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20章∶天策上将震惊,这是什么内容!

作品:《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雁云宫。



       “陛下,学子们都已经走向了考场。”



       “这一次,我大炎科举共录取六千人,有了这六千人,咱们大炎的所有治理,各个方面,都能有充分的人手了。”



       郭守敬汇报道。



       李宽点点头。



       六千人。



       乍一听不少,但是,并不多。



       不说还要往辽东城调去一部分,光雁云城这边的一些镇子中,也都需要大批的人才。



       之前梁国的所有官吏,他们是没有资格,成为大炎的官员的。



       可以说,大炎是现在各个岗位都是空缺着。



       而且,这录取的数量相比于报名的考生数量,压根就不在一个量级,绝大多数学子,还是会落榜。

m.quanzhifashi.com

       “好。”



       “拿笔来,我要写一份告大炎学子书。”



       “等科举结束后,郭校长,就由你发出去吧。”



       李宽缓缓道。



       他想要和这些学子说一说话。



       他们当中,不少是从大唐各地赶来的读书人,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生命的负责。



       毫无疑问,他们是背负了一切,是背井离乡。



       为了一次科举的机会,愿意从遥远的大唐奔赴而来。



       而若是落榜,他们还会….待在这异国他乡吗?



       李宽并不清楚,但他不想流失人才,哪怕是一定点可能性,也不想流失。



       这是一批真正的人才!



       如果他们能留在大炎,对大炎的帮助是很大的。



       “这些孩子都有一种掘性,且怀揣着梦想而来,哪怕追逐梦想没有成功,朕也要让他们认为无所谓,科举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朕,要告诉他们,科举并不是终点,恰恰相反,这只是他们人生路的开始,帝国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李宽沉声道。



       端着笔墨纸砚的郭守敬,听着这话愣了下。



       陛下说的话,他无比认同。



       只是,陛下才多大,那些学子都陛下小不少多少,甚至有的还比陛下大,陛下竟然叫他们孩子?



       不过,抛除开年龄这个原因,陛下叫他们孩子,一点都没有错。



       郭守敬赶紧把纸摊开,亲自研磨。



       李宽提笔。



       “大夏初开,其道大光。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



       “故,吾大炎之强盛,不在他人,不在大唐,不在突厥,不在高句丽,而全在我大炎学子身上,在我大炎百姓身上,百姓智则国智,百姓富则国富,百姓强则国强!”



       “吾辈读书人,求的是为天地立心,求的是为生民立命,求的是为往圣继绝学,求的是为万世开太平!”



       “望请我大炎学子心明,心知,心清。但求心之所向,成其所需,陪伴我大炎,共赴星辰大海!”



       李宽的笔锋,微微停顿。



       最后,落笔。



       一气呵成。



       郭守敬在旁边已经傻了,他望着这一行行俊秀的字,心有波涛,仿若自己有了只身形一叶扁舟,和恶浪对决的冲动和激情!



       久久不能回过神。



       心中之血,犹如炸裂!



       “郭校长,拿出去吧。”



       “抄录下来,张贴每个考点之外。”



       李宽轻声道。



       郭守敬闻言,立马是打了个寒颤,惊醒了过来。



       “是,陛下!”



       他立马喝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这篇文章吹干,迫不及待的拿走了。



       李宽背负着双手。



       也走出了大殿。



       站在台阶上,迎着阳光,深深舒了口气,静等着科举结束。



       .



       ….….….…….….



       时间,一点点流逝。



       终于在太阳转向西方的时候,科举结束了。



       各个考场的学子都走了出来。



       有的轻松,有的随意,有的凝重,有的皱眉。



       “这科举的题目,也太现实了吧,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之前读的那些儒学经典,一点都没有派上用场。”



       “谁说不是啊,这些题,每一道都能看得出来,汇聚着出题人的心血,从战术到战略,从点到面,从单一到集体,太绝了,这样的试题,没有绝对答案,但!作答的好不好….却是可一目了然。”



       “没错,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一次比拼真的是咱们的底蕴,我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自己水平的写照,哎….就算考不上,我也服了,真的服气。”



       “考完了,浑身轻松,哈哈哈,不知道结果如何,算了,管他呢,准备准备,我还是想要研究我的几何去。”



       “哎,你们回大唐吗?如果没考上的话?前两天家里来信了,说是考完让我回去。”



       “回去?这个还真没想过,我还想着去学院学习呢,回大唐,我就不想回了。”



       “…….”



       大批的学子都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好友,三三两两,讨论着,缓缓朝外走去。



       科举结束了,他们心里的心事也彻底的没了。



       都开始商讨起来,有关于未来的打算。



       这不是一两个学子在讨论,而是几乎从大唐来的学子,都在考虑,都在讨论。



       毕竟,这是个无比现实的问题。



       回去?



       还是不回?



       当然,答案是不一样的。



       有的不回,有的则是想着回去陪伴父母,有的则是在犹豫中。



       “哎呀呀,大家都快来啊,陛下好像给咱们写了封信?”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最先出去的学子,发现了张贴在墙上的告大炎学子书。



       “什么,陛下写的?看来,陛下一直在关注着咱们啊。”



       “这是肯定的啊,科举对于大炎而言,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快看看陛下写了什么?”



