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五章:讲经

作品:《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众修服丹,效果各不相同。



       劫境仙神,位列九阶,纵服极品仙丹,得了不少好处,也不会有太多表现,依旧稳居上座。



       其后的大乘修士也相差无几,虽得上品仙丹助益,但终未就地突破,还是稳坐席间。



       只有大乘之下,返虚合体,金丹元婴等低阶修士,丹药助益修为大涨,使得不少人起身离席,赶到山外进境渡劫。



       一时之间,雷霆之声接连,轰动万寿周边,久久不见平息。



       许阳却不在意,坐在主位之上,与一众劫境仙神谈笑风生。



       如此这般,不知多久,一干修士渡劫而归,余下众人也将丹元化消,齐齐起身,大礼做拜。



       “大仙助道之恩,我等永世不忘!”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粉身碎骨,九死不悔!”



       众人躬行大礼,感激之情,难以言说。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诸位不必多礼。”



       许阳一笑,虚手扶起众人,随后又看左右:“又到讲经说法,互通有无之时,贫道此番进境,略有所得,因此献丑于前,有何不善之处,还请诸位道友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



       “帝君过谦了。”



       “地仙界谁人不知,镇元道友功参造化,学究天人,大乘之时便得道法真意,如今晋入劫境,更是百尺竿头。”



       “反观我等,虽然早入劫境,但却蹉跎岁月,远不能及也!”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地主这般谦虚,众人自也不吝赞誉。



       但赞誉归赞誉,心中却无多少波澜,南海龙君与泰山阎罗等更是如此。



       这并非恩怨作祟,而是他们修为高深,普遍都在三劫之上,于劫境之中已属中流。



       这等人物,不说开创一道,也有独特见解,对这讲经说法,自不怎么看重。



       毕竟,许阳说到底只是一位新晋劫仙,虽凭天工造法与九仪轩辕之力堪比真仙,但战力是战力,道果是道果。



       除非他愿意将那天工造法,还有那九仪轩辕圣道之法展出,否则这论道环节,对他们这些高劫仙神来说,根本没有多少吸引力。



       但他可能将这两大法门公之于众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一干高阶劫仙,对这论道之事,兴趣平平,不太上心。



       只有一干新晋劫仙,还有劫境之下的众修,眼光大亮,尽是期待。



       “大仙慷慨,造福修界,功德无量!”



       下座众修,又行大礼做拜。



       许阳一笑,虚手扶起众人:“贫道以阴阳五行为本,便从这阴阳五行之道讲起,由浅入深,诸位共鉴!”



       说罢,便在众人瞩目之下,娓娓叙述开来,虽无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等异象,但胜在由浅入深,沉稳扎实,阴阳五行之道,更是适用全面,令在座众人皆有所获,极少见搔耳挠腮之景。



       见此一幕,一干高阶劫仙,眼中亦是异彩连连。



       “传闻不虚,这位万道尊主,当真颇善教化之道!”



       “万道学宫,万道学宫,这学之一字,当真巧妙。”



       “诸法百艺,无一不精,种养为基,丹鼎成业,又有那天工造法斗战应劫,再加上这等教化手段,传法授业之能,这学宫之势,谁人能挡?”



       “只要这位万道尊主不遭厄难,万道学宫必能稳立南瞻,日后不说压过佛门天庭,也是并驾齐驱,分庭抗礼!”



       “如此,那大慈菩萨与瑶池宫主的来意……”



       众仙在旁,听这道法之声,眼神变幻不断,思绪更是万千。



       如此这般,五庄观中,道法声声不知年,转眼便是十载春秋。



       十年后,讲道之声骤停,使得众人如梦初醒,一阵怅然若失。



       “大仙……”



       众人抬首,迎上许阳目光,一时欲言又止。



       许阳轻笑:“大道玄真,诸位可有所获?”



       “获益无穷!”



