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上善若水

作品:《 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女帝表态,直接拍板,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那些御史虽然不服,但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他们有权利提建议,而皇帝完全可以拒绝,甚至是无视。



       若是君王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在恢复柴红玉自由身的旨意下达后,陆晨不由在心底重重地松了口气。



       他这次顶着压力请求女帝释放柴红玉,倒没有作死的想法,纯粹是不想看到这个心怀苍生的姑娘就这么被押上断头台。



       她不该有如此悲惨的下场。



       至于其他朝臣



       在陈沧和一些涉及弹劾陆晨谋反之事的官员被抄家流放、甚至是被直接斩首后,陆晨如今已是如日中天,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谁还敢轻举妄动?



       而且这陆晨实在是太邪门了,谁TM能想到,在他被逼到悬崖边的时候,竟然会有与朝廷不共戴天的反贼舍身相救。



       连这么诡异的事都能发生,他们实在不敢想象,这厮下次被逼到险境时,还会发生何等难以想象的怪事。



       所以,柴红玉什么的,由她去吧,反正这事成与不成,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何必在这种时候给女帝和陆晨添堵?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反正看陛下的样子,对这个帮了陆晨大忙的反贼,估计也没什么恶感。



       至于祖制?



       得了吧,连宗室供养的祖制都被沧溟圣王改得面目全非了,有代表圣王权威的天策府在,还有什么不能打破的?



       人家圣王可是拥有着颠覆大夏的力量,别说变革祖制了,他甚至有能耐直接出手夺了大夏的江山,自建国号,到时候他就是开国之君,完全可以自己开创一套祖制。



       谁人能挡?



       谁又敢挡?



       而且这种事本来就是有一就有二,开了变革祖制的先例,祖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牢不可破,他们要是敢再纠结于此,女帝说不定分分钟拿出太祖鸿武皇帝的那一套。



       毕竟,贪腐超过十两银子就得被处以剥皮充草之极刑,可也是祖制啊!



       这一条要是严格执行,这偌大的朝堂立马就得少一大半人。



       谁的屁股没沾着点屎呢。



       下朝后,陆晨被女帝叫到了紫宸殿。



       “来人,赐座。”



       陆晨踏进紫宸殿的瞬间,女帝便扬声对外面的宫人吩咐道。



       “谢陛下。”



       一番寒暄后,女帝便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然后下意识地撩了一下耳边的发丝,同时看似漫不经心地对陆晨问道:



       “陆卿,你能不能告诉朕,对那柴红玉,你是怎么想的?”



       停顿了一下,她突然伸出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稍微抿了一口,然后继续道:



       “虽说她是因为对你敬佩万分,这才在你遇险之时舍命相救,但她为了你的前程和性命,可是甘愿冒着身死道消、魂飞魄散的巨大风险也要保你无恙,如此情深义重,陆卿你就没什么想法吗?”



       说到这里,她那好看的眉梢莫名动了动。



       “朕记得,她貌似比你大不了几岁吧?而且她可是洞虚境强者,又身怀上古血脉……”



       闻言,似乎是没想到女帝会问这种事,陆晨在愣了一下后,才淡然道:



       “陛下多虑了。”



       他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道:



       “微臣如今心中只有大夏,儿女私情只会延缓微臣思考的速度。”



       “微臣佩服柴姑娘的坚韧和仁义,但也只是单纯的敬佩罢了,与情爱无关,而且,微臣认为,感情是朝夕相处之后水到渠成的美好之物,因感激而产生的情感只是一时冲动之下的产物而已,并非纯粹的爱慕,所以,微臣从来不会因为感激而喜欢上谁。”



       “是吗……”



       女帝沉吟一声,眉头仅仅舒缓了片刻,便再次微微蹙起。



       她迟疑了片刻,而后轻声说道:



       “陆卿,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总归是要成婚的,国事固然重要,但家事也不可太过轻视。”



       “当然,妖后乱政六年,天下被其党羽祸害得满目疮痍,如今江山倾颓,陆卿须与朕一同抗下中兴大夏的重任,这几年大抵是要一心奉公,不作他想,但是等到天下稍安,国事渐缓之时,陆卿还是得考虑一下终身大事的。”



       闻言,陆晨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没有反驳。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呗。



       见他应下,女帝顿时眯了下眼睛。



       片刻后,陆晨说起了正事。



       “不知陛下召微臣何事?可是在数算之道碰到了难题?”



