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捡个男人

作品:《 叶娇李策

       朝堂的气氛终于松快了些。



       肃然站立的朝臣,趁着这个机会揉揉腿,扭扭肩,甚至偷偷伸一个不那么明显的懒腰。



       宋守节把这件事娓娓道来。



       讲到突厥可汗被刺,皇帝面露讥讽,却也有点不安。



       讲到基克部抢亲,皇帝有些愠怒。



       “大唐公主,是他一个窝棚大的小部落,也有资格求娶的吗?”皇帝病体刚愈,说话中气不足,却很响亮。



       “所以,”宋守节道,“送嫁使团正使,鸿胪寺卿严从铮,不辱使命,力拒基克部抢亲,把弘宜公主安全带回。”



       “他们竟肯?”有朝臣好奇问。



       突厥战事失利后,来大唐求娶公主,数月才得允准。



       宋守节扬眉道:“自然不肯,幸好严寺卿手握圣上赐婚诏书,便是师出有名,他们如何敢挡?”



       皇帝却有些疑惑,他仔细回忆,道:“朕当初的确有心赐婚,但也没有勉强他们。他二人那时轮番拒绝,奇怪得很。”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会不会……”有官员道,“严寺卿只是借诏书带回公主,没有要娶的意思啊?”



       皇帝顿时恼了。



       “朕的诏书,是他想用就用,想扔就扔的?我大唐朝廷一言九鼎,他鸿胪寺卿也不该食言而肥。他说要娶,那便给朕老老实实地娶!朕没有那个闲心,看他们两个你来我往,蹴鞠般把婚事踢来踢去。”



       这一通训斥让朝臣顿时噤声,高福稳步上前,为皇帝呈上茶水。皇帝呷了一口,面色稍缓。



       礼部官员这才敢伸出头,询问宋守节:“那么……弘宜公主的嫁妆……”



       “带回来了!”宋守节笑起来,“就在路上,等回到京城,点算清楚,交还礼部。”



       礼部官员点着头,想起自己的库房里还堆着突厥的聘礼,顿时乐了。



       “圣上,微臣想加盖几间库房。”



       “盖什么库房?”皇帝有些没好气,“舒文嫁给严从铮,便无需陪嫁吗?她肯只身一人,为朝廷远嫁突厥。如今虽然婚事未成,那些嫁妆,朕也要赏给她。”



       不光赏她,也该赏赐长公主才好。



       先太子李璋趁皇帝昏迷,潦草地把舒文嫁了。长公主顾全大局没有生事,让皇帝心生感激。



       几个孩子不争气,倒是这个嫡亲的妹妹,知道体恤朝廷。



       赵王李璟带着内侍刘振,把赏赐送进长公主府。



       刘振是长公主推荐给李璟的,一路都在恭维李璟最得圣心。



       李璟只淡淡点头,神色复杂。



       若是以前,他也信自己是最受父皇母后宠爱的孩子。如今看来,一切都不重要了。



       皇家的父母亲情,抵不过权力带来的掠夺和猜忌。



       他能这么安安稳稳地活着,便已知足。



       公主府有好闻的香味,仔细辨别,还像点过蜡烛,烧过纸钱。



       “明日才祭灶啊,”李璟问,“这是烧什么?”



       刘振小心地看看左右,道:“今日是……那人的忌日。”



       李璟这才想起来,顿时神色黯然叹了口气,道:“姑母还记得啊?”



       “长公主殿下愧疚,以前驸马爷在时,也是任她今日祭奠的。”



       “其实,那也不是姑母的错,有何好愧疚的?”李璟叹了一声,心内唏嘘。



       当初长公主李娴雅年少未嫁,喜欢的,是位军中的少年将军。



       他身份卑微,却累建战功。壮行宴上他们一见倾心,待将士凯旋,他把夹着书信的木箭矢,射入李娴雅马车。



       他们自然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但是这桩婚事,太后没有答应。



       听说那少年将军,是外室子。



       也听说那少年将军,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敢殴打皇族。



       总之最后,一夜之间,他的宅院被夷为平地,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李娴雅求告无门,束手无策之下,安葬那人,然后嫁给了探花郎舒子昌。



       他们很快产下一女,李娴雅不愿意再生养,舒子昌也便由着她,只是再纳了妾室。



       舒子昌死后,李娴雅也尽力养着妾室生的孩子,又送舒文出嫁,如今更是帮助皇帝打理朝事,很是繁忙。



       想到这里,李璟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听李策的话。



       “姑母,”见到长公主,李璟说明来意,便突然拍了一下脑门,似乍然想起了什么,道,“进出宫禁的凭信,我忘了来拿了。”



       他的演技不太好,逗笑了李娴雅。



       “无需你拍脑门,我也是要还给你的。”



       李娴雅说着起身,取出凭信交给李璟,又道:“这个是无需核对,可自由出入的。我那枚鱼符,你也要收走吗?”



