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29章 主战场

作品:《 满唐华彩

       滹沱河上,不时有尸体漂过。



       唐军与燕军已在此鏖战了三日,把河畔的泥地染得一片腥红。



       表面上看,这次史思明指挥得很好,面对郭子仪、李光弼两大名将的攻势,不仅未落下风,还常常逼得唐军主动收兵。



       若非唐军在阵线上布置了许多火药,几次重挫燕军,他也许已经大胜了还未可知。



       可事实上,封常清攻破雄武城的消息已经传来了,史思明私心里知道,唐军虽摆出决战的势态,却根本不愿付出伤亡,目的就是故意把他的主力牵制在这里,等待两面夹击。



       他心里已经非常焦急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局面很糟,但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可以打一个时间差。



       唐军诸将现在正自以为计成,等着封常清来前后夹击。可若是在这之前,史思明先给唐军致命一击,便可出其不意,绝地逢生。



       他的杀招,是契丹援兵。



       这是一支在唐军预料之外的兵马,已在滹沱河下游渡过了河。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



       滹沱河南岸,李怀秀勒住战马,等待着前方的哨马回报。



       他其实很讨厌别人叫他的汉名“李怀秀”,他真正的名字是迪辇组里,汉名只是当年为了迎合唐主而一时委曲求全之策而已。



       后来他杀公主、反唐,与安禄山多次作战,互有胜败,之后在土护真河大败了安禄山,杀得唐军丢盔卸甲。



       在他看来,安禄山这样的平庸将领都能攻下洛阳,几乎灭唐。那他应该也可以,只是如今契丹还弱小,需要谋求机会壮大。



       接受史思明的重礼,帮助其削弱唐廷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契丹必将兴起,这是他一生的志向。



       “可汗!”



       前方有哨马回奔,禀道:“唐军大营就在十里外,营中竖‘雍王’旗帜,唐军哨马也已发现了我等。”



       李怀秀问道:“唐、燕战况如何了?”



       “还在滹沱河大战,主力尽出!”



       消息打探完备了,李怀秀立即就下令出击。



       契丹骑兵这一路而来也没带辎重,先是由史思明供给,又凭手中的弓刀抢掳补给,马匹却带得很多,几乎是一人四马,全速行军,速度极快。



       战略目的也很简单,或猛攻唐军主力腹背,或踏破唐军大营,擒其雍王,烧其补给,无论如何,其主力都会崩溃。



       骏马撒蹄狂奔,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



       唐军如今有两个营地,一个在滹沱河南岸,称为南大营,隔着浮桥,还有個北营。



       这本是不利的地形,每日进攻、收兵都需要涉河,容易被半渡而击,物资运输也麻烦。



       但两个营盘控制住了滹沱河,切断了战场,限制了范阳骑兵的诸多战术发挥,还能引得史思明每日来与他们决战,而他们每次收兵都能使叛军无法从两侧包抄。



       叛军若想涉水攻打,就只能下马,被营中的唐军以石砲、箭矢攻击。



       史思明其实也尝试过用地形取胜,他命人到上游去封堵滹沱河,试图放水冲唐军大营,可人还未到,便遇到了伏兵。



       他又命人制造了许多小船,装满稻草点燃,顺河水而下,希望能撞毁唐军的浮桥,断开两个营地之间的相互支援,结果,李光弼率兵以百尺长竿制成铁叉,顶住了叛军的火船。



       这日,南大营。



       薛白并没有跟着去临阵指挥。而是留在营内安排后勤、慰问伤兵。



       他虽没有像吴起一样为伤者吸吮伤口,可此番北伐所做所为,也在军中招揽了许多人心。



       只能做到如此地步了,郭子仪、李光弼并不愿让他立下更大的战功,以免声望无法撼动,薛白也懂得见好就收。



       他才与一个伤兵说过话,转过头,发现浑瑊脸上带着讥笑之色,便在出营后问道:“怎么?为何发笑?”



