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2章 工巧部

作品:《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马谡的门房已经卸任,原先的门房在春节前赶了回来,说是已经已经将父母和发妻接来了公安县居住。



       “幸得刘荆州庇佑,贱内生了个胖小子。”



       原先的门房脸色黝黑,但说起来这话脸上喜不自胜。



       虽然在马谡听来怪怪的吧,不过能分得一个味道不错的红鸡蛋,甚是不错。



       小口将红鸡蛋吃完,一抬眼刚好就看到孔明先生在对着他笑。



       马谡脸一红,边走边吃实在是有失风度。



       孔明笑呵呵招手过来给马谡分配了新的活计。



       “砍柴?”马谡迷惑中带着三分委屈。



       “并非单纯的砍柴。”孔明耐心解释:“给你十名壮士随行,将公安县周围草木伐来,按品类每样砍伐三十斤,运来县府我有大用。”



       这能有什么大用?春节县府要炖猪肉宴请乡里父老?



       满腹疑惑的马谡领命而去。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公安县府后面,孙乾再次唤来工匠。



       因为孔明如今已经正式将办公地点迁到了偏厅,其他的公房就暂时用不上了,刘备大手一挥:知晓了配方,咱也造纸!



       在孔明详细给刘备计算了一下左伯纸的成本和售价之后,在场没人不心动。



       一卷左伯皮纸几乎与一匹绢等价,价值千二百钱。



       但成本不过是在售价百八十钱的麻纸制作过程中,增加了桑皮这一原料。



       售价暴增十倍不止,真可谓是……



       “俺老张要有这手段还做什么屠户!”这是张飞的感叹。



       想到张将军言语孙乾也不由得面露微笑:



       随主公奔波十载,有了荆州基业本就让孙乾感觉如在梦中,如今更是天降光幕恩泽,更是让孙乾坚定了那个早就认定的想法:



       主公真乃汉之英雄也!



       “这是在做什么?”



       孙乾转身望去,行礼道:“刘先生刚回来?”



       “今年主公新取荆州,自是要赶上这春节庆贺。”刘琰笑道:“公祐,我俩乃十年旧识,说了多少次叫我威硕就好。”



       瞧着匠人正在将后院地面平整,那些低矮的屋舍旁也放好了锤子眼看要拆掉重新不知道盖什么,刘琰很是好奇:



       “主公可是要将此地重修,作为治所?”



       “非也。”孙乾摇头道:“主公看这里空地颇多,打算要在这里造纸。”



       “造纸?”刘琰仰头思索:“用作何用?”



       “卖钱。”



       想不明白就不想,刘琰转念问道:“主公呢?江东张家的好酒被我带回来几坛,主公定然喜欢!”



       “主公寻神医张仲景去了。”孙乾老老实实道。



       “张仲景?”刘琰懵然:“神医?”



       “神医!”孙乾点点头,很是确定。



       刘琰摸摸后脑勺,我也就离开公安县三個月而已,怎么仿佛过去了三年一般?



       夜晚诸葛家,用过饭之后照例让佣仆带三个孩子去玩耍,孔明和黄月英围着暖炉说一些体己话。



       “主公和我谈过了,过几日县里就要成立一个工巧部,依然由我掌管,我欲征辟你做工巧官。”



       孔明笑道:“你不是心疼那个左伯纸太贵么,咱们第一步就要要把这个左伯纸做出来。”



       “主公何处购买的秘方?”黄月英好奇道。



       “此事就说来话长了。”孔明想了想还是将自己从不离身的那个竹筒拿了过来,将里面誊抄的光幕抽取了最末几卷出来,并一一详细给黄月英说清楚了来龙去脉。



       昨日主公离开之前还是和孔明两个人私下商谈了一番,鉴于后世对于科技和工匠的重视,先在公安县成立一个工巧部,第一件事就是要复原左伯纸和光幕提到的印刷术。



       医工部同样也在筹备当中,称得上万事俱备就差张仲景了,光幕所说的蜀汉重臣接连病死让刘备心底蒙上一层阴霾。



       神异之事听得黄月英双目溢彩连连,但听到孔明自述最终可能因为积劳成疾死在了行军途中,时年五十四岁,又暗自垂泪。



       “夫君如此,妾身如何独活?”



       孔明长叹一声将月英拥入怀中:“我们定不会如此。”



       如此又说温言安慰一会儿黄月英暂时揭过此事,很快明白过来:



       “那上月的曲犁和圆车也是……”



       “没错。”



       “原来如此!”黄月英恍然大悟,脸上重新绽起笑容:



       “但夫君,工巧部还是不要设在县府为好,我给你看个东西。”



       说着黄月英起身拉着孔明一路穿过厅堂,来到后院一处小房间中。



       轻手轻脚点亮铜灯,孔明看到了眼前的场景:桌台上是一个仅一掌大小的圆车,它被安置在一个圆木削出的沟槽之中,圆车还通过曲柄等连着同样小小的石磨舂臼等东西。



       还未等孔明想明白,黄月英提起旁边的半桶水,将水小心的注入圆木沟槽中。



       水带动了圆车一圈圈转动,圆车带动木柄,木柄带动石磨和舂臼。



       孔明这等全才对工巧之术并不陌生,围着看了两圈就明白其中优点:



       “不需要任何人力驱动?”



       “不止如此……”孔明喃喃道:“假若将圆车扩大五倍,磨盘和舂臼也扩大至五倍大小,仅需三座就能满足整个公安县所需,而我等可以按次收费,即使仅收取市价七成……不不不,仅收取五成,便可让所有公安县黔首来此加工粮食!”



       “不不不,倘若仅仅收取一成二成乃至分文不取呢?”孔明焦急的在屋内打转,他能感觉到脑海中似乎有一扇门露出了一个缝隙,那个缝隙中透露着迷人的金色光芒。



       黄月英能看懂夫君的焦躁,便一同思考道:



       “如果仅收取一二成,县中鳏寡的压力岂不是能大大减轻?”



       “鳏寡可轻松维持生计……”孔明顺着思考:“劳作量便是被大大降低了。”



       “如果田中也有类似圆车之物能用水力耕作……”



       “黔首便可不用终年劳作。”黄月英似是也明白了:“衣食足,知礼节,大治之世便近在眼前了。”



       但很快黄月英就泼了一盆冷水:“想要如此遍布九州,需多少木料?又需多少工匠?”



       “而且水力生生不息,圆车关节处劳损非常快,如夫君所说扩大五倍大小……不,不消五倍,哪怕仅三倍,关节处木件可能仅能支撑半天。”



       “这些都需要耗费钱财无数,且圆车仅能用于水流较急处,九州之内能符合此等要求的又有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