       当时情况紧急,圣上给长公主的凭信无需核对。但是鱼符需要内廷取出“底根”,勘合后才能放行。



       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皇室宗族,都有鱼符。



       李璟若收走这个,就有些难看了。



       “侄子怎么敢收?”李璟嘿嘿地笑,道,“就算姑母宽宏大量,舒文也要把我打一顿。”



       提起舒文,他又夸了一阵严从铮,唯恐长公主看不上对方。



       突厥可汗和鸿胪寺卿,似乎身份差距有些大。



       “严寺卿好,我早就知道。”长公主含笑道,“只要女儿能留在身边,即便她嫁给平头百姓,又如何呢?”



       她说得恳切,李璟抚了一下掌道:“等妹妹回来,我和锦儿,给她添妆,再去吃一杯喜酒。”



       “不知他们走到哪儿了。”长公主挂念道。



       “还在河北道吧,”李璟推算着时辰,“因为带着嫁妆,车队有些慢。”



       这么看来,或许年节赶不回来了。



       李璟告辞离开,留下神情复杂的长公主。



       “也好。”她看着皇帝送来的恩赏,脸上波澜不惊。



       那是价值千金的蜀锦,很适合缝制轻柔的舞衣。而她发福的腰身和当年跪伤的膝盖,已跳不了胡旋舞了。



       河北道大雪纷飞,车队在驿站歇两日,走一日,距离年节越来越近,却赶不回去了。



       朝廷传来消息,皇帝再次准了舒文和严从铮的婚事,让太常寺择个吉日,安排成婚。



       舒文和严从铮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



       “等回了京,”舒文咬了咬嘴唇,道,“劳烦严寺卿到皇帝面前磕头,求他免了这桩婚事吧。”



       严从铮站在舒文面前,含笑看着她的脸,道:“下官不去。”



       这几个字说得缓慢又坚定,像在嚼着什么好吃的点心。



       “你——”舒文气极,抬手便推了他一把。



       然而严从铮的身体很结实,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舒文反而晃晃悠悠,差点跌进他怀里。



       等站稳了脚,舒文恼怒道:“你为何不去?都是你,带着我逃命就好,偏要拿出赐婚诏书,惹下这么大的乱子。”



       “我带了它很久,”严从铮道,“终于能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有多久?”舒文仍在生气。



       严从铮想了想。



       过往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渐渐远离的梦。他曾经想要一死了之,可后来世事变幻,上天眷顾,竟让他走到此处。



       “我那时从京城离开,只带了这封诏书,和一些书籍,”他回忆道,“后来北上同突厥作战,诏书也带在身边。有一次染了血,我用棉团擦了很久,才擦干净。再后来回京,也一直带着。这么费力,当然要用一用。”



       舒文哼了一声,道:“带着做什么?”



       “带着想,”严从铮扶着驿站二楼的栏杆,抬头去看外面的雪,掩饰内心的悸动,温声道,“想我是不是太蠢,失去了什么,错过了什么,还配不配得到什么。”



       舒文的手下意识按了按自己剧烈跳动的胸口,飞快道:“我不信!”



       她说着转身,像一只逃脱猎人的兔子,瞬间钻回房间,“咚”地一声关上门。



       严从铮有些错愕地笑了。



       “你怕了?”他扬声问。



       “本公主天不怕地不怕!”舒文在屋里大声喊。



       严从铮便继续问:“山里的野狼也不怕吗?”



       “你就是野狼!”舒文回击。



       严从铮笑起来,边笑边道:“炉膛里的烤肉快熟了,公主不吃了?”



       屋内静了静,很快传来舒文仍旧蛮横的声音。



       “给本公主送来两根羊排,多抹盐巴。”



       严从铮笑着摇头,下楼去取烤肉。



       这场雪还可以下久些。



       驿站简陋,也胜过京都繁华。



       临近年节,京都更加热闹。



       不过林镜从来都不喜欢热闹。



       他跟着一个人,慢慢地走。



       看他喝得东倒西歪,看他摔倒在坊门边,被旁边的乞丐驱赶。



       “就这儿暖和,你也来占!赶紧走!”乞丐大声吆喝着,抬脚便要踢那人。



       那人醉眼迷离,问:“有酒吗?还有没有酒?”



       “我这里有酒。”林镜上前,抬手去拉那人,“跟我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