       众修起身,又是一拜:“多谢大仙,授业解惑。”



       话语之中,感激难言。



       十年讲道,授业解惑,一干劫境仙真不说,百万低阶修士,可谓受益无穷,不少服用灵丹,未得突破之人,在这席间顿悟,鱼跃龙门。



       以至如今,讲道骤止,让人怅然若失,却又不好多言。



       许阳一笑,转过目光,看向位于中流的大乘合体之人:“讲经说法,由浅入深,如今浅处讲完,便该由深而去了,诸位细听才是!”



       “这……”



       此话一出,众修皆怔,随后惊喜回神:“我等洗耳恭听!”



       许阳一笑,也不多言,只将道法细讲开来。



       一众修士,更是庄重,不敢有半分怠慢。



       全神贯注之下,只见道主高居于上宣讲,妙演三乘,精微万法,一时讲道,一时说禅,一时又转儒法学说,各人各听,各不相同,全神贯注又莫名恍惚,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如此这般……



       “哗!”



       一名合体修士,猛然站起身躯,如梦初醒,看向周边,只见一众同道如痴如醉,唯有自身错愕惊醒,心血来潮难以自制。



       “我……悟了!?”



       一声喃喃,恍然大悟,随即起身向外而去,结果刚出观门,便见漫天雷动,不少修士劫中归返,不顾身上狼狈,又要赶回观中听讲。



       “这位道友!”



       见此,他当即拦住一人:“何年何月了?”



       “我怎知晓?”



       被拦之人摇了摇头,随即绕入观中,半点不愿纠缠。



       “观中不知年啊!”



       那人见此,却是一笑,大步向外而去,引来漫漫殃云。



       ……



       “三十载,春秋去!”



       五庄观中,许阳轻笑,止住讲道之声,看向下座众修:“诸位可有所获?”



       “大仙妙法真传,我等受用无穷!”



       众修起身,又是大礼做拜,感激之情更难言表。



       此一讲,三十余年,道法深入,不知令多少修士突破,化神破返虚,返虚晋合体,其中佼佼者,更是大破天人之关,凝就仙力,入境大乘。



       丹元之会,至此已历四十余年,但一切却恍如昨日,没有半点岁月感受。



       众修如梦初醒,又见许阳轻笑,转向劫境众仙:“贫道新得一法,名曰九天玄经,乃是太清法传,阴阳造化之道,诸位可愿与吾同参?”



       “九天玄经?”



       “太清法传?”



       “阴阳造化之道?”



       众仙眼神一凝,皆见奇异。



       妙演三乘教,微精万法传,听道四十余载,他们虽不似低阶修士那般受用无穷,但也获益良多。



       不得不承认,这位万道尊主,确是功参造化,学究天人,那真仙之力不止由天工造法与九仪轩辕而成,自身大道功果,同样不可忽视。



       但如此都还未尽,又要讲什么九天玄经?



       九天玄经,什么九天玄经?



       地仙界中,有此法门?



       还是太清法传,为何从未听过?



       众仙心中,惊疑不定,但也不好反驳:“道友不吝法传,我等怎能不愿?”



       “哈!”



       许阳一笑,也不多言,直接宣讲开来。



       “道出於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味,淡然以虚无为宗,自然为生,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有无极之功,无表无里,亦无上下,无有前后,先天地而生,其要妙广远弥漫,不可得名,故字之曰道,合则为元气,散则天地,天地三千六百亿万岁一合会,数穷於三五七九,而天地寿尽……”



       道法宣讲,正是太玄之经,立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诸多异象现于丹元之会。



       众仙一怔,随即惊醒,忙忙转眼望去,只见道君高居于上,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字字真言,句句玄理,岂是一妙能诠?



       九天玄经,九天玄经,太清嫡传之法,峨眉根本之功,可入天仙的大道法门。



       地仙界中,虽有上古遗留,不乏通天之法,但或多或少都有残缺。



       如九天玄经这般,传承完整,直入天仙的法门,不能说没有,但绝对罕见,收于各大仙神门户之中,乃道统不传之秘。



       但如今……



       一干劫仙,满面错愕,随即惊醒回神,端正坐好,细细倾听,就连大慈菩萨这位八劫佛尊,都是面目凝重,不敢分神。



       她为佛门菩萨,凭慈悲之心,修造化之道,这以阴阳造化之理为本的九天玄经,对她已不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般简单,甚至可转根本,化佛为道!



