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胜节,七菜羹

作品:《 房赢高阳公主

       正午时分。



       长安城,春明门。



       十几名彪悍的骑士,身着禁军服饰,腰挎横刀,风尘仆仆的穿过了高大的门洞。



       初七的长安热闹非凡。



       道政坊的街道上,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店铺林立,洋溢着过年的热闹气息。



       百骑们只能下了马。



       牵着马匹,行走在街道上。



       “煎饼,新出炉的煎饼——”



       道边的小贩,卖力的吆喝着,身前的煎饼热气腾腾,在冷凛的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百骑们还没有用午饭。



       闻到香味,于是全都凑了过去,买饼充饥。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小贩一看,来了这么多人,顿时眉开眼笑,手中飞快的开始忙碌起来。



       趁着这工夫。



       贾五朝着旁边打量。



       小贩旁边,站着一个年轻妇人,身材娇小,似是小贩的婆娘,正煮着一锅热汤。



       贾五收回目光,笑眯眯的问:“今天是‘人日’,您这煎饼应该卖的不错吧?”



       “军爷,您算是说对了。



       小贩一边忙乎着,一边笑着说道:“这一早晨的工夫,卖的比往日三天都要多。”



       贾五笑道:“生意这么好?”



       “当然喽,‘人胜节’嘛!”



       小贩说道:“今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在庭院里吃煎饼,就是为了让煎饼的圆,对着天上的圆,已示对女娲补天的纪念。”



       就在这时。



       旁边的年轻妇人说话了:“各位军爷,来碗七菜羹吧?”



       她长相秀气,说话的时候声音软糯,听着就是南方口音。



       百骑们都是关中汉子,忽然听到这口小调,顿时骨头都软了二斤,纷纷朝她看起。



       被这么多人盯着。



       年轻妇人脸蛋一红,赶紧低下了头。



       贾五探头看了看锅里,有些好奇的问:“小娘子,这七菜羹是何物?为何我等没听说过?”



       年轻妇人抬起头,不答反问:“您知道,今天为何叫做‘人日’吗?”



       百骑们面面相觑。



       心想我们怎么知道?别人都这么叫,我们也就跟着叫....再说了,这又不是大威天龙十八式,需要知道吗?



       贾五似乎独好妇人。



       于是特别给面子的问:“还敢请教。”



       “军爷客气了。”



       年轻妇人落落大方的道:“汉朝东方朔的《岁占》曰,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故而,今日为‘人日’,也叫‘人胜节’。”



       哎呀!



       文化人儿啊?



       百骑们面露惊讶。



       他们没想到,街边一个寻常妇人,竟然还懂得这么多…不像自己这样的粗人,上了榻就是干,下了榻也是干。



       年轻妇人接着说:



       “所以到了现在,正月初一不能杀鸡,初二不能杀狗,初三不能杀猪,初四不能杀羊,初五不能杀牛,初六不能杀马……”



       “问题是,初七吃什么?”



       “对啊,吃什么?”贾五好奇的问。



       “当然是吃七菜羹了。”



       年轻妇人笑道:“当然了,若是配上我家郎君的煎饼,吃起来才叫美味。”



       百骑们恍然大悟。



       原来,绕了一圈,目的是推销他们夫妻的吃食,不过这种方式显然更高级。



       南方人。



       都是天生做生意的啊!



       贾五当场就拍板了:“好!小娘子说的对,劳烦给我们一人来一碗。”



       “好的呀。”



       年轻妇人笑语盈盈的盛羹。



       此时,煎饼也出炉了,百骑们啃着煎饼,就着七菜羹,吃起来果然味道不错。



       “嗯,好吃!”



       贾五嘴里塞的鼓囊囊的,问道:“小娘子,你怎会做这七菜羹?我等在长安多年,也未见过人做。”



       这时,小贩笑着插话:



       “您有所不知,贱内祖籍江南道,挨着岭南道,这七菜羹便是从那里流传过来的。”



       高三一直沉默着。



       终于忍不住,用尽量柔和的语气问道:“小娘子,方才见你出口不凡?可是读过私塾?”



       “军爷见笑了。”



       年轻妇人谦虚的道:“儿家原本是漳浦郡陈氏的丫鬟,因常伴小姐左右,耳熏目染之下,得了些粗浅之识。”



       原来是丫鬟?



       还是高门大户的丫鬟?



       高三握紧了手里的碗边,连煎饼都忘记了吃,冷酷的脸上一片潮红。



       “老高,你瞎激动什么?”贾五凑过来悄悄的问。



       “这让我想起了小翠!”



       高三难掩兴奋之色,低声道:“小翠是王小姐的贴身丫鬟,肚子里的墨水也少不了,若是娶了她,以后孩子的读书钱都省了……”



       贾五目瞪口呆。



       愣了半天,才发出感叹:“你他娘想的够长远的,老子第一服房二郎,第二服你。”



       高三皱起眉头:“为何第一先服他?”



       贾五斜了他一眼。



       “房二郎能在平康坊白嫖,你能吗?”



       高三脸色一僵,忽然发现像是少了什么,扭头四顾:“咦?房二郎呢?”



       马上有百骑回应。



       “没注意,方才进城门之前,还看见他来着。”



       贾五似是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他娘的!这小子一准儿是去找诗诗姑娘了!”



       百骑们一听。



       顿时同仇敌忾。



       “呜呼!房二不是说了,回来以后要请客的吗?却独自一人去私会花魁,简直是百骑司的耻辱!”



       高三最为愤怒。



       一扬脖子,将七菜羹喝掉,腾的站起来:



       “房二郎言而无信,他答应我,要给我找十个的!”



       贾五仰着头。



       看着瘦头陀麻杆似得腰。



       不露声色的撇了撇嘴:“老高,留着点煎饼,前面有卖羊腰子的,可以买来用煎饼夹着吃。”



       高三一拧脖子:



       “某有嫪毐之姿,一个可以打十个,岂会稀罕那身外之物。”



       贾五:“→_→ ”



       百骑们:“←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