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87章 她,搞事易储

作品:《 轩辕凤燃轩辕阿宝

       虽然温贵妃提醒了阿宝,最近莫要接近关雎宫。



       但阿宝无法置之不理,作壁上观。



       傍晚时分,借着送稷首山佛珠手串,阿宝进了关雎宫。



       很意外的,慧敏长公主竟也在。



       两位锦绣华服的美妇人,正卷着袖子誊抄佛经。



       见状,阿宝一边嘱咐绿琅把燕窝莲子羹盛上,一边亦撸起袖子提笔,帮着温贵妃一道抄经。



       片刻之内,关雎宫中竟只有刷刷笔声。



       阿宝着实担心,终究是忍不住,“母妃,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怀疑本宫动的手?”



       温贵妃头也没抬,语气很是冷淡地问。



       一听这话,阿宝立刻亲昵挽住温贵妃的手臂,“知母莫若女。儿臣知道母妃您若真想除掉李嘉妃腹中的胎儿,早便动了手。”

m.quanzhifashi.com

       一旁的慧敏长公主接了绿琅盛好送上的燕窝莲子羹,笑道:“皇嫂也别吓唬阿宝了,便解释解释吧。要不,我这乖侄女要担心坏了。”



       原本假装一脸严肃的温贵妃,终是忍不住,一脸嫌弃地嘲讽:“明知冷宫周围有御林禁卫和皇帝亲卫暗守,本宫却设局毒害李嘉妃和她腹中皇嗣?本宫的脑子没进水。”



       一听最后这句话,阿宝被逗笑,扶额:“……”



       而温贵妃瞧着担心跑来探望的女儿,心里暖意融融。



       温贵妃笑道:“其实,早在你出发前往稷首山礼佛的时候,母妃便发现那小厨娘有问题。之后顺藤摸瓜,又发现纯妃主动联系了李嘉妃,欲帮李嘉妃从冷宫出来,重新夺宠复位。”



       “母妃本打算将计就计,按兵不动,引蛇出洞。”



       话到此处,温贵妃的笑意带上一丝郁闷:“不曾想,李嘉妃竟敢用她腹中胎儿做局。”



       “也不怕有个好歹,真的毒伤腹中胎儿。”



       “皇嫂总是以为人人都有慈母心肠。”慧敏长公主轻笑。



       闻言,阿宝若有所思地看向慧敏长公主。



       这时,慧敏长公主语重心长道:“李嘉妃和那些朝臣,要的只是一个皇子。”



       “至于将来,这个皇子是聪明还是愚笨?不重要。甚至,一个愚笨的皇子更好,更易于他们掌控。”



       这句话里的意思,阿宝当然清楚。



       一个愚笨幼主,只会任由朝臣捏扁搓圆。



       但,她的皇姑母,今日欲言又止,神色间似有异样。



       阿宝不由试探:“皇姑母可是听说了什么?”



       慧敏长公主有所犹豫。



       但想起阿宝是她看着长大的,最终,慧敏长公主还是若有所思的,选择提醒。



       “近来,有朝臣暗中提起了文赢女帝的二子夺嫡。”



       “似是要用此事做文章,易储。”



       一提文赢嫡争,阿宝便明白了。



       数百年前,女帝的长子、嫡子,生父不同。



       是以,二子身后的显赫父族,都想拥戴自家血脉登基。



       争权夺储的死战,卷入了女帝的所有子女,以及大启最有权势名望的家族,血流成河,白骨堆山,异常的惨烈血腥。



       这本是自古以来的争权夺嫡,避无可避。



       但却被说成是女帝登基的天谴。



       太过荒谬,阿宝心口堵得慌。



       她清楚,支持李嘉妃腹中皇嗣的那些朝臣们重提文赢女帝,意思是盘算着提醒老皇帝,哪怕是奠定大启锦绣江山的文赢女帝,亦出了二子夺嫡的惨祸,差点毁掉大启根基。



       若是她登基为帝,必定重演文赢嫡争。



       沉默半晌,关雎宫冷然如冰窖。



       而打破沉默的是,阿宝一声冷然轻笑。



       “但,文赢嫡争是女帝亲手平定。女帝选中的东宫储君,也就是后来的孝景帝,更是开创了大启的仁景盛世。”



       朝臣可以说她任何不足之处,但女帝登基以致嫡争,太荒谬。



       越想,阿宝越是面冷如霜,冷然嘲讽。



       哪个朝臣想的蠢主意?



       他们难道忘了?



       先皇在位的时候,老皇帝弑兄杀弟才得以登基。



       而老皇帝的五个皇子,她的五个皇兄,为了储君之位,死的一个都没剩下。



       转念一想,蓦地,阿宝心中不解。



       将得皇子,易储之心,老皇帝已是昭然若揭。



       为何李嘉妃身后的那些朝臣,还要说出‘女帝登基以致嫡争’这种荒谬可笑的话?



       这一番黔驴技穷的算计,倒像是老皇帝并无易储之心。



       所以,那些朝臣,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