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如释重负的宰相们

作品:《 吴年柳香

       应庆府,都城江县。



       作为汉国的都城,江县依旧繁荣。但是在繁荣之下,新兵的征召、调动,粮草、军需物资的转运,却无时无刻不显示。



       汉国正以举国之力,与蒙元决战黄龙。



       江县城中,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肃杀、压抑。



       皇宫。



       文华殿。



       刘知行、李勇、张海平的工作十分繁忙,批阅一本本的折子。



       处理一件件的事情。



       见必须要见的官员。与六部联络。



       事情是杂而繁复。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李勇很快吃不消了,放下笔,苦笑着对二人说道:“二位大人撑一撑。我先歇一歇,喝口茶。”



       说罢,李勇站起来,往殿外走去。他一个不慎,差点摔倒在地上。



       “李大人小心。”



       刘知行、张海平惊呼了一声,一起上去扶着李勇。



       “老了。老了。腿脚不中用了。坐的久了,血气不畅,麻木了。”李勇弯着腰揉着腿,苦笑着说道。



       文华殿内,内阁大臣办公是坐在坐床上。床上放着小案几,置文房四宝。这样一来,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在下半身盖张毯子,再放个暖炉什么的。



       方便是方便,但对腿脚不好。



       刘知行叫进来一名小太监,扶着李勇下去喝茶了。



       过了一会儿,刘知行与张海平也觉得困乏,便也一起下去,到了旁边的茶室,三个内阁大臣坐在一起吃着上好的碧螺春。



       茶是好茶,但是三人的心神完全没有放在茶上。



       “也不知道前线怎么样了。”刘知行放下了茶盏,忧心忡忡道。



       江县与黄龙府,就隔了几天的路程。



       后方粮草转运的同时,前线的情况,也会传达回来。刘知行是个知兵的,猜出大战可能已经发生,甚至结束了。



       实在是坐立不安。



       “刘大人放心。大王无敌,这一战我们赢定了。”张海平宽慰道,但是自己却也是忧心忡忡。



       这蒙元的主帅,代亲王纯远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他舍弃城池,而集中兵力与汉军野战。



       他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真是恨不得自己也在前线啊。



       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到底是赢了还是......不,大王是不会输的,汉王是不会输的。



       张海平在心中,给汉国加油打气。



       李勇摇了摇头,说道:“前线的事情,就交给大王吧。我们只要办妥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如果大王战胜,当然是可喜可贺。”



       “如果大王战败了。我们得迅速的征召辽东、高句丽的新兵,保家卫国。”



       “不管前方成与败。汉国都不会败。”



       刘知行、张海平闻言都是露出严肃之色,朝着李勇拱手一礼,齐声说道:“李大人说的对。”



       他们是读书人。



       这位李大人论学问,那真是不值一提。



       他年纪也大了,精力不济。



       但老成谋国,属中流砥柱。



       “大王常说我是萧何。汉高祖百战百败,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却是萧何守备关中,供给兵丁、粮草,可以让汉高祖重新振作。”



       “李大人说的对。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前方胜败,汉国都不会败亡。”



       刘知行振奋了一下,喝了这一盏茶后,与张海平一起离开了茶室,回去了文华殿工作。李勇休息了许久,又吃了一些糕点,才起身回去了。



       他刚上了坐床,盘腿坐下,拿起一本折子观看。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内阁大臣们都是心中一动,整齐划一的看向大门口。



       紧张又激动。



       莫非?



       很快,一名兵部的官员从外走了进来,面红耳赤,气喘如牛,但他很快就压下了身体的不适,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声宣布道:“报三位宰相。”



       “前方大捷。汉军大胜。”



       “大王灭了蒙元黄龙军十之八九,斩纯远以及十位万户。”



       说罢。这名官员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边喘气,一边傻笑着。



       “哈哈哈哈!!!!!!!!!!”



       他笑的痛快,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了。



       十几年了。十几年了。



       当年蒙元十个万户南下,席卷辽东全境。在整个世界最黑暗的时候,辅汉将军横空出世。



       转战十余年,立社稷,称汉王。



       多少人埋骨他乡,多少人倾家荡产的付出。



       光复辽东,驱逐鞑虏。



       这个目标,终于完成了。



       终于完成了。



       哈哈哈哈。



       “大王威武。”官员情到深处,不由的振臂高呼道。



       “哈哈哈哈!!!!!!!”



       内阁大臣们先是一愣,然后浑身的骨头仿佛被抽光了一样,整个人恨不得摊倒在坐床上。



       肩膀上的万钧重担,终于卸下了。



       我们赢了。



       是我们赢了。



       哈哈哈哈。



       内阁大臣们仿佛是孩子一样,纯粹的发自内心的笑了,笑着笑着眼眶也红了,眼角泛起了泪花。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啊。”过去了许久,李勇最先从狂喜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但这巨大的狂喜消耗了他的精力,他坐靠在坐床上,满是笑容的对刘知行、张海平,说道。



       “是啊。日以继夜的工作,没有白费啊。”张海平伸手入怀,取出了一张手帕,擦了擦眼睛。



       他与刘知行都很年轻,但都有白头发了,身体也站不直了,有点驼背。



       日以继夜的劳心劳力。



       没有白费。



       没有白费啊。



       刘知行忽然把手中的折子一扔,说道:“不干了。我要告假一天,回去喝口小酒,开心开心。”



       “我也不干了。告假。”张海平眼睛一亮,下了坐床,穿上了鞋子。



       “你们都不干了,我这老骨头可受不了。我也不干了。”李勇哈哈大笑,然后也麻利的站了起来。



       三个内阁大臣走路带风,笑容满面,如沐春风。



       走了,走了。



       今天大放假。



       开开心心的玩一天。



       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哈哈哈哈。



       三个向来勤政的内阁大臣,忽然撂担子不干了。可把文华殿内的官员、太监看呆了。



       过了许久,他们才反应了过来。



       官员们对着三位内阁大臣的背影,整齐划一的躬身行礼。



       王常在外,而朝廷平稳。



       宰相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