」



       「要做一个明君。就必须学会宽恕。怀恩有句话说得好,宽恕比复仇更需要勇气!」



       张皇后始终是个小女人。用后世的话说,她的格局不够大。



       张皇后道:「臣妾还是觉得。子报母仇,天经地义。」



       弘治帝凝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不再说话。



       东暖阁中。



       时辰一点一点的流逝。



       眼见弘治帝亲自下达的任务就要失败。



       常风在东暖阁中来回走着,焦急的看着遗漏了哪些地方。



       李广道:「常千户,找不到就别找了。总不能耽误了皇上、皇后就寝。」



       常风转头想跟李广说话,脚步却没停。



       冷不丁,他一头撞上了栖凤榻对面的书架。



       常风揉了揉自己的脑袋,暗骂晦气。



       片刻后,他的眼神停留在了书架上。



       他问李广:「历代皇后寝殿内,都立有书架摆放书籍嘛?」



       李广道:「以前似乎没这规矩吧。万贞儿那厮鸠占鹊巢,入主坤宁宫后,让人在寝殿内摆了这个书架。」



       「呵,她爹以前就是个县衙椽吏,管打板子的。斗大字恐怕识不得一箩筐。能教出什么识文断字的女儿来?」



       「万贞儿纯粹就是猪妖捧书本,硬充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