       “末将笑雍王为谋权势,钻营太过。”浑瑊倒也实诚。



       薛白不以为忤,道:“我既非虚情假意,无愧于天地。”



       “可雍王若思忠孝,就该报恩天子。”浑瑊道:“圣人为你平反冤案,视你为义子抚养,你如何忍心夺太子的储位?岂不是不忠不孝?”



       像他这般直率的,倒也少见。



       薛白遂笑他太没城府。



       对付这种十九岁的愣头青,薛白懒得说大道理,反问道:“我不过是慰问伤卒,便被你捕风捉影地诬陷。你毫无证据地质疑我一片赤胆忠心,岂非奸佞所为。”



       浑瑊道:“可雍王从洛阳至相州,还擅杀了中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原来他是因霍仙良一事还没想通。



       薛白遂道:“原来你与霍仙良一样,喜欢冤枉忠臣良将,就是太多你们这样的人围在圣人旁边进谗,我才落得谋篡之名啊。”



       “我不是!”浑瑊道:“你终日‘上进上进’,心中是何盘算,心知肚明!”



       “上进却非上位,伱口口声声我犯逆罪,可有实据?”



       浑瑊争不赢这种口舌之辩,道:“哪有实据,末将不过是心中不平,规劝雍王罢了。”



       “报!”



       正此时,有探马从营外狂奔而回。



       “报!东十里,发现大股敌骑!马匹上万!”



       浑瑊方才虽然质问了薛白,此时却是第一时间上前,摆出卫护之态。



       “雍王,营内兵少,是否立即请节帅退兵回援?”



       “把消息递给郭司徒,请他决断。”



       薛白并不焦急,就这般把自己的安危交在郭子仪手上。



       若郭子仪派得出兵力就派,若是战事紧急,就得薛白独自抵挡了。



       ~~



       是日,战场上,燕军的攻势尤其凶猛。



       史思明发挥了他兵多、马多的优势,在开战的第一时间遣出骑兵绕道猛攻唐军的侧翼,使得唐军只能收缩阵型,无法及时变阵。



       一开始,这目的还不显。



       可当契丹骑兵突然杀至,唐军连忙调后军列阵抵挡,阵型就出现了缺口。



       “杀!”



       战台上,史思明望见机会,亲自擂鼓。



       燕军大旗迅速摇动,精锐尽出,誓要在今日决出胜负来。



       唐军这边,原本还想要再拖着交战数日,等到封常清拿下了范阳再来支援。战术上便偏保守了一些,突然面对燕军的全力出击,不免有些手足无措。



       远远望去,滹沱河一江如带,唐军士卒们像蚂蚁一样聚集在北岸,被燕军完全包围了起来。



       唐军的战术有一个致命的危险,那就是背水而战,一旦输了就没有退路,会被一个个杀入河中引起巨大的恐慌,从而伤亡惨重。



       正是在这时,契丹兵到了。



       他们发出尖利的呼啸声,卷着漫天的尘烟,刻意地造出了极大的声势。



       战场上,满脸是血的薛崭回过头看了一眼,顿时大惊,连忙向李嗣业的方向喊道:“将军!”



       “禁止喧哗!”



       李嗣业回头看了一眼,也望到了后方的尘烟。



       但中军的鼓声激烈了起来,李光弼令旗摇动,催促他们上前。



       打仗最怕的就是军心生变,因此他第一时间喝止了薛崭的喊话,大声道:“援军来了,随我杀敌!”



       薛崭并不是怕了,而是担心有敌骑杀奔南大营,对薛白不利,遂于混战之中赶向李嗣业,想要说出自己的忧虑。



       然而,李嗣业竟是越来越往前,下马站到了阵列的最前方。



       “将军。”



       薛崭只好挤过一个个同袍,接近李嗣业,于乱战之中道:“将军,我有军情……”



       “队列不许乱!”李嗣业怒叱声如雷,口沫飞溅,执起陌刀道:“杀!”



       “杀!”



