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父子双雄

作品:《 吴年柳香

       吴年很累了,又受伤,脸色有点发白,但还是和颜悦色的对李勇正说道:“玉门关为华夏最西,李将军镇守关隘,威震西域。寡人早有耳闻,今天能与将军相见,寡人很是喜悦。”



       “多谢陛下。”李勇正大喜,弯腰说道。



       他原本是韩老成的心腹,没打算投降汉军。只是汉军追韩老成路过玉门关,他感觉大势已去,这才无奈投降。



       可以说是形势所逼。



       他的内心很忐忑。不知道大汉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如今吴年的态度,就是定海神针,让他内心大定。



       “寡人受伤了,里边说话。”吴年说道。



       “是。”李勇正大声应是,然后迎接了吴年进入了玉门关。其实这时候,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玉门关。



       李勇正的兵,处在边缘地位。



       玉门关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关令府、兵舍、粮仓、库房等等。



       李勇正迎接吴年父子进入关令府,来到大堂坐下。



       随之一起进来的还有军医。大内侍卫为吴年父子解开盔甲,军医上前,先用火烧了小刀,然后挑出吴年父子身上的箭头。

m.quanzhifashi.com

       吴年汗如雨下,但是面色如常。



       李勇正在旁看了,内心十分震撼。都说大汉天子,是马上天子。但是百闻不如一见。



       天子亲自冲阵,受伤后如此镇定。



       就算是很多强力将军,也未必能做到。



       “李将军。现在关内还有多少粮食?”吴年从容问李勇正道。



       “回禀陛下。还有约一千石,草料若干。”李勇正了如指掌,回答道。



       吴年皱起了眉头,吴敏也在疗伤,汗如雨下,不如乃父镇定,疼的面皮抽动。他立刻说道:“父皇。这远远不够。”



       “嗯。”



       吴年嗯了一声。掉队的人,会陆续赶来。



       汉军万户,一人多马。



       玉门关守军一千人。



       潘达的降兵数千人。



       加起来小两万人。不算马匹,一千石粮食,也就够吃七八天的,省一点能吃二十天。



       “立刻派人前往凉州府,向甘肃总督陈定求援,筹措粮食。”



       “让冯冲、王贵、张声带着粮草过来。”



       “现在突厥人大队人马,肯定还在路上,时间还来得及。派人前往安西州府城,调遣粮食过来,能调多少是多少。”



       “先杀一万匹驽马,制作肉干。”



       “另外。对于潘达的降兵,每天供给一餐口粮。汉军战兵分作两部,一部饿不死就行了。一部要吃饱吃好。”



       “对了。把韩老成的人头先送去给潘达看看,然后风干了,挂在旗杆上。”



       “是。”北条氏政立刻躬身应是,转身离开了大堂,下去传令了。



       李勇正闻言露出复杂之色,韩老成死了吗?



       吴年却是顾不到李勇正的心情了,说道:“寡人饿了,累了。准备酒菜,床铺。”



       “是。”一名大内侍卫立刻应声下去了。



       在场众人闻言,除了留守的学士、大内侍卫之外,全都告辞离开了。吴年父子先包扎好了伤口,又适当的吃了一顿,在关令府内安置了。



       吴年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玉门关条件简陋,不仅是粮食,水也稀缺。吴年沾点水抹了抹脸,就算是洗脸了。



       洗漱完毕之后,他与吴敏一起吃了午饭。披上重甲,在大内侍卫的簇拥下,开始巡视玉门关。



       守城的工作,都交给吴敏万户骑兵负责。



       李勇正的军队,帮忙看管俘虏兼打杂。



       吴年巡视了一遍城墙之后回来,十分满意。掉队的骑兵不仅都来了,经过一夜休息,这些人都很有精神。



       不愧是汉军骑兵,很年轻,身体素质也是一流。



       回到大堂坐下后,吴年抬头看着脸色还有些发白的北条氏政,关心问道:“氏政,你要不要紧?”



       “多谢陛下关心,臣不要紧。”北条氏政摇头说道。



       “不要勉强,身体最重要。”吴年说道。



       “是。”北条氏政低头恭敬说道。



       吴年点了点头,这小子原本身体就不好,来到华夏后虽然经过名医调养,但底子到底是薄。



       “潘达与降兵们怎么样了?”吴年问道。



       “潘达大哭了一场,但没有多说什么。照常吃喝。降兵们很多人也哭了一场。”



       北条氏政说道。



       “韩老成这厮,是真有几分本事的。”吴年感慨了一声。摇了摇头后,他说道:“潘达是个人才,现在只是想不通,等他想通了,自然会为寡人效力的。让看管的人,好好照顾他。”



       “是。”北条氏政躬身应是。



       吴年猜测的没错,突厥的大队人马还在很远的地方。



       一连六天。玉门关都是风平浪静。安西州的知府,还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送来了一批粮食,解了燃眉之急。



       一万匹驽马被杀死,制作成肉干,也可以顶很长一段时间。



       汉军战兵也是恢复了精气神,面泛红光。



       第七日上午。



       吴年身上的伤,已经好了一些。正在关令府内散步,顺便打个太极拳,活动筋骨。



       吴敏自外走了进来,弯腰行礼道:“父皇。探子来报,发现大规模突厥骑兵。”



       “擂鼓,把消息传下去。”吴年下令道。



       “是。”吴敏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吴年让太监为自己披甲,随即率领大内侍卫出了关令府,登上了城墙。



       大量近臣以及吴敏、李勇正也都上了城墙。



       约一刻钟后,地面出现了震颤。继而黑压压的突厥骑兵,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吴年神色从容,粗略估算了一下后,对左右笑道:“大约有十万人。突厥人这是倾巢而出了啊。”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



       这突厥就是唐朝时候的突厥,后来占据了西域,势力到达中亚。民族骁勇善战,战力不俗。



       但人口太少,兵力不多。



       只有一百多万人吧。



       十万骑兵已经是倾尽所有了。



       吴年抬头看向前方。



       这其实是他第一次遇到的纯马背上的民族,全军骑兵。



       蒙元、斯拉夫都是半农耕,半游牧的。



       蒙元人还擅长渔猎。



       敌军十万。



       关中能战之兵,只有一万出头。



       差不多的八比一。



       优势在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