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的要来了!

作品:《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牟仲义越讲越兴奋:“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块可制备的超材料,并且是一种尚未发现的神奇微观结构,因为意义重大,论文我都没让小周发,你们可是有眼福了!”



       关洪安挠了挠头,老牟的样子,像极了他遇到的“民科”.



       比如学没上过几年,然后深信不疑自己发现了“永动机”、“室温超导”、“水变油”等黑科技。



       可转头看向复大项目组的其他人,这帮小伙子却一脸骄傲,没有一丝怀疑。



       是这帮年轻人把老牟忽悠瘸了,还是老牟把他们忽悠瘸了?



       组里的柴连俊见“蓉飞”的专家欲言又止,仿佛一口老痰卡在人中上,说道:“牟老,要么直接给三位‘专家’展示一下。”



       牟仲义点点头,和周瑞一起走到了保险箱旁。



       那块唯一的成品,就在保险箱中,也是整个项目组最重要的东西,需要他们两人分别输入各自的密码,才能打开。



       牟仲义怀着庄重的心情,输入了自己精心编写11位数无序密码。



       周瑞输入了自己的生日。



       然后取出了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块巴掌大的铁灰色薄膜。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最早是有一本书那么大的,但做检测、研究,切下来了一些。



       三个专家笑的很慈祥,看破不说破。



       咱们先走流程,流程走完了,哥几个马上就拉老牟去体检!



       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厉害的大夫!请最有劲儿的护工!



       周瑞将薄膜拿下,动作比较随意,知道按照他的规划,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复现”成功了,所以并没有太珍惜。



       牟仲义紧张道:“小心点,别弄坏了。”



       周瑞无语你当这是生物膜啊,哪有这么脆弱么?



       将“四象”镀膜放在实验台上,两侧连接上实验用电源,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四象”表面如同鱼鳞一般,迅速变化,从铁灰色变为了镜面色。



       三个专家:“啊?”



       “啥子情况?”



       “小伙子让让,给我看看!”



       牟仲义赶紧道:“别上手,别上手!”



       关洪海盯着镜面薄膜看了许久,终究忍住了摸一摸的冲动,猛地转头看向周瑞:“真能吸波?”



       周瑞点点头道:“通电前对电磁波无阻碍作用,通电后,雷达层面的电磁波,检测吸波率为99.996%,断电后性质会快速恢复,存留的能量以热能的方式逸散。”



       气动布局专家常连海挤上前来:“这东西重么?”



       周瑞:“密度基本可以认为和基材一致,表面沉积层的质量微乎其微,但是硬度上有一定补正。”



       雷达专家张援朝:“你们检验了哪些波段?”



       周瑞对答如流:“30~300000兆赫。”



       三个老头对视一眼,如果这小年轻说的没错



       那复大这次真的开了个大的!



       后方那个保密局的成员,猛地感觉,这次安排是不是太随意了。



       因为三位专家是私人行程来的,他们并未太重视。



       感觉几人讨论的东西非常重要。



       紧接着,一行人来到项目组对面的会议室,开始正式研讨。



       牟仲义已经准备好了三份资料,里面是一些可以透露的东西,主要是成品数据,不包括“复现”工作的进展和方法。



       三个专家没有废话,拿起资料仔细研读,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并且问了很多问题。



       “四象”项目组时不时解答,但不该说的都没说。



       这只是研讨会,又不是“开源大会”,周瑞也不搞宗教。



       关洪安脑子感觉嗡嗡的,手上的资料他仔细核对过,初步排除“数据造假”或者“误差大的离谱”的情况



       “老牟啊.伱可真是一鸣惊人啊”



       牟仲义摆手道:“可不是我,我只是参与了复现工程,发现者和制备者都是小周。”



       他奔7的人了,看的很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会往身上揽。



       关洪安看了周瑞一眼:“小伙子,你是天才班的么?复大有这个模式么?”



       一些高等学府流行搞这个,十五六岁完成本科学业的人不在少数。



       周瑞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衣领:“大一上学期。”



       “咳咳咳!”



       关洪安差点一口空气呛死。



       牟仲义补充道:“人家是全国高考状元,比天才班还难得呢!”



       如果从人数来说,全国高考状元更稀有一些,那些天才儿童正常上到高三,也未必能拿全国状元。



       但这是一回事么?



       周瑞感觉时间够久了,出言道:“三位前辈,资料大家也看了,这次请三位来,就是想研讨一下未来‘四象’结构的应用场景,牟老一直推荐进入军工领域,为此我们积压了大量论文和成果,都没有公开发表。”



       这是实话,除了他自己的论文外,项目组其他人在近期工作中,也都积累了很多东西,如果水一些,搞出十来篇论文是没问题的,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太多东西可以讲了。



       而且作为全球第一块超材料,在“自然”、“科学”上搞连载都行。



       而这些东西,一直压着,并且处于保密状态。



       关洪安咽了口唾沫,说道:“老牟做的没错,这种技术捂一捂没毛病!”



       如此强大的性能,如此低廉的制备条件。



       这不是能不能用于军工的问题了!



       这是造出来了肯定有能用的上的地方!



       我战斗机不能用,运输机能不能?指挥机能不能?



       导弹能不能?坦克能不能?心再大一点.舰船能不能?



       关洪安最终决定,认真对待这次研讨,转头看了一眼说道:“小王,你去做个申请我们需要讨论一些关键内容。”



       然后关洪安一脸歉意的说道:“几位稍等片刻,我们要申请一下,才能透露相关信息。”



       国之重器,谨慎点应该的。



       过了十几分钟,那人接了个电话,表示可以有限度的讨论,但不能透露具体参数,然后收走了“四象”项目组人员的手机,并要求他们签了保密协议。



       周瑞心道好家伙,讲究一个众生平等是么?



       之前怎么给你们来的,现在再怎么给我们来一遍。



       双方都保密,聊个事情真费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