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烽火狼烟

作品:《 吴年柳香

       虽说大汉海军的行军速度极快,但也比不上消息传递。



       沿途一些驿站、乡绅,早就派人快马通知县中了。



       县令张德正得了消息,在衙门内召见了所有官吏商讨对策。



       张德正今年四十二岁,同进士出身,因为出身太低,所以一直在县令任上兜兜转转。乐亭县是他第三个县令官职。



       他也没什么本事,日常花鸟风月,经常与读书人、乡绅一起吃酒,吟诗作对,政务基本上依靠绍兴师爷,本地官吏在干。



       陡然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他早已经六神无主,惶惶不安。



       “汉军真的跨海来了。现在如何是好?”他抬起头来,求助的看着在场众人道。



       师爷与官吏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比他镇定一点。



       绍兴师爷陈炳辉定了定神,躬身说道:“大老爷。请立刻下令关闭城门,聚集衙役,招募精壮,分发兵器。没有兵器,可以拿棍棒锄头。上城守备。”



       “再马上派人往云山大营求救。”



       “师爷说的极是。”官吏们异口同声道。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好。依计行事。”张德正举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赶紧点头道。



       计策是对的。



       但是操作起来,就看执行力了。



       云山大营距离乐亭县城,有二十五里距离。正是朝廷设置在这一带,防备大汉海军的兵力。



       军营内有战兵五个千户。



       就算现在快马赶到云山大营。大营内部准备起兵,估摸着需要明天才能到达。



       至于衙役、精壮。



       消息传开,城中的衙役不是头疼,就是脑热,或是腿脚不便,有个狠的,甚至一棍子打在腿上,差点把腿给打折了。



       县中重金招募精壮,结果一个人也没有的。



       开什么玩笑。



       传闻汉王吴年身高三丈,宽三丈,常吃人肉,比项羽还勇猛。他的兵也都是吃人肉的,堪比虎狼。



       我们一城百姓加起来,也没个万人。



       别说是拿着锄头、柴刀、猎弓上城了。便是拿着精钢锻造的兵器,能开强弓硬弩,身披铁甲上城,也是心里头发悚哩。



       张德正与师爷、官吏们口号震天响。



       为了皇楚。



       抵抗汉兵。



       保家卫国。



       一件事情也没办成,眼看着汉军越来越近了。他们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张德正首先带着师爷、家眷从西城门跑了。



       随即是官员、乡绅,还有害怕汉军的百姓。



       俗话说得好,一触即溃。



       乐亭县倒好,没接触就自己溃败了。



       朱黑山率领两个千户的战兵,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乐亭城。



       “我终于体会到了。当年蒙元十个万户南下,辽东将门是怎么溃败的了。”



       “楚国直隶地区,承平太久了。”



       朱黑山带着亲兵进入了县衙大堂坐下,翘着双腿,放在大案上,露出了舒坦之色。



       汉军不怕死。



       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王道。



       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一座县城,真是痛快。只可惜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待在这里。



       周围楚国兵马太多了。



       “传令。依计行事。把粮食、府库搬空,搬不走烧了。不许扰民啊。对了,找人写榜文安民。”



       “告诉百姓。我大汉朝的王师,不杀汉人百姓。”



       朱黑山收回了双腿,正襟危坐道。



       “是。”一名亲兵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大人。要不要把这县衙也烧了?”一名亲兵问道。



       “不能烧。现在烧了看起来挺痛快的。但等我们打进来,岂不是要出钱出力重建县衙?”



       “这大好河山,一草一木都是汉王的。烧不得,烧不得。”



       朱黑山连连摇头道。



       “是。”这名亲兵压下了蠢蠢欲动,躬身应是。



       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楚国全套官吏系统,全部逃走了。汉军敌国入城,发布安民榜。又有人拿着锣鼓,用标准的楚国官话大喊。



       “乡亲们听着。大家都是汉人,一根笔写不出两个汉字。”



       “楚国无道,上有道君皇帝,中有泥塑内阁、尚书,下有贪官污吏。楚国内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汉国有道,建武王坐龙庭,刘相爷辅政。文治武功,百姓安居乐业,至于外敌。”



       “灭高句丽、蒙元、南下扶桑。汉国把敌国都消灭了。”



       “汉国是有道伐无道。”



       无论汉军张贴安民榜,或是走街串巷宣传。百姓们的反应非常统一,关起门来,就是不出门。



       朱黑山很理解,没有做什么多余的事情。



       在汉军把粮草辎重、库房内的铜钱、金银装车之后。朱黑山便下令放弃城池,火速的返回海边。



       上船,走人。



       目前楚国的粮草、军需物资,不断的从南方走京杭大运河北上北直隶,供给军队。



       北直隶内部的县城、府城,也几乎被掏空了。



       但总有剩下的。



       一则备用。



       二则这地方官吏,总要发粮饷的。



       朱黑山攻破了乐亭城,带走的粮食、金银铜钱不多,但很重要。



       县里头发不出粮饷,就要从外调来。否则整个官僚系统都得瘫痪。



       而且这一次大汉海军是四个万户,形成狼群分别从薄弱之地,袭击北直隶、山东。



       收获,岂是单单一个乐亭城?



       聚沙成海,聚少成多。



       一口咬下来,楚国北方的粮草、军需压力增加了许多。



       县城中。



       朱黑山率部离开了许久之后,才有大胆的百姓打开了房门,出来察看。不一会儿,消息传遍了整个县。



       凡喜欢凑热闹的都上街看看,其中布告栏上的安民榜,被百姓重点关照。



       有识文断字的人,把安民榜上的文字念出来给百姓听。



       百姓当然也记得,汉军敲锣打鼓,走街串巷时候的话语。



       对于汉军。



       百姓的印象有了转变。



       “都说汉军比蒙元人更凶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想不到竟然是这样子的。果然是流言可畏啊。”



       “谁说不是呢?我躲在家中,都快要吓死了。尤其看着我女儿那张嫩脸,不敢想象发生那等事情该怎么办。”



       王者之师,百姓敬爱。



       乱兵流寇,百姓恐惧。



       一旦生出恐惧之心,百姓帮着守城,拼死抵抗。



       那战争就没法打了。



       吴年下令不得扰民,出于本心,也合乎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