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各为其主(二)

作品:《 吴年柳香

       李廷元得知情况后,立刻翻身下马,坐上了吊篮,摇摇晃晃的上了城池。



       过了不久之后,城中李家族人或认识李廷元的人,来了七人。



       他们确信,这就是李廷元。



       “李将军。从济南到淮安,不仅路程漫长,而且危险重重。你能来到淮安,既是运气,也是本事。”



       “也是上天眷顾大楚。”



       褚武成露出笑容,对李廷元抱拳一礼,转头对亲兵说道:“设宴,我要为李将军接风洗尘。”



       “是。”亲兵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败军之将,哪有什么本事。”李廷元闻言露出惭愧之色,连连摇头,然后对褚武成一抱拳,说道:“褚将军。家父死在济南,国家危如累卵。我实在无心吃酒。请将军立刻派人送我前往南京面见天子,我要请求戴罪立功。”



       褚武成深深看了一眼李廷元,点头说道:“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



       “酒宴就免了。准备酒水肉干来。”



       “将军请进。”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说罢,他对李廷元弯腰一礼,率先进入了城门楼中。



       李廷元见此只得迈步跟上。



       城门楼内,挂着一张巨大的地形图。



       放置着五张案几。



       褚武成带着李廷元来到了地形图前,指着地图说道:“将军。自从熊将军走后。”



       “天子就开始经营淮南防线。”



       “设置了各部将军,镇守重镇。”



       “淮安在淮河北岸,首当其冲,也是重中之重。天子封我为淮安将军,率领马步军三万,屯扎在这里。”



       “天子大力支持我,粮饷、物资源源不断。”



       “我也是日夜忧虑,加强防御,操练战兵不敢懈怠。但是面对汉军兵锋强势,我还是战战兢兢,心怀忐忑。”



       “担心自己难当大任。”



       “将军父子的能力,朝野都知道。将军就不要去南京了。”



       “我上奏天子,推举将军为淮安将军,我为副将,一起镇守淮安。”



       褚武成说到这里,转头看向李廷元,满脸诚恳。



       章武皇帝打下的根基很好,虽然前线一塌糊涂。但是楚国还守着淮河防线,人心还在。



       朝野上下,风气也很好。



       褚武成为人有肚量,并非怕死,只是恐惧自己才能不足。如果失去了淮安,则楚国灭亡。



       所以想退位让贤,保举李廷元。



       李廷元一脸震惊的看着褚武成,完全没想到对方会这么说。自己可是败军之将,戴罪之身。



       而且淮安将军可是手握三万精兵,权势极大。



       褚武成竟然......



       李廷元反应过来之后,深深佩服褚武成的为人,但也不敢接受。



       他也是要脸的,摇头说道:“我是败军之将,不敢担当这个重任。”



       说到这里,他深呼吸了一口气,郑重抱拳道:“但将军这样厚爱我,我不敢不感激。”



       “如果天子同意,我愿意做个副将,留在将军麾下。”



       “辅佐将军守备淮安。”



       褚武成深深看了一眼李廷元,然后没有再提这件事情。笑着说道:“先不说这个了。”



       “将军你也累了。先享用肉干与酒水。再在淮安好好休息。”



       “我先派人前往南京,禀报情况。”



       “多谢将军。”李廷元很是感激道。



       随即,褚武成先陪着李廷元吃了一顿酒,再派人安排李廷元与麾下百余骑,在城中居住。



       然后,他才写了奏折,派人沿水路,发往南京。



       就保举李廷元为淮安将军。



       .............



       南京城。



       汉军灭了三城。



       战火马上就要烧到淮河了。



       南京这个地方,也再难悠哉悠哉了。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焦虑的情绪。



       皇宫。



       御书房。



       门口有侍卫把守。



       房内墙壁上挂着一张地形图,已经瘦的皮包骨头的章武皇帝站在地形图前,眉头紧锁。



       他的身旁站着两个老太监。



       淮南防线。



       章武皇帝的目光,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不断的在地图上来回转悠。



       襄樊、扬州、淮安、合肥、江陵。



       楚军在长江、淮河两岸,依托这些重城,建立了一道道的防线。



       兵力虽然有多寡,但都设置为将军。



       密密麻麻,似乎有泰山之坚固。



       但是章武皇帝的内心,却充满了担心与焦虑。



       汉军实在是太强了。



       而且还有海军、内河水军。



       又占据巴蜀,在长江上游屯兵。巴蜀汉军沿江而下,进攻如风啊。



       “我不想成为亡国之君。”章武皇帝的内心,非常焦虑。



       他不怕死,但怕亡国。



       祖宗基业。



       “陛下。内阁送来了淮安将军褚武成的奏折。”一名太监从外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黑色匣子。



       “莫非汉军开始进攻了?”章武皇帝眼皮一跳,连连深呼吸了一口气,才平息下心情,伸手接过了匣子,走到了御座上,打开匣子,取出了奏折观看。



       没办法。



       淮安是最前线。



       如果汉军大举南下,淮安是最先接到消息的。



       看过奏折之后,章武皇帝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自从熊无我等人战死之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李廷元竟然突破汉军重重封锁,回到了淮安。



       与当年关羽千里走单骑,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非。



       大楚时来运转了?



       想到这里,章武皇帝又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把褚武成的奏折,又仔细看了一遍。



       他放下了折子,低头沉吟了起来。



       李擒虎、李廷元父子。



       是他与熊无我提拔起来的。对二人的性格、脾气、才能,他都很清楚。



       李廷元的能力,确实强过褚武成。



       李擒虎又死在济南。



       李廷元国仇家恨,一定会拼死抵挡汉军的进攻。



       而褚武成的这张奏折,用词非常恳切。



       没有半点勉强与不情愿。



       显出肚量来。



       章武皇帝在心中反复斟酌之后,提笔写下了两张条子。



       一张是封李廷元为淮安将军。



       一张是赏赐褚武成。其中包括金银田宅,追封褚武成的先人官爵,升褚武成夫人的诰命品级。



       并把这张奏折,公之于众。



       一人突破重重阻隔,回到楚国。



       一人退位让贤,肚量广大。



       我楚国有这样的大将在,大有可为。



       他写下两张条子之后,反复看了看,让太监送去了内阁,正式下达圣旨。



       这效果先作用在了章武皇帝的身上。



       他站了起来,焦虑感褪去,心情也跟着愉快了。



       还大有可为。



       还没有到亡国的地步。



       只要我精选出来的将军,能守住这些城池、要地。



       章武皇帝走到了地图面前,看着地图嘴角微微翘起。



       这心情一好,他的肚子也饿了,也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



       他转头看向身旁一名老太监道:“传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