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怪才

作品:《 吴年柳香

       “我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去了就知道了。现在辽东已经沦陷了,依靠朝廷那帮酒囊饭袋,收不回来。还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吴年这样的豪杰身上。”



       “大哥,你要相信我的眼睛。”



       刘知行伸出右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道。



       他对于吴年的战绩也是有些疑惑的。但对自己的眼睛、耳朵,却非常的有信心。吴年放出消息,欺骗别人。但是不能让所有人统一说辞。



       只要去北山堡,打探一下,就知道真实情况了。



       他很早就察觉到了蒙元人的威胁,从年少时候就开始准备对付蒙元人。现在辽东沦陷,汉人被蒙元人奴役,更是悲从心来。



       难道要灰溜溜的逃走吗?



       自己这些年努力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北山堡的吴年,是他唯一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刘通转头看了看刘知行的眼睛,看到的只有自信两个字。他便也叹了一口气,算了。



       反正自己不如兄弟聪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还是不要胡思乱想吧。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兄弟二人消除了分歧,继续往北山堡而去。似乎有一种错觉,消除分歧后,连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很快,前方豁然开朗。



       兄弟二人的眼睛一亮,一座山间小平原映入眼帘。前方的道路也好走了,积雪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城门还是开着的,只是守城门的兵丁,凶神恶煞,肃杀之气十足。



       刘通策马上前,与守城门的兵丁交流了一二。因为他们队伍庞大,需要搜查一下。



       不过他与刘知行二人,却被允许先进入北山堡内。



       兄弟二人当即翻身下马,先解开了甲胄,穿上了棉袄,然后步行进入北山堡。二人先打探了一番,刘知行用耳朵听到了,用眼睛看到了。



       这北山堡内拥挤不堪的人群,对于吴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敬仰。对于那一场战斗,问了十个人,十个人都是同样的回答。



       错不了,就是阵斩四个蒙元千夫长,杀了将近五千蒙元战兵。



       “你们是新来的,不相信很正常。但有一点,你们看过之后就明白了。目前北山堡正在招募精兵。披甲率很高,几乎人人穿盔甲。要不是缴获的蒙元人盔甲,将军怎么有能力弄到这么多盔甲呢?”



       这是一名断了左手的汉子,笑着对兄弟二人说的。听旁人说,这是作战的民兵,失去了左手后幸运的活了下来。



       目前受到将军的优待,生活无忧。



       就算这名汉子不说,刘知行也能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北山堡精兵的披甲率,确实高的吓人。而且盔甲虽然没有破损,但也可以看出一些战争过后的痕迹,明显是缴获的。



       别说刘知行了,刘通也看明白了。



       这是真的。



       北山堡的吴年,真的阵斩了四个蒙元千夫长,杀了将近五千战兵,缴获了这么多的盔甲。



       兄弟二人的热血,开始沸腾了。



       不久后,他们到达了辅汉将军府的大门外。



       “炎汉啊。”刘知行站在大门口,抬头看向高高立着的旗杆,迎风飞舞的【炎汉】旌旗,脸上露出了自豪之色。



       “平日里没觉得什么,但看到这两个字,却能感觉到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刘通也点了点头。



       然后他们与守卫府门的吴年亲兵交涉了一下,进入了将军府一处客厅内等待。



       他们在路上看过布告了,知道吴年需要人才。



       刘知行很确定,自己就是长史的不二人选。



       “我的判断没错,这里就是我实现才能的地方。”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吴年从外走了进来,校尉王贵跟在吴年的身边,手按刀柄,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兄弟二人。



       尽管吴年求贤若渴,且武艺高超。但是在见陌生人的情况下,却是需要护卫的。



       吴年来到了太师椅前坐下,王贵立在他的左侧。



       吴年打量了一下兄弟二人,眸光落在了刘通的身上。沉声问道:“你毛遂自荐,想做我的府中长史?”



       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没想到自己刚与老李愁眉苦脸,没想到竟然有人毛遂自荐了。



       不过吴年很快冷静了下来。在此之前不少人来毛遂自荐,但都是一些不自量力的人,可能这两个人也是其中之二也说不定。



       刘通、刘知行也在打量吴年,尽管对吴年已经颇为了解,但二人还是暗暗心惊。



       “好强的气势。”



       他们看到的仿佛是一柄刀,一柄锋利的刀。但很快镇定了下来,只有这样一柄锋利的刀,才能战胜蒙元人啊。



       “回禀将军。不是我。是舍弟刘知行。我们带着宗族男女三十二口,投奔将军。”刘通深呼吸了一口气,指了指刘知行,然后对吴年抱拳说道。



       吴年很是意外,仔细看了看刘知行,才二十出头太年轻了吧?他行吗?但吴年很快就失笑。原来自己也是个狗眼看人低的。古代甘罗十二岁为相。刘知行为什么不行?



       “二位能够带着宗族上下来到北山堡,足见赤心。我很感激二位。只是长史官职,非同小可。”吴年先感谢了一下二人,然后才看向刘知行,问道:“刘先生。你身上有功名吗?”



       “我十三岁就中了秀才。不过秀才没什么用,相信吴将军也不会在乎。”刘知行很自信,先对吴年拱手一礼,然后才说道:“我中了秀才后,就不读书了。我懂筑城、训练民兵、懂粮草转运、懂农事、去县城、府衙做过官吏,知道官府怎么运作。”



       说到最后,刘知行站了起来,昂首挺胸对吴年一抱拳道:“吴将军。您以【辅汉将军】号令辽东,我做您的副手,管几百万人没有任何问题。”



       吴年很意外。



       十三岁中秀才。



       为了不让一个地方的人独大,楚国的科举把名额分摊到每个省。辽东算是文化荒漠,中秀才相对容易。



       但十三岁中秀才,那也是很离谱的事情了。



       关键是这个人中了秀才之后,不继续读书,而是学什么筑城、粮草转运、农业、还进入府衙学习过,官府运作。



       如果他没有说谎,那就是个六边形战士。



       这样发育等于是断绝了科举之路,但反过来,却能做乱世能臣。



       十三岁他就有了决心。



       吴年深深看了一眼刘知行。



       “一个月。我让你代理长史一个月,让我看看你的本事。”吴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