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宛如神祇(二)

作品:《 吴年柳香

       汉军军阵之中。



       吴年听了使臣的回禀,脸上露出了不置可否的笑容,对左右说道:“不愧是左都王,有骨气。”



       “那就宰了他。”



       “安营扎寨。”



       “是。”王贵、张声大声应是,各自下去组织人手,砍伐树木,简单弄了土墙,安营扎寨。



       汉军就像是出来游玩一般,闲庭信步。



       一边吃着从突厥人手中抢来的牛羊,一边不忘记进行适当的训练。后方的汉军步军,也持续运送粮草赶来。



       因为牛羊太多。随着时间过去,汉军不仅没有因为行军打仗而变得瘦弱,反而更加健壮了。



       汉军与突厥人消耗。



       耗得起。



       拼的是国力。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吃的是突厥人的牛羊。



       乌鲁木齐城中的突厥人却耗不起。左都王平跋山把希望寄托在突厥大汗的援兵上。



       但随着时间过去,他猜测大汗的军队,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了。



       而且。城中渐渐撑不住了。



       一切都与吴年预料到的一样,一步也没有错。城中十几万人口,每天消耗的食物,简直是天文数字。



       突厥人一边杀牛羊,一边又要用草料喂给牛羊,同时又要喂马。



       但草料储存不多。



       随着时间过去,牛羊越来越少。剩下的牛羊,也因为没有草料吃,而变得瘦弱。



       用不了多久,可能就是个皮包骨头,没有多少肉了。



       而往常春天的时候。都是牛羊欢快吃草,快快长肉的时候。



       现在乌鲁木齐城外水草肥美,但是突厥人不敢出城牧羊。



       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王府大厅内。左都王平跋山坐在主位上,眼睛上布满了血丝,眼眶凹陷,显得狼狈。



       贵族们也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都是满脸绝望。



       一名老贵族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对左都王平跋山弯腰行礼道:“大王。现在我们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在乌鲁木齐。要么出城被汉军击溃。”



       “虽然都是死路,但是出城还有一线生机。请大王做决断吧。”



       其实还有一条路,投降。



       但是老贵族知道左都王平跋山是不会投降的,没有自讨没趣说出来。



       “出城?!!!”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包括左都王平跋山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打了一个战栗,自内心深处生出了刺骨的寒冷。



       现如今他们之所以能与汉军对峙,全是因为有城墙可以防御。



       如果出城就是直面汉军的兵锋。



       就像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不在帐篷里搂着妻子柔软的身体睡觉,非要出去套马一样。



       简直是疯了。



       但他们又都沉默着。所有人都知道老贵族说的对,现在再不做决断,可能连出城的机会都没有了。



       左都王平跋山在艰难的决策之后,站了起来,悲愤大叫道:“传令。今天晚上从北城门走。”



       做了决断,却代表要不顾冰天雪地,出温暖的帐篷,去外边感觉寒风刺骨。



       贵族们没有一个是高兴的,都是脸色难看。



       深夜。



       突厥人准备就绪了。因为是一个部落的,组织起来也轻松。左都王是脑袋,贵族们是手脚。



       牧民们骑上了马匹,拿起了弓箭,挂上了弯刀,带上了妻儿、牛羊、财产,准备逃难。



       十五万人口的突厥部落,现在已经极限征兵,骑兵足有五万之多。



       只是战斗力一言难尽。



       片刻后,城门打开。先头人马冲出了城门,投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哪有生路。



       只有四面楚歌而已。



       吴年早就安排了探子,在城门口盯着了。突厥人刚走,吴年便知道消息了。



       汉军大营。



       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吴年依旧没有轻敌。晚上守备大营的工作,做的十分好。



       披坚执锐的战兵或站岗,或巡逻,一丝不苟。



       中军大帐。



       内帐。吴年被叫醒之后,脸色从容,掀开被褥从床上坐起,抬头对进来的一名文官道:“传令。不要管什么牛羊了。”



       “披上盔甲,带上兵器。备一些口粮。人备双马,换马骑乘。追上左都王,枭首。”



       “是。”文官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了。



       吴年精神抖擞的站起,来到了外帐,双臂展开。大内侍卫取下了放在帐内的盔甲,为吴年披挂整齐。



       等妥当后,吴年活动了一下筋骨,大踏步的走出了大帐,翻身上马,静待出兵。



       不久后,大内侍卫来报。



       王贵、张声已经准备妥当。



       吴年让文官、太监在此留守,驾驭战马,率领二万户大内侍卫,往北方追逐而去。



       前方哪有什么生路,只有绝路。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在吴年这里。



       只有突厥人投降,才是唯一的生路。



       经过一整个冬天,突厥人的战马已经赢弱不堪,跑的不快。



       汉军不一样,每天不仅给战马喂草,还有大豆这样的高蛋白的食物。战马膘肥体壮。



       又人备两骑,可以换马骑乘,节省马力。哪怕汉军重甲骑兵,速度也是飞快。



       “哒哒哒!!!!!!!!!!!!!!”



       黑夜中。马蹄声似战鼓,冲天而起,打破了夜的寂静。大汉天子亲持槊,追击突厥左都王部。



       汉风卷起漫天风霜,凛冽异常。



       尽管汉军速度更快。但是突厥人先逃走,汉军追了一夜,才在天明的时候,看到有牧民陆陆续续的掉队。



       汉军没有管这些牧民,一门心思的追击左都王平跋山。



       “哒哒哒!!!!”钢铁洪流一般的汉军骑兵,滚滚向前而去。战马上的大内侍卫,人人亢奋,士气极高。



       前方。



       突厥十五万人,只剩下了十二三万。有人掉队了,有人则是趁乱离开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左都王,选择战死沙场的。



       汉军已经追上。



       现在摆在左都王平跋山面前的还是两条路。在逃跑之中被击破。



       回头去与汉军拼了。



       突厥军阵的中央位置,在重重护卫的保护下。左都王平跋山沉默了许久,然后举起了手中的大枪,大叫道:“吹号。与汉军决一死战。”



       “呜呜呜!!!”一名护卫解开了腰间的号角,放在口中,吹出了声音极为特殊的号角声。



       突厥贵族们听到这个号角声后,都是一脸绝望。



       “反身与汉军决战!!!!!!!!!!!”无数的突厥贵族举起了手中的兵器,绝望大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