       阵列最前方,李嗣业奔出数步,一刀斩下,竟是将一名叛军连人带马都斩断。



       薛崭没来得及说这片战场之外的事,已跟着向前,杀向敌军。他像是置身于一条奔腾的大河,只能随着河水上前、不断地向前。



       这就是士气,就是军阵,不容任何人分心,也没时间分心。强将领兵,唯有一往无前,斩碎一切。



       等薛崭连劈数人,觉得自己的虎口都要裂了,才被同袍们替到了后排。他扭头看去,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前进了近百步。



       隔着军阵,他看不到对岸发生了什么,遂专注于眼前的敌人。



       ~~



       “雍王!”



       传令兵狂奔到薛白面前,道:“郭司徒转告雍王,若贼兵冲营,军中一溃,后果不堪设想。”



       “知道了。”



       此前战事顺,郭子仪刻意不给薛白立功的机会,现在战事不顺了,反而要薛白担压力。



       换作旁人,难免要有抱怨。



       薛白却知道,越想成伟业,越得有大担当。



       此时,敌骑已逼近到五里开外,哨马回报来的是契丹骑兵。



       薛白略一思索,当即下令道:“举我大旗,出营迎战!”



       “雍王。”浑瑊连忙劝阻道,“营中兵力,不可仓促应敌,请雍王据营而守。”



       这是把薛白当成没上过战场,冲动行事的人了。



       “执我军令!”



       薛白厉声喝了,才道:“来的是契丹人此前我等不知他们行迹,可见他们也不及打探我军情报。若我守营,他便知我兵力,唯有出营应战,可教他心虚。”



       浑瑊这才明白,薛白是有所考虑,不是头脑一热。



       “今大军主力正是决战关键时刻,一旦契丹兵攻击浮桥,我军必溃。唯有出营应战,可阻止大军溃败。”薛白又道:“我揣必死之心,而他受雇佣而来,我越强硬,则他越弱,岂有避战之理?!”



       他一边说一边走,一番话说完,已赶到了马厩,戴上头盔,翻身上马。



       很快,一面旌旗半卷出了辕门。



       仓促被召集起来的千余唐军迎向了远处的契丹骑兵。



       ~~



       “轰!”



       突然一声爆炸声在前方响起。



       不少正在急驰中的战马受到了惊吓,前蹄高高扬起。



       若非马背上是骑术了得的契丹人,只怕要被甩下来摔死。



       可即便这些骑士侥幸稳住了马匹,后方奔过来的同袍却还是撞上了他们。



       “怎么回事?”



       “前面的被天雷劈死了……”



       契丹骑兵终于止住了奔袭之势。



       李怀秀勒住缰绳,听着前方回来的骑兵的禀报,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出征前就听史思明说过,唐军中有火药,威力甚大,乃是薛白所造,安禄山起兵之初薛白用了不少。之后战乱连绵漕运不通,用得多而原料少,加上世人都熟悉了,就是声音大,造成的伤亡有限,倒也不必害怕。



       但史思明说不必害怕是一回事,李怀秀的契丹兵却是第一次遇到,又岂是说不怕就不怕的?



       已有人在对天祈祷,请求上苍饶恕了。



       李怀秀正努力眯着眼,试图看清前方发生了什么。



       他看到了尘烟滚滚,紧接着,看到了一杆大旗向他迎了过来。那位便是大唐名气颇响的薛白了,连他也久闻过其盛名。



       本以为是他奇袭唐军大营,唐军反而向他杀过来,他是有些错愕的,心里第一时间在想,自己莫非是中伏了?



       与此同时,薛白正用千里镜扫视着契丹人的阵列,其实没有阵列,因唐军忽然投掷的炸药,契丹军现在是一个有些混乱的状态。



       而且,这些契丹骑兵几乎都没有披铁甲的,只有少量的皮甲。



       “浑瑊,敢冲锋否?”



       薛白遂问了一句,这不是军令,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他也在估量着敌我双方的实力。



       “喏!”



