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黄泉愈伤,抬尸上陵

作品:《 我有一卷度人经

       “先帝传法?”



       余琛眉头一皱。



       不归陵上,因为虞幼鱼的出现,那么一搅和。



       余琛也没吐纳和睡觉的心思了,干脆就和文圣喝了两盅。



       酒饭之间,一人一鬼说了不少。



       其中便谈到了那当朝圣上,启元帝。



       据文圣老头儿说,以前的启元帝霸道得很,那叫一个说一不二。



       但因为后来某次祭祖,启元帝大病一场,恢复过来后就站在这个模样了。



       看起来昏庸无能,但却稳坐云端,俯瞰底下衮衮诸公争夺得不可开交。



       而对于他发生这般变化的原因,陛下那是闭口不谈。



       唯一一点儿消息,还是从某位侍寝的贵妃口中传出来的。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说是陛下有次喝醉了,自个儿在那儿说起来,是在祭祖之时,进入一个神秘屋子,见到了先皇。



       先皇和他下了一盘棋,又问他如今朝廷如何,启元帝如数答之。



       结果先皇反手给他俩脑瓜曾儿,告诉他。



       ——皇帝,不是这么当滴!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晓得了。



       启元帝一改从前的作风,每天上朝就坐在那皇座上,听底下的满朝文武扯壳子,也不插一句嘴。



       大臣们说啥,就是啥,都有道理,朕都照办。



       这一开始吧,大伙儿还高兴得很!



       但后来,发现不对味儿了。



       这毕竟大臣也是人,想法自是不同,先前因为启元帝的高压而报团取暖,但启元帝啥也不管后,大臣之间自个儿就先出问题了。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意见,大伙儿都是官,凭啥我要让着你?



       就这样,大臣之间逐渐分成两派,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明争暗斗,使各种绊子。



       而当某一派显得弱势了以后,启元帝就会偏向那一派,让两个派系重归平衡。



       ——就像当初域外邪修入侵那段时间,文圣老头儿和宋相一派几乎全力压制了国师一派。



       后来文圣老头儿就携宝潜逃,被圣旨杀了。



       你说这其中是国师忽悠的成分大,还是皇帝想要削弱文圣一系的成分大,那就见仁见智了。



       “人鬼殊途,若真是先皇,魂魄怕是早就消散于天地之间了。”



       余琛不晓得皇帝的变化是因为啥,但对于什么先皇传法的说法,嗤之以鼻。



       “谁知晓呢?”文圣老头儿摊了摊手,一口酒饮尽,打了个招呼,转身回阴曹地府去了。



       余琛想了想,也取出度人经,去那黄泉河畔,用净水葫芦取取了些黄泉水方才回来。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



       “啊啊啊!!!”



       一大早,睡眼惺忪的石头,是被这高低起伏的娇媚女声吵醒了的。



       甜得腻人,让人心头酥麻。



       仔细一听,那声音是从余琛房里传来的。



       哪怕石头再傻,大概也晓得是发生了啥事儿。



       脸上一红,当即暗骂一声妖女,才出门去了。



       而余琛的房间里,虞幼鱼乖乖巧巧地盘膝坐在地上。



       只看余琛站着,手里边儿拿着净水葫芦,将黄泉水沿着虞幼鱼的脖子倒进她身子里边儿。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