       她虽然无此念头,但如何都不会排斥这等天仙妙法。



       八劫佛尊,尚且如此,其余人等就更不用说,再无此前轻慢之心。



       许阳看在眼中,不做点破,只讲道法真经。



       九天玄经,这门天仙道法,落入他手已有一千余年。



       这一千多年来,许阳几大分身,神武许青阳,道法李留仙,还有地仙镇元子,以及现世本尊,蓝星乾进,都在钻研此法,助长自身。



       但不得不说,这天仙法门,实在太过玄奥,他又不是任白眉那等天纵奇才,短短一千余年,成果实在有限,也就是助他将丹法造诣提到八阶,符法阵法将近突破而已,那心心念念的一气化三清之法,两仪微尘之阵,还有先天一炁太清神符,根本不见头绪。



       事实上,就是任白眉这等震铄古今,天资绝世的奇才,修炼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也用了极大功夫,数万年苦功,海量心血投入,才得器阵双绝,剑道无伦,两仪微尘,一气太清等功果。



       许阳没有任白眉那样的天资,也没有任白眉那样的时间,地仙界的通天之争,蓝星世界的天魔之患,全都迫在眉睫,逼迫他尽快提升实力。



       天资不够,时间不多,如何是好?



       唯有开挂!



       千年苦功,许阳将九天玄经所得,兜率真敕所获,融入道经之中,改为自身法传,在这丹元会上放出,传给天下修士与一干劫境仙神。



       如此一来,便可凭借道法技能,道经之主的效果,还有教师技能的一系列特性,让这些劫境仙神成为他的“修炼挂件”,帮助他修炼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



       说到这里,许阳不得不再赞叹一声,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的玄妙。



       这等大道真法,无形无相,不拘一格,与他《道经》相融,也是畅通无阻,不像重修一门功法,反倒像将一名功法的品阶提升,化腐朽为神奇。



       其中原因,便是道有不同,众生所见,皆为真理,只看如何领悟罢了。



       许阳凭这九天玄经,将自身《道经》升级,可称为《九天道玄真经》



       同样道理,任白眉所修的九天玄经,也可用九天剑经,太清道典等别称。



       这就是这门太清妙法,天仙传承的玄妙之处。



       一万个修者眼中,有一万部九天玄经,部部皆真,尽通大道,只看你有没有那个悟性将之修成。



       许阳的资质略有不足,但将《九天玄经》改为《九天道玄真经》之后,“道经之主”的特性效果便可发挥,以众生之力,助自身修行。



       所以,对这天仙法门,许阳没有任何吝啬,直接在这丹元会上宣讲开来。



       如此这般,道经宣讲,众修皆醉。



       上到劫境,下到大乘,皆在妙法之中,见得大道玄真。



       可惜大乘之下,却是晦涩难明,眼看道主讲道,天花乱讲,地涌金莲,众位仙真皆浸其中,自己却一窍不通,不由急得抓耳挠腮。



       但也有少数气运之人,天资悟性高绝者,悟得几分玄妙,一时笑逐颜开。



       如此这般,道法声声不知年,又是数十春秋去。



       六十年后,五庄观中。



       “妙哉!!!”



       一道欣然而起,周身仙气奔流,直接纵身飞去,冲入高天之中。



       正是……



       “紫阳真人?”



       “这……!”



       一干难悟真经玄妙,只得枯坐观中的低阶修士,望着纵入九霄的紫阳真人,不由惊呼出声。



       紫阳真人,南瞻真修,成名已有数万年之久,乃是南瞻大乘之中辈分最老之人,不论修为,单论资历,还在不少劫境仙神之上。



       但奈何,修行之路,达者为先,纵然年岁不小,资历极高,但大乘就是大乘,方才迎客之时,面对劫境仙神,只能以晚辈自称。



       但如今……



       “轰隆隆!”



       殃云漫漫,雷霆轰轰,天劫漩涡之中,一轮紫阳大放,欲证长生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