       说到这个,女帝脸上的表情一下子便变得认真起来。



       “朕确实心有困惑,不过不是数算之道。”



       她轻轻摇头。



       “朕所惑者,乃是治国之道。”



       听到这话,陆晨不由得眉头一挑。



       “陛下请言之。”



       “嗯。”



       女帝微微颔首,接着缓缓说道:



       “陆卿,你说,我大夏三位先祖留下的祖宗成法,是不是都已到了危及江山存亡,迫切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这话题就有些敏感了。



       陆晨仔细回想了一下。



       要说这大夏的祖宗成法,他还真没什么好感。



       无论是海禁,还是士绅不纳税,亦或者是供养宗室的养猪政策,宗室生杀特权,甚至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劳役制度.



       这些制度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设立之初,对稳定国家和短时间发展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时间施行却是贻害无穷。



       千年下来,早就把这个国家祸害得千疮百孔,若非女帝借助圣王的力量强势崛起,任由赵太后这么作下去,大夏估计也撑不了几年了。



       禹州百姓的悲惨遭遇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政策本就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自然不可能一直适用于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国家。



       而要说大夏如今最大,或者说最根本的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吏治。



       或者说选拔人才的制度。



       修士的追求可不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而是求仙问道,根本利益诉求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以所谓的圣贤之道治理国家,不出问题才有鬼了。



       圣贤之道说到底是用来筑基的,拿来办事,那是百无一用。



       用这些与治国没太大关联的学问去做官,有几个能把官做好的?



       无论是鱼肉百姓的贪官还是置民政不顾的庸官,对朝廷而言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朝廷用这种方式选拔贤才,说句不好听的,这也就是高武世界,朝廷掌握着无上力量,否则大夏能有百年国祚都是个奇迹。



       “关于祖宗成法,微臣倒是有些许浅薄之见,陛下若是感兴趣,微臣就稍微说一说吧。”



       闻言,女帝立马正襟危坐。



       “陆卿请说,朕,洗耳恭听。”



       陆晨也坐直身体。



       “先说结论吧,在微臣看来,这所谓的祖宗成法,到了现在,几乎没有一条不是在害国,侵蚀我大夏国运,若是再不改弦更张,即便陛下能够再造盛世,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陛下之后,不出百年,大夏定会再次陷入倾覆之危。”



       听到陆晨如此笃定的话,女帝顿时身形一颤,眼眸微微垂了下来。



       “是么.先祖留下的东西,竟如此不堪么”



       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玄极卫用一张张价格不菲的留影符记录下来的,真实反映了如今的民生现状的画面,以及他们收集汇总的各种与民生有关的信息。



       昨天在传影法阵中看到的,柴红玉儿时的悲惨经历,禹州百姓在陆晨那别具一格的施政方式的治理下,当地百姓那安居乐业、心向朝廷,一片欣欣向荣的光景在意识深处不断闪过。



       百姓如此维护朝廷,大夏焉有倾覆之忧?



       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简直一目了然。



       然而陆晨却是再次摇头。



       “能够平定乱世、开创太平的皇帝,定然英明绝伦,之所以给子孙后代留下如此大患,只不过是受时代所限,毕竟谁都无法预料到千百年以后会发生什么,只能说,他们制定的政令只适用于当时和百年左右的国情,过了这个时间段,原本的善政就有可能变成恶政,而且”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悄然泛起一丝深邃的光芒。



       “这些政策,也许并非是制定者的本意,亦或者,是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采用某种难以察觉的高明手段诱导制定出来的。”



       闻言,女帝不由得怔了怔。



       “此话怎讲?”



       陆晨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提出一个问题:



       “陛下,你知道文人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吗?”



       “是什么?”



       陆晨没有卖关子,直接给出了答案:



       “垄断知识,尤其是知识的解释权。”



       垄断知识的解释权?



       女帝顿时皱起了眉头。



       陆晨眼角的余光突然注意到不远处挂着的一个牌匾,莫名眯了下眼睛。



       “举个例子吧。”



       他缓缓站起身,接着伸出手,指着那块牌匾上的四个金色大字。



       “就比如这【上善若水】,陛下,当初负责教导一众皇子帝姬的名士,可有跟你们解释过这四个字的意思,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教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