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87章 落定

作品:《 少帅霸妻,强扭的瓜不甜也得甜

       夫人和盛远山在张家住了几日。



       张帅出殡,葬礼结束,张知和张林广因景夫人的去留问题,产生了争执。



       “把景家的人捏在手里,好过放虎归山。”张林广说。



       张知:“爹留下来的军队与部下,还在动荡中;北城政客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再树敌,你很愚蠢。”



       张林广不想被他激怒,忍着脾气:“景元钊己经在我们手上,难道你也要放了他回去?不放他,依旧树敌。”



       “不一样。景元钊是我们从七贝勒手里救回来的,我们有一万个借口留他。



       又把景夫人、盛远山接过来看了他,我们说他是‘客’,不管是舆论还是景家,都不会痛骂我们。



       爹临终前说让我们私下里接了景氏的人来,也是这个意思。扣住景夫人和盛远山,性质又不一样,会授人以柄。”



       张林广:“你自欺欺人,毫无用处。还是得有实在的人质在手。”



       “不行。我的人接了景夫人和盛远山来的,我得送他们回去。”张知道。



       他们兄弟俩各有心机,彼此防备,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m.quanzhifashi.com

       他们兄弟俩还不敢打起来,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筹码,他们不知道父亲到底放在谁手里的。



       况且,两个人只是意见不和,不是感情不和。



       他们是有感情的一母同胞亲兄弟。这份血缘、从小一起长大的牵绊,不会让他们闹到你死我活,至少现在还不会。



       张帅的头七,夫人和盛远山己经在北城住了十日,景家有一批军队集结到了长江边上。



       大总统府派人来张家说项。



       自然是徐朗。



       徐朗五旬年纪,清隽儒雅,看上去非常亲切和善。



       “目前不适合开战。你们和景氏开战,会波及大半国土。枪炮数量有限,大家都节省些。”徐朗说。



       张家的下属、幕僚们,同样很反对开战。



       时机没到。



       这个时候,景家要是打过来,他们承担风险,张家的风险更大。



       其他小军头,则是巴不得景家和张家打起来,他们可以趁机作乱,分一杯羹。



       送走徐朗,张林广私下里和弟弟商量:“现在怎么办?景家动了军队。”



       一次动军,哪怕不开战,军费也是巨大的。



       张家有没有必要,要把军队调到江边去对峙?



       张知:“我就说了,及早送景夫人和盛远山回去。”



       “送回去,难道这支军队就不会到江边吗?十几万人的军队,不是一下子调动的,景家早己做好了准备。”张林广道。



       景夫人和盛远山北上,尤其是景夫人,景督军就安排了军队做后盾。



       谁也不想拉断紧绷的线,可也不能全无防备。



       景家有钱,庞大军费说烧就敢烧了,他们会不会打一仗,捞点本钱回去?



       张林广头疼欲裂。



       张知:“我送景夫人和盛远山,顺便过江去聊一聊。”



       张林广愕然:“你去了就回不来。”



       “我回不来,你就派军和景氏打。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就必然要先打一战,才能安稳。”张知道。



       张林广:“……你这个莽夫!”



       最后,还是照张知的办法做了。



       张家依旧扣下景元钊、颜心,只送夫人和盛远山回去。



       张知带了五百人的卫队,护送过江。



       景督军亲自带军过来的。



       彼此见面,说了几句场面话,张知感谢景家送的帛礼。



       “我儿子呢?”景督军问。



       张知:“少帅的腿受了伤,军医叮嘱不宜挪动,否则无法痊愈。我们留他在帅府养伤。”



       景督军:“荒唐,用不着在你们帅府养。”



       张知笑了笑:“我们是想留他养病。不过,我们会像当初对景二少那样,给他贵客待遇,督军放心。”



       景督军脸沉如锅底:“我若不答应呢?”



       “您不答应的话,这批军队恐怕人数不够,您再回去多调些人马来。”张知道。



       他对这件事很强势。



       张家一定要景元钊做人质,来换取景氏的“和平态度”,两家要签署一个协议。



       结盟军依旧保持,两家都不拆军;张帅死了,景家是占据上风的,所以张家需要一张保证书。



       景元钊就是那张保证书。



       “……景少帅不是我们抓的,是我们将他从保皇党手里救了回来。如果没有这一节,我们也不会多此一举。如今还请督军宽容。”张知道。



       这天下午,督军放张知和他的人过江回去。



       张知很冷静和他交流。回来时,副官帮衬他更衣,才发现他军装的后背都湿透了。



       谁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景氏与张氏要重新商议一个章程,结盟的协议书也要更改。



       根据张、景协议,少帅景元钊留在张帅府做客“两年”。



       这个协议被公开,从张帅府到北城的政界各势力,都松了一口气。



       这就意味着,这两年不用承受大战争。



       督军和夫人在江边站了很久。



       他一首牢牢握住夫人的手,拂面潮湿的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有半头白发了。



       “……我真怕张家孩子们犯浑,扣住你。”督军握紧夫人的手。



       夫人只是笑了笑:“不会,没到那时候。”



       能否打仗、时机是否成熟,其实不管是张家还是景家,心里都有一本账。



       夫人知道此刻不会开战,张家也知道。



       两家都没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就不会冒风险的。



       “我依旧提心吊胆。”督军道。



       夫人安抚着,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手背。



       “阿钊怎样?”督军问。



       夫人:“腿废了。”



       督军狠狠闭了闭眼:“他怪不怪我?我没有去看他。”



       “他知道轻重,不是毛头小子。这个时候,你怎么可能去看他?”夫人道。



       又说,“万幸他还活着。珠珠儿在他身边,她会照顾他的。珠珠儿跟我说,阿钊的腿能治好。”



       督军猛然转过脸:“真的?”



       夫人点头:“珠珠儿这么讲的。您也知道,她是个神医。”



       督军:“那真是祖宗保佑,幸好珠珠儿在。”



       “幸好她当时没出国。”夫人却说。



       督军脸上,一阵尴尬。



       “阿蕴,我当时……”



       “督军,这件事您办得不对。”夫人脸色微冷,“她小心翼翼在阿钊身边,无名无分的,你不知道我多心疼。”



       督军讪讪:“都是我的错。”



       夫人叹了口气,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