       浑瑊却径直领命,招过他麾下两百骑,直接就向契丹兵杀去。



       他速度很快,没多久就冲进了距离契丹人一箭之地。前方有箭矢射来,他披的是铁甲,低下头,用盾牌护着战马,能听到叮叮铛铛的声音。



       此时顾不得别的,他俯低身子,夹住战马,另一手紧紧握住长枪,疾速撞进了契丹军阵当中。



       契丹人根本不敢与他对撞,仗着骑术好纷纷散开。二百骑就像向利箭一样长驱直入,长兵器猛地刺出,刺死一个个来不及逃远的契丹人。



       转眼之间,浑瑊竟已在敌阵中冲了数十步,一员契丹将领没想到挡在自己前方的勇士突然不见了,还没来得及驱马逃开,已被浑瑊抛来的盾牌砸懵,一把擒在马上。



       “好!”



       浑瑊像捉羊一样摁着那敌将,当即跃马而回,引得唐军士卒们纷纷喝彩。



       数千擅长骑射的契丹勇士还未反应过来,竟是让这样一个少年将军在他们阵中生擒大将归去。



       就连李怀秀也愣住了,问道:“那是何人?”



       他忍不住驱马上前亲眼看着浑瑊的旗号,惊讶于旗帜下的身影是如此的年轻。



       这让他有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觉得上天在保佑大唐,能臣名将一代接一代,从不中断。郭子仪、李光弼未老,封常清、李嗣业正当壮年,还有浑瑊这样的年轻人今日一战成名。



       “无敌!无敌!”



       唐军的喝彩声中,浑瑊坐在马背上微摇晃着身子,把那契丹将领丢在薛白马前,大声道:“末将幸不辱命!”



       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是雍王的人。



       可当他在雍王麾下立下了举世瞩目的大功,那种感激与亲近却是无法形容的。他甚至咧了咧嘴,显出对父兄才有的敬爱之色来。



       “击鼓!”



       薛白没有片刻的犹豫,捉住了浑瑊为他创下的战机,下令道:“冲锋。”



       鼓声大作,一千唐军就在契丹人还未看清他们有多少兵力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



       听着这鼓声,李怀秀的脸色阴晴不定起来。



       因为史思明向他借兵并许下厚报,他才来率众入大唐境内,也是想趁此机会大肆劫掠一番,没想到才过河就遇到了硬茬。



       那……是战?是退?



       ~~



       高高的战台上,史思明眯起眼,努力想望清河对岸的形势。



       可惜,他的肉眼看不到,只能不停地催促哨马去把消息带回来。



       “快啊,快啊。”



       他不自觉地搓着手,心里念叨着“李怀秀真是个废物,现在还不能击其腹背吗?”



       时不时地,他目光也会落在主战场上,那里厮杀正酣,今日已战到傍晚了,唐军还没有后撤,因为不敢。



       郭子仪、李光弼都知道现在鸣金收兵,是有可能引起溃败的。



       可就这样一直打下去,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



       “陛下。”



       史思明听得呼喊,转过身,见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跑上了战台,第一时间跪了下来。



       “嘭”的轻声,是膝盖落地的声音,也像是在史思明的心上敲了一下。



       这一跪,估量着送来的是个坏消息。



       “陛下,燕京失守了。”



       “什么?”



       “燕京失守了,封常清……”



       “你是郭子仪派来的细作,扰乱朕的军心。”



       不等信使说完,史思明已一把扼住他的喉咙用力掐下去。



       信使说不出话来,奋力地挣扎,脸憋成紫色,瞳孔瞪大,映着史思明那张狰狞的脸,越来越狰狞。



       战场上,每一息都有许多人倒在血泊中,而战台上,史思明用了好几息工夫才掐死了一个人。



       他松开手,眼皮却不自觉地在跳,跳得厉害。



       留守范阳的是他的太子、他最喜欢的儿子,之所以最喜欢史朝清,因为史朝清像他,擅于骑射,行事果断狠辣。



       能成大事者,必须狠辣,他遂认为史朝清会是他最争气的儿子。



       范阳怎么可能丢?



