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80章:胡惟庸的高光时刻,国在家前才是底线,孔子看了都得哭!

作品:《 大明第一贪官

       应天府的孔府议事大厅之内,



       孔孟两家的上百核心成员的眼里,神秘男子终于是亲手摘下了自己的斗篷帽子。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右相胡惟庸。



       “胡相,请上座!”



       孔克表当即就从那后方挂着孔子画像的主人上位起身,并恭敬的对胡惟庸说道。



       胡惟庸一边走向上位,一边看向他也从未到过的,孔府大厅。



       胡惟庸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人,他的府门长期有下官到来,就算是被朱元璋知道了也没什么。



       下官巴结上官,这是古已有之的陋习!



       虽然是陋习,但却是古已有之,也算是相对正常的事情!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但只要不超出他的限度,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样的宰相上官,有事没事就去下官的府邸,那就不大正常了!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也因此,他也是第一次来孔克表的在京府邸。



       要不是这次事关重大,他也不会冒这个险。



       可既然来都来了,自然也是要好好的打量一番,看看这千年孔府的嫡出家主,到底是怎么阳奉阴违的。



       胡惟庸淡笑道:“装潢古朴典雅,谈不上什么清官,但也绝对算不上贪官。”



       “非常的中规中矩!”



       面对胡惟庸的夸奖,孔克表以及这些‘大半垄断’华夏教育事业,还触手伸到各大产业的孔孟核心成员,当即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现在才开始‘大半垄断’华夏教育事业的,他们的家族都‘大半垄断’一千多年了。



       他们的家族底蕴有多么的雄厚,不说可想而知,也该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了。



       很明显,这中规中矩的孔家在京府邸,已经算得上相当的低调了。



       其实,胡惟庸也只是打趣一下而已!



       因为他也很低调,在京城不低调的人,早就被皇帝陛下剥皮实草了。



       而他们齐聚一堂的原因,这是为了对付那位,极为高调却混成皇帝眼前大红人的人!



       胡惟庸喝一口茶后,就严肃的说道:“诸位,你们汇聚于此,想好怎么说了吗?”



       孔克表当即拱手道:“我们明天早朝,会齐齐告御状,就说【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实则害国害民。”



       “我们已经想好了由头,就说这大大减少了士绅的产业收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



       孔克表话音一落,一众孔孟家族的核心代表,就跟着附和了起来。



       胡惟庸并没有立即答话,只是仰望着那副巨大的孔子画像。



       此刻的他,有很多话想对他心里的孔圣人说!



       “你老人家要是泉下有知,知道都是这么些后人,会不会后悔成亲?”



       而他想说的诸多话语,最终只是汇聚成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胡惟庸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这两项国策,虽然有损士绅阶层的实在利益,但从国家的长久利益来讲,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错,他是士绅阶层的上层人物,也是士绅阶层利益的维护者。



       可他也是大明的宰相,是华夏汉家江山的宰相!



       他要做的,只是在巩固国家利益的同时,再尽可能的维护士绅阶层的利益,维护相权的利益。



       可如果士绅阶层贪得无厌,以至于官逼民反的话,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跟着遭殃。



       江山旁落百家姓的任何一家,都还算不是最差的结果。



       本来嘛!



       华夏历史就是江山轮流坐的历史!



       可要是因为国家内乱,再让蛮人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得遭大殃了!



       孔克表看着这些孔孟家族的核心成员,也觉得他们如此没有底线,还真就是情理之中!



       因为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即便是蛮人坐皇位,他们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甚至是更好的待遇!



       可他胡家不一样啊!



       皇帝姓朱,他家不犯大事,还能身处于高门贵族之列!



       可要是皇帝不姓朱了,甚至连汉家姓氏都不是了,他家的后人不死绝都算好了!



       想到这里,胡惟庸突然就意识到,他们是一路人,但也绝对不是一路人!



       “够了!”



       所有人的眼里,胡惟庸突然就发了火。



       胡惟庸看向众人,怒目圆瞪道:“现如今,这两项国策已经在你们孔孟家乡试点成功,并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



       “这两项国策的实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现如今,全国百姓都在高呼陛下万岁,陛下圣明,叶大人英明,伱们是想和谁作对?”



       “想和陛下作对,想和全国百姓作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不只是皇家,也包括你我他!”



       “.”



       胡惟庸见众人虽然低头不语,但还是有些不服气,又立即说道:“适当的让利于朝廷,适当的让利于民,虽然短时间内会让你们损失很多,但从长久来说,你们的家族只会得到好的名声!”



       “不要只看眼前,要看百年,甚至看千年大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诸位,为了你们的后人,都积点德吧!”



       众人听到这里,这是一边叹气一边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觉得胡大宰相说得有道理。



       胡惟庸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成功实施,我们可以试着阻拦,可已经成功实施,我们就应该顺应民心民意。”



       “只有这样,才能不遭报应!”



       “我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你们要对付的,只是叶青这个人,而不是这两件事。”



       “你们明天,只能先歌功颂德,歌颂这两项国策的好,歌颂皇帝的好,歌颂叶大人的好!”



       “你们唯一能参奏他叶青的,只有他的办事方式!”



       “他陌生你们的房契地契相逼!”



       “他大张旗鼓的带兵前来,用你们的性命要挟!”



       “他在告示上的行文,粗鄙不堪,还扬言‘用兵如匪’,丢朝廷的体面,丢陛下的体面!”



       “记住,你们能参奏的,只有他叶青的办事方式,除此之外,什么也别说!”



       话音一落,胡惟庸戴上斗篷帽子,就果断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当然,也是离开了这个比他还要自私自利,比他还要没底线的地方。



       就这样,孔府的议事大厅里,就再也没有了声音。



       烛光之下,



       胡惟庸的茶盏里,热气正在上升。



       当它上升到孔子画像眼睛位置之时,突然就有了孔子的在天之灵,看着这些不孝子孙,也寒心哭泣的效果。



       转天清晨,



       文武百官便先后来到了,皇宫承天门外。



       与此同时,这些孔孟家族的核心代表,也各自怀揣一本奏疏,向这里冲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