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大汉天下(四)

作品:《 吴年柳香

       三汉。



       也就是广汉、汉兴、汉升。



       当年吴年屠蒙元地为三汉。



       取的都是吉利名字,而事实上是东北、外东北的苦寒之地。



       但就是这苦寒之地的平原地区,是世界范围都排的上号的大平原,黑土地。



       三汉地区是好地方,只是冷了一些。



       随着棉花、棉布的普及,汉人的农耕文明足以在这片地方立足。



       再加上大汉朝廷多年以来的移民政策,目前三汉地区的人口非常多,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畜牧业、伐木业、矿业等等,都很兴旺。



       当地有蒙元旧民、扶桑人、高句丽人,其他部落的胡人,但人数最多的还是汉人。



       汉人人口占据绝对的优势,且这个优势在不断扩大。

m.quanzhifashi.com

       一则汉人占据富裕的土地,是当年大汉朝的将军们,因为仇恨而屠了许多蒙元人。



       留下的肥沃土地都给了汉人。



       土地肥沃等于富裕,就能养活更多孩子。



       二则。在朝廷的大力政策支持下,扶桑人、高句丽还有蒙元人,正在不断的汉化。现在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无论男女、什么民族都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大汉官话。



       大汉朝有政策。



       一旦人口到达峰值,就会鼓励向北,或是向西移民。



       只要大汉朝的兵锋到达哪里,汉人就会移民到哪里。



       三汉地区,欣欣向荣。



       而让三汉地区的繁荣到达高峰的是火车铁轨的接入。



       在大汉朝第一期铁轨铺设的时候,铁路向东北的终点是辽东江县。



       就算那样,也给三汉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繁荣。东北的木材、铁锭、铜锭、各种矿石,以及皮毛,东珠、人参药材等等。



       对了,还有粮食。现在三汉地区不是吸中原王朝血的窟窿,而是边疆产粮区,每年为大汉朝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吴年在南方征战,还能经常对占领区免税。



       三汉地区有很大功劳。



       反正只要东北的特产,都被大批的拉到了江县,经过火车运送到天南地北。



       商业十分兴旺,百业发达。



       随后第二期,铁轨连接到了三汉所有的省会,连通了整个三汉地区。



       商业终于到达了高峰。



       至于边疆之患。



       也就是北边、西边的斯拉夫人的威胁。



       早就不是什么事情了。哪怕在以前,汉军在三汉地区就足有九个万户,十余万人马的守备万户。



       现在守备万户之中,无论是战兵还是军官、将军都在开国时期的精英状态,加上伙食很好,粮饷充足。



       操练足够。



       斯拉夫人就算来进攻,汉军只要守备。



       就立于不败之地。



       更何况三汉现在人口这么多,随便征召一下就能出十万民兵。



       哪怕号称是战斗民族,能征善战的斯拉夫人,也已经多年没有入侵三汉地区了。



       连小股部队试探都没有。



       斯拉夫人不是傻子,知道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总而言之,在吴年强大意志力的影响下,大汉朝上下对三汉地区进行了大开发。



       到达了惊人的程度。



       成为有史以来,中原王朝对东北、外东北的实际控制的第一朝。



       而这功劳当然不仅只是朝廷的。



       与三汉地区的三位总督,有分不开的关系。



       其中汉升总督富大全,在汉升坐镇快要二十年了。



       从壮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



       不过这老头已经适应了三汉地区的寒冷,虽然老了,但是老骨头硬朗,红光满面,精神饱满。



       每顿饭都要吃三两肉,一两黄酒。



       上午。



       城外的农田。



       这块田是富大全自己的。



       他的家人有部分在辽东,有部分跟着他在这里。



       富大全以耕读传家,经常率领子孙亲自下田。



       现在南方已经很热了,但东北还比较冷。土地刚刚化开不久,正是农忙的时候,非常的辛苦。



       富大全毕竟老了,帮了一会儿忙之后就气喘吁吁。



       他来到路边坐在板凳上歇息。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富大全露出严肃之色,站起看向身后。



       他来这里休假,衙门上下都知道。



       除非有紧急事情,不然不会有人过来的。



       片刻后,一队由三人组成的骑士策马来到了富大全的面前,都是总督衙门的小吏。



       “老大人。大喜。”



       不等富大全询问,三人翻身下马跪下,其中一人抱着一个精致的匣子,举过头顶,说道:“三月十八,皇帝攻破南京灭亡楚国。海内归一,大赦天下。”



       富大全微微一愣,然后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斯拉夫人打进来了呢。”



       “这不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吗?何喜之有?”



       虽然这么说,但是富大全的嘴角微微翘起,出卖了他的想法。



       开心啊。



       哈哈哈。



       既然不是斯拉夫人打过来了,那就继续休假。



       富大全让人回去了,按照朝廷的命令大赦天下。他回去了庄子,让下人整了二两黄酒,一些下酒菜。



       庆祝去也。



       ............



       汉升省。



       乡下,不大不小的庄园内。



       道君皇帝之子,章武皇帝的兄弟。昔日楚国的王公,今日改名鲍常安的老人,正坐在书房内读书。



       昔日吴年攻入长城内,没有大肆屠戮,只是把这些前朝王公迁徙到三汉居住。



       给了田地,保留小部分奴婢,部分金银细软。



       不过因为这里实在是寒冷,很多人都病死了。但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并落地生根。



       东北大开发,有他们这些前朝王公的功劳。



       鲍常安是章武皇帝还活着的,为数不多的兄弟。



       家族还算兴旺,小富。



       所以鲍常安一把年纪不用下田,能在书房中看书。



       忽然,鲍常安的长子鲍云从从外走了进来,脸色惨淡的对鲍常安说道:“父亲。消息传来。章武驾崩,楚国灭亡了。”



       鲍常安手中的书落在了地上,沉默许久后,长叹道:“楚国绝灭了。”



       虽然改名换姓,但到底是前朝王孙。



       一时间是极难受的。



       但很快他便看开了,抬头对长子说道:“王朝兴衰,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这些前朝余孽,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所以我改名换姓。”



       “你们好好读书,好好耕田。等过了几代人,我们就是普通人了。”



       “是。”鲍云从低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