       “陛下,北面又有信使来了。”



       史思明背过身,不去回应这个问题,似乎在很认真地观阵。其实他眼睛根本没有聚焦,也看不到那正在为他浴血而战的数万蝼蚁。



       他在想,自己该怎么办?



       今日之战可以败,但范阳绝不能丢……若范阳已经丢了,那平州、营州绝不能丢。



       史思明是平卢兵马使起家,深知平卢军是自己的根基,假设燕京失守是真的,那就得以最快的时间带着骑兵赶回营州,伺机卷土重来。



       如今守在营州的,乃是张志忠,此人忠于安禄山。史思明只是姑且用之,原打算等取了长安之后再收拾,眼下却成了遗患,万一张志忠也降了唐军就麻烦了。



       “陛下。”



       阿史那承庆走上了战台,低声道:“确认过了,燕京失守,陛下是否再见几个信使?”



       “召来。”史思明已经平静下来了,至少表面上还算平静。



       他已经不期望今日还能胜了,只希望能封锁住消息,撑到天黑,不胜不败或者小败,然后连夜撤军。



       很快,一个个信使过来向史思明禀报了范阳城中发生之事。



       末了,有人道:“小人在逃出燕京之前,还听说了一件事。”



       “说。”



       “太子与几位皇子,听闻都遭了唐军的毒手。”



       史思明恍惚了一下,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断子绝孙了吗?”



       他忽然想到自己唯一的女儿此前就被唐军俘虏了。



       为了起兵,他付出的真的太多了,他从一个卑贱胡人,九死一生拼成了一方诸候、归义王,一朝起兵叛唐,竟落得如此下场?



       后悔吗?



       “朕不后悔。”史思明自言自语地喃喃道。



       孩子死光了还能再生,兵力打完了还能再募,只要他人还在。



       “陛下!陛下!”



       急促的哨声再次击碎了史思明的雄心壮志。



       一个更坏的消息如惊雷一般落入他耳中,但他其实方才就该想到的。



       “北面……唐军从北面杀过来了!”



       ~~



       一双愤怒的眼正俯瞰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军队。



       史朝清脸上的表情狰狞得像是厉鬼。



       他晃动着自己那颗高居于百尺之上的脑袋,飘临了这片血流成河的战场,那扭曲的嘴角似乎还在咒骂着什么。



       换言之,他被挂在了一根高竿上,由一名唐骑持着,不停地狂奔。



       “范阳已克!史朝清已死!”



       随之而响的还有唐军的军乐,远远便让叛军知道王师从北面而来了。



       封常清生怕不能第一时间击溃叛军的军心,特命士卒一路吹打。



       于是这支先锋兵马显得极为怪异,有着高挂如幡的头颅、慷慨激昂的乐曲,它就这样冲到了燕军后阵一箭之地外。



       仿佛是史朝清一瞪,就把燕军给瞪崩溃了。



       一时之间,燕军流水一样向北方散去。



       “呼——”



       李嗣业的陌刀斩下,第一次斩了个空。



       他抬起头,见到的是许多敌人的背影。



       紧接着,是急促的号角声响起,中军大旗再次摇晃,催促大军追击。



       他们的主帅知道,封常清正在北面阻拦。这若还让史思明再次逃了,杀再多人都不算全胜。



       “追!毕全功于一役!”



       “传令下去,绝不可走了史思明!”



       薛崭原本已力尽,闻言也不知从哪里又来了一股劲,毫不犹豫就向前冲去。



       他太羡慕浑瑊的军功了,彼此都是一样的年纪,他一定要赶上浑瑊。



       “追!”



       与此同时,浑瑊也已换了一匹战马,正在纵马狂奔,追着契丹可汗的大旗。



       他的盔甲太重,渐渐落在了后面,眼睁睁地看着契丹人涉水而逃。



       然而,当北岸传来了震天的动静时,他转头一看,忍不住大喜,连忙呼喊起来。



       “拦住契丹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