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三章 旱魅

作品:《 吴年柳香

       静海县。



       知府吕声得到了上头的命令之后,直接下场。在知府衙门内,召集了扶桑商人、楚国商人、高句丽商人。



       屋子内。



       吕声端着官威坐在主位上,下方则是分开坐着的商人们。能来到他这里坐的商人,都是有来历的大海商。



       现在吴年又得依靠商人,购入粮食。吕声对这些商人很客气,让人沏茶。



       当然。吕声自然不会直接说,吴年是打算未雨绸缪,为了明年可能出现的粮荒而做准备。



       “诸位。我知道海上的生意,不以粮食为主。这个生意不好做。但我辅汉将军府确实缺粮。”



       “这一次将军下令。让我收购粮食。我保证。只要你们把粮食运过来,我就不会亏待你们。”



       “真金白银的给钱。”



       吕声很大气,直接说道。



       众商人分成三团,熟悉的人彼此看了看,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心动之色。海上贸易,以瓷器、丝绸、茶叶为主,其余还有贵重物品。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粮食生意不好做。



       这粮食生意利润薄,海上的风浪还大,如果储存不好,粮食就发霉了,不值钱。



       现在辽东这一片海域上,海盗虽然畏惧吴年的兵力,不敢上岸。但是海上,还有海盗在纵横。



       总之是利润薄,风险大。



       但是现在既然吕声开口了,那利润肯定也高。利润高,就可以做生意了。



       “敢问吕知府。辅汉将军出什么价?!”一名扶桑商人大着胆子,拱手问吕声道。



       “天价。”吕声斩钉截铁道。



       很快,商人们红着脸,急匆匆的离开了知府衙门,各自回去准备了。



       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商人就敢践踏任何的法律。只要吴年出得起价钱,商人们连自家祖坟都敢卖。



       而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整个静海县都惊动了。其他的小商人,也仿佛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开始入场。



       ...........



       江县。



       随着年关将近,城中多了许多的年味。各家各户的百姓,大肆采购年货,购买对联等等。



       辅汉将军府也在柳香、吴氏的操持下,早早的就张灯结彩,准备过年了。



       吴年本闲着没事,在后院内练武。忽然有亲兵来报,说是京极雪里的家臣北原苍介求见。



       吴年惊讶了一下,先让亲兵请北原苍介去书房等待。自己则是稍稍收拾了一下仪容,这才离开了后院,来到了前院书房内。



       “将军。”



       北原苍介坐在右边的太师椅上,坐姿端正,低眉顺眼。有一名女婢、一名家奴在旁侍候。



       见到吴年进来,他连忙站起来,鞠躬行礼道。



       “免礼。坐吧。”吴年对扶桑人没有好感,但是对京极家却颇有好感,主要是双方的铜、白银生意,就像是金矿一样,源源不断的产出,吴年无法拒绝。



       这可是大金主。



       “北原先生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吴年坐下来后,抬头问道。



       “听说将军缺粮。我们京极家也愿意出力。”北原苍介一丝不苟的坐了回去,严肃说道。



       “噢。你们京极家,还做粮食生意?”吴年听了后,有些惊讶道。



       “京极家并不常做粮食生意,但能弄来粮食。”北原苍介如实回答道。先不说现在消息传开了,给吴年运来粮食,利润足够大了。



       就算是为了保持与吴年的亲密关系,他们就算不做粮食生意,就算是一分不赚,也得帮上这个忙。



       “我明白了。谢谢京极家的好意。你们自己去与广川知府吕声谈。不过有一点。你们不用担心,就算你们没给我运送来粮食,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铜、白银生意。做生意嘛。大家都有的赚,才能持久。如果你们担心铜、白银生意,而赔本给我运粮食。这个没必要。”



       “我不可能剥削你们的。”



       吴年听了之后,十分直爽道。



       面对规规矩矩的人,吴年也会规规矩矩。不能把路走死了。



       北原苍介闻言也是感慨。他们京极家在楚国做了许多年的生意,遇到的官员不计其数。



       那些个官员,要不就是读书读傻了的,看不起商人。要么就是虫豸,看见商人眼睛就冒光了,恨不得把商人盘剥个干净。



       像吴年这样的官,真是少之又少。



       “是。”北原苍介点了点头,鞠躬应是。很快,他便离开了。



       “不错嘛。粮食生意不好做。但我登高一呼,就有这么多商人,给我运送粮食。这证明我的名声不错。”



       吴年笑了笑,心中暗道。



       与去年一样。这个年。吴年过的很肥。吃的穿的就不用说了,短不了自己家。这妻妾成群,儿女七人,最大的都能打酱油了。



       守着这大宅,老婆孩子热炕头。真的很幸福。



       不过等元宵过去之后,这风向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吴年还是辅汉将军府内的官员,或是农民、读书人,都觉得不对劲了。



       这过年之后,整个江县就没有下过一滴雨,一场雪。



       旱的厉害。



       正月十六。



       辅汉将军前院堂屋内。吴年坐在主位上,刘知行、李勇、汪由校、张海平分作两排而坐。



       众人的脸色都比较凝重。



       “将军。各县都禀报上来了。不仅是江县没有下一滴雨,一场雪。而是整个应庆府、广川府,乃至于可能是整个辽东都是如此。”



       “今年真有可能是旱魃,赤地千里啊。”



       刘知行不仅脸色凝重,语气也无比的凝重。



       不管是农耕还是游牧,旱灾都是无比恐怖的。应庆府、广川府虽然年年丰收,但是吴年年年扩兵,官府的粮仓内,粮食可是不多。



       如果真是赤地千里。



       那就糟了。



       “马上兴修水利,尽可能的把水留下来。让各地的校尉发兵帮忙。接下来,我们要以民为本。”



       “还有就是。年前,吕声散布下去的消息。那些商人现在应该在高句丽、扶桑、楚国运粮了。接下来的事情,很难说。但是这一批海商的粮食,我们一定要全部吃下来。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吴年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是。”



       四人大声应是,站了起来,然后立刻下去了。



       “希望。我们是多虑了。没准明天忽然下雨了呢?”吴年呼出了一口长气,来到了大门口,抬头看向天空。



       晴空万里,好一个艳阳天。



       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下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