       因为余琛想着这会儿虞幼鱼已经被度人经敕封,是自己人了,当然想让她早点儿恢复境界修为。



       所以昨儿晚上特意去了趟黄泉河畔,取来黄泉水。



       毕竟那黄泉水本就是由最菁纯的阴死之气凝结而成,自然是天地之间最适合虞幼鱼恢复伤势的良药。



       今儿一早,他就喊来虞幼鱼,说要帮她恢复伤势。



       而这阎魔圣女见了黄泉水,直接是眼睛都直了,好似那酒鬼见了绝世美酒一般,也不油嘴滑舌了,乖乖巧巧坐了下来。



       但就在余琛把黄泉水往她身子里倒的时候,不晓得是不是如此菁纯的阴死之气让虞幼鱼太过舒服,不由自主就发出了那般惹得人误会的声音。



       气得余琛差点儿把净水葫芦都塞她脖子里去。



       最后啪啪两巴掌拍在她身上后,这妖女终于才消停下来。



       而净水葫芦里的黄泉水,还剩下很多。



       按虞幼鱼自个儿的说法,虽说黄泉水里那菁纯的阴死之气是大补,但毕竟月满则亏,倘若一次性吸收太多,她自个儿身子也受不了。



       所以只能循序渐进。



       余琛了然,这才收起葫芦,点了点头。



       这妖女吸收了那些黄泉水后,容光焕发,通体红润,嫣然一笑后化作一道黑烟儿钻进了地底。



       余琛长吐出一口浊气,这会儿又正好听得屋外有说话与掘土之声,便推门一看。



       就见几个穿殡葬司敛官儿衣裳的男人,抬着具尸体上山来了。



       所谓敛官,就是搬尸人,只不过人家是有朝廷正式编制的,薪酬也不是金陵的收尸人能比拟的。



       这余琛一推开门,几个敛官已经把尸体给埋下去了,都客气地跟余琛打招呼。



       ——这些朝廷底层的官吏,消息那都是通的。



       七皇子仁德王的一个门客在不归陵上看坟的事儿,他们早就晓得了。



       但也不觉得奇怪。



       毕竟这些个被两者皇子招揽成门客的都是些奇人异士。



       而这里的奇,并非单单指他们拥有什么奇异手段,更是这些家伙一个个的都不是啥正常人。



       就像大皇子周钰的一个门客,那是出了名的爱狐,让大殿下特意在城外给他搭了个院子,里边儿养着数百只各种样式儿的狐狸。



       甚至有人听说,那狐狸还会变成人哩!



       这样一来,余琛喜欢在这不归陵上跟尸体待一起,似乎也就没什么难以理解了。



       “守陵大人,这日子可是滋润啊!”



       一来二去,余琛和几个敛官熟悉了以后吧,几个精壮汉子也听闻了方才虞幼鱼那放肆的声音,一个劲儿挤眉弄眼,“也不得不说,守陵大人果真是艺高人胆大,要是换了咱们这般凡夫俗子,在这死人堆里可支棱不起来!”



       余琛:“……”



       他晓得这几个敛官儿误会了,但偏偏他还没法儿解释。



       怎么说?



       说不归陵上有个无头的流氓女人?



       算了吧。



       于是,唠了几句家常,送走了那几个敛官儿以后,余琛才看向他们新立起的墓碑来。



       上面还写着字儿。



       大概是说一个老头儿的墓,唤作王俞涛,乃是玄武城永德坊清河街人士。



       而立碑人正是那几个敛官儿的其中一个,足以看出这老头儿应该是没什么亲眷的。



       余琛朝坟头招了招手。



       一条脚不沾地儿的苍老的鬼魂,戴个毡帽,传个长衫儿,揣着手,就跟着他进了屋子。



       ——未遂之愿。



       这还是余琛来到这不归陵上以后,第一具被敛官儿搬上来的留下了未遂之愿的尸首。



       房里,余琛拉开度人经,金光大放之间,那鬼魂就被摄进去了阴曹地府,来到黄泉河畔。



       茫茫迷雾里,那老头儿的鬼魂佝偻,手踹在袖子里,脖子上还有一道深深的勒痕。



       余琛这一看就晓得,应该是吊死的。



       老头儿鬼魂的嘴里,还在不停喃喃。



       “此恨难消……此恨难消……杀人偿命……杀人偿命啊……”



       与此同时,老头儿的走马灯也在余琛面前闪过。



       且说这老头儿名儿叫王俞涛,玄武城永德坊人士,有个贤惠妻子,有个乖巧女儿。



       日子虽不说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美满。



       可一切,都在半把个月前,变了。



       说这王俞涛和他媳妇儿,称得上青梅竹马,最后走到一起,喜结连理。



       但这个过程中吧,还有个人,是他和他老婆小时候的玩伴,叫李春,这人同时是他老婆的追求者,死缠烂打了好些年。



       直到他和他老婆喜结连理,这李春好像是受了刺激,就此消失不见,没了踪影。



       直到二十来年后,王俞涛方才第二次见到了李春。



       只不过这会儿,李春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虎背熊腰的男人,而是变得阴不阴,阳不阳,说话都翘起兰花指捂着嘴!



       王俞涛和他妻子这才明白,李春这些年竟是进宫当了太监,听说还伺候过大皇子,混得不错。



       这故人相见,自然高兴得很,两口子拉着李春好好吃了一顿。



       哪儿知,这二十几年的深宫生涯,早就让李春心里扭曲变态了去。



       见曾经未得之人这般幸福美满,这太监心里却是恨急。



       第二天,佯请王俞涛妻子和女儿进皇城游玩,说自个儿有关系,能带他们进皇城去玩儿。



       王俞涛一家当时并没有什么察觉,只觉得是故人好意,也就同意了。



       可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直到半个月后,两具尸首被李春的人送到王俞涛家门口,说是俩人受了恶疾,死在了宫里。



       王俞涛一看,且见那两具尸首浑身上下布满鞭痕,各处还被穿了细细的铁环,身上还被烙上各种各样的腌臜之言……其凄惨之状,难以赘述。



       ——正是王俞涛那跟着李春去皇城“玩儿”的妻子和女儿。



       见了这幕,王俞涛那是差点儿直接一口气儿背过去。



       又悲又怒,当即报官!



       可官玄武城官府拿那皇城里边儿的人有办法?



       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王俞涛悲痛之下,只觉绝望无力,痛苦异常,索性在一次醉酒后,三尺白绫,一走了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