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越南使臣

作品:《 吴年柳香

       南京城。



       城外精兵数十万。



       除吴年北方带来的精兵之外,还有除张震、陈平之外的巴蜀精兵,以及吴年收降、精选之后的十个万户的旧楚精兵。



       也就是吴年准备的灭越精兵。



       数十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训练之声震天,杀气盈满天空。



       但这并没有阻止人口回到南京城。



       当时吴年陈兵在长江北岸,南京有大量的人员逃亡。多是富户、楚国勋贵。如今这些人回来了。



       因为天下已经统一了,再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而且汉军在南京城的军纪极为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吴年还专门下旨赦免了楚国勋贵。



       把房子还给他们。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他们当然得回来。



       再加上汉朝的后勤与国力都太强了。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南京城,避免这座人口众多的城市,因为没有粮食而闹出什么变故。



       南京城的粮价甚至是历年来最低的。



       整座城池迅速的恢复了繁荣,甚至比旧楚的时候更繁荣。



       大部分的南京人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汉朝的统治,忘记了楚国。



       少部分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叹息一声,不敢多嘴。



       谁敢多嘴,要是被发现了。



       想全家流放去冰天雪地的地方吃风沙吗?



       总而言之。



       汉朝在江南的江山得到了巩固。



       皇宫南边宫门之上。



       “汉”字旌旗迎风飞舞,大内侍卫干起本职工作,精神抖擞的宿卫皇宫。



       吴年穿着龙袍站在城墙上眺望南京城,左右是近臣、太监。他看了许久后,称赞道:“好江南。”



       自古华夏。



       北方尚武。



       南方尚文。



       所以定都南方的国家都是偏安一隅,大部分都惨淡收场。



       国家的治世之道,应该是儒法并用。



       文武同行。



       吴年看了一会儿后,抬头看了看天色,对身旁北条氏政道:“时机成熟了。召诸将入宫,寡人要大会群臣。”



       “是。”



       北条氏政弯腰行礼,转身下去了。



       吴年则在左右的簇拥下,下了宫墙回到了后宫。



       “陛下。”文君、明秀姐妹来见君王。随着时间过去,二人身上的青涩越来越少,妇人的味道越来越浓郁了。



       但心思都很单纯,甚至有些娇憨。



       见到吴年后,她们稍稍行礼便一左一右的拥了上来。



       这江南美人一般人还真是消受不起。



       所谓君王不早朝。



       吴年却是进退自如,人在前宫与群臣谈论大事,人在后宫就与嫔妃厮混。



       吴年与她们玩了许久,看她们弹琴,写字,踢毽子。



       玩的不亦乐乎。



       时而抱在怀中,温存一会儿。



       直到中午的时候,有太监来请。吴年这才放开了依依不舍的两姐妹,端正了衣冠,在左右的簇拥下前往乾清宫。



       宫内文武分立,有殿中御史督察百官,井然有序,气氛严肃。



       见吴年在太监的簇拥下进来,走向御座。群臣躬身行礼口称“陛下”。



       吴年坐下后抬头颔首道:“诸卿免礼。”



       “今天有两件事情。”



       “第一是善后。”



       “第二是酒宴。”



       “先说善后。这次灭楚,无论文武都有功劳。”



       “寡人已经着人把情况发去朝廷。朝廷会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



       文武大臣有人露出喜色,有人从容镇定,躬身拜谢道。



       人与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



       不是人人都为了大义,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



       对富贵的追求也是重要因素。



       而现在天下平定了。一些人老了,心思也发生了改变。



       想着多弄点钱财好安度晚年。



       吴年不吝惜赏赐。



       吴年再一次点头,然后说道:“第二是兵马调动。从明天开始。南京城外的兵马会陆续调走。”



       “北方人回去北方,在朝廷的统筹之下,为攻打斯拉夫人做准备。”



       “巴蜀的精兵回去巴蜀。一方面镇守巴蜀,威慑云贵、缅甸,如果两地发生了变故,就出兵平叛。”



       “另一方面如果泰国、印度有机会,也要出兵。”



       “南京只保留王贵、张声的大内侍卫,以及旧的楚军十个万户精兵。”



       “是。”



       众文武收起了喜悦,露出严肃之色,躬身行礼。



       说了正事之后,吴年笑着站起,率领群臣前往偏殿。



       偏殿被收拾了一番,摆满了桌凳。



       桌子上放着凉菜与酒水。



       群臣按照品级高低落座。吴年在太监的簇拥下,来到了御座上坐下。他见群臣都坐好了,端起酒杯想了一下后,才说道:“为大汉贺。”



       “为大汉贺。”



       群臣站起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然后便是单纯的酒宴了。老人们放得开,放肆一些。



       新人们拘谨一些。



       等酒宴结束之后,吴年回去了后宫,而文武也各回各家了。



       次日一早。



       南京城外的大军就依次开拔了。



       等半月后。



       南京城外的大军,只剩下了旧楚国的十个万户精兵。



       城内由王贵、张声的大内侍卫镇守。



       虽然只过去了半月,但是南京城的繁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真是车水马龙,热闹喧嚣。



       这日上午。



       后宫。



       闲着没事干的吴年,又与文君、明秀姐妹在御花园游玩。看着姐妹活泼的声音,清脆的笑声。



       过着十分慵懒与缓慢节奏的生活。



       忽然。北条氏政走了进来,低着头不敢去看后妃。



       文君、明秀姐妹见到外臣进来,也是收敛了起来,矜持的走到了吴年的身后站好。



       “陛下。越南的使臣到了。”



       北条氏政弯腰低头行礼道。



       吴年眉头一挑,说道:“寡人还没有动武,越南反而先找上门来了。”



       “陛下让曹国公(张震),陈平陈兵在越南边境。之前又灭亡了缅甸。越南肯定是害怕了。越南王应该是想要臣服大汉,做个藩属。”



       北条氏政说道。



       “寡人不要藩属,寡人要土地。”吴年摇了摇头,但却还是说道:“不过来都来了,就见一见吧。”



       “让使臣去乾清宫。”



       “是。”北条氏政应声行礼,转身下去了。



       吴年打发了文君、明秀姐妹回去休息,然后再左右的随从下,往乾清宫而去。



       “第二是兵马调动。从明天开始。南京城外的兵马,会陆续调遣。”



       “北方人回去北方,在朝廷的统筹之下,为攻打斯拉夫人做准备。”



       “巴蜀的精兵回去巴蜀。一方面镇守巴蜀,威慑云贵、缅甸,如果它们发生了变故,就出兵平叛。”



       “另一方面如果泰国、印度有机会,也要出兵。”



       “南京只保留王贵、张声的二万大内侍卫,以及旧的楚军十个万户精兵。”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