       “哎,不要挤,不要挤!”



       “…….”



       一下子,各大考点都乱了,无数学子都纷纷涌向了告大炎学子书前,想要看一看陛下说了些什么。



       其中一处考点也是如此。



       但是….



       这里挤来挤去,没有人能看清。



       最终,是有嗓门大的站了出来,充当大喇叭,直接诵读了起来。



       顿时,各位学子也不乱了,安静下来,静静聆听。



       文章,不长。



       可每一句113话,落在学子心中,都好比一柄巨锤,让他们灵魂发麻,让他们对未来的认识越发的清晰起来。



       就比如马周,赵阳他们所在的考点前。



       同样有一位学子扯着嗓门,吼着。



       刚开始这位学子情绪还算稳定,但是读着读着,突然沙哑了起来,声音也变得无比坚定。



       后面大批的学子,鸦雀无声。



       【吾辈读书人,求的是为天地立心,求的是为生民立命,求的是为往圣继绝学,求的是为万世开太平!】



       【望请我大炎学子心明,心知,心清。但求心之所向,成其所需,陪伴我大炎,共赴星辰大海!】



       最后一句,这学子吼出来的时候,嘴角都有血丝。



       他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整个人的毛发都倒竖了起来。



       马周,赵阳他们也都是差不多,嘴角颤抖,呼吸急促,鸡皮疙瘩布满了全身。



       沉寂了片刻后。



       下一息,此地,直接爆炸!



       无数学子的情绪,喷薄而出。



       他们死死盯着那文章,心中,已是有了自己的抉择,无比坚定的….抉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陛下可真是道尽了我辈读书人的所有追求啊,陛下,陛下….”



       马周喃喃自语,惊骇万分。



       “陛下如此鼓舞有力的语句,陛下如此开明而激励,我辈,还有什么犹豫的呢?星辰大海!!哈哈哈,我突然也明白了我大炎旗帜的含义,陛下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大炎拘谨于此地吧!如此机会,千载难逢,我大炎之方向,这是我冲锋的方向!妈的,跟着陛下,干了!!”



       赵阳低喝,双眸明亮,浑身颤抖,头皮发麻。



       “陛下心中有百姓,这就够了,这就够了啊!跟着陛下,跟着大炎,我….就是大炎的一份子!大唐,不回了,不回了!!”



       周围有其他读书人发出了咆哮?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把我娘都接过来,妈的,在大炎活着不比大唐爽一万倍?”



       “谁说不是啊,大炎,可以说是我一直为之所求的国度了,从今往后,大炎就是我的命!人,总得为自己的命拼一场!”



       “为往圣继绝学,太好了,这话说的太好了,我不要参加科举了,我不要当官吏了,我要去研究我的化学,我要去研究我的化学!!”



       “…….”



       在场的学子,经历过短暂的寂静后,直接爆发出了恐怖的沸腾,都要把整个苍穹给炸裂了。



       无数学子,为之疯狂。



       这一篇告大炎学子书,他们能深刻体会到陛下对自己的拳拳之心,能体会到地下对自己的尊敬,能体会到陛下真正的为自己考虑。



       如此,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留下呢?



       在这样的国度里,总比回到大唐那样被氏族门阀主宰的地方,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在这里,自己想干什么都可以。



       在这里,他们真的是感受到了读书的妙处和士子的尊敬。



       一些纠结中的学子,直接决定留下来。



       而那些原本打算着回去的学子,也都开始重新考虑起来。



       留在大炎这里,确实比回去要强很多很多。



       科举结束了。



       但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从今后往后,大炎的学院里,人数更是重新报满了起来,不少学子都挤不进去。



       没有办法,郭守敬立马再重新开辟学院。



       李宽指挥着,趁着这股东风,开始细细划分大炎的教育阶段,要成系统的进行设计。



       小学,中学,大学,学院….



       一步步,全都设立起来。



       各个阶段的学子,都能找到和自己相符对应的年级。



       一时间,大炎读书遍布了大炎所有百姓心中,蔚然成风!



       而很快,另一则消息也是传的很远很远。



       土豆盛产的消息,令人惊骇!令人瞠目结舌!



       如今土豆这个庄稼的名字,可以说在大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今年在雁云城收获时的场景,也已经传遍整个大炎。



       当百姓们听到可亩产千斤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红的。



       毫不客气地来讲,这在他们心中,就是老天给的宝贝,也是老天送给大炎的祥瑞。



       亩产千斤啊!



       有这样的庄稼,还想饿死人?



       不可能了,只能撑死人还差不多!



       .



       ….….….….…….



       大唐,长安城。



       太极宫。



       李世民脸色阴沉,他面前放着一篇文章,整个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这是在大炎的探子,通过飞鸽传书传回来的消息。



       正是那篇文章!



       “陛下,大炎这一次真的是….要把我大唐所有过去的寒门读书人给留下了。”



       “这篇告大炎学子书,石破天惊,真的是能胜过十万兵!”



       房玄龄沉声道。



       “是啊陛下,别说之前前往大炎的读书人回来了,就是咱们长安没有走的这些寒门读书人,他们见到了这篇文章,内心热血燃起,恐怕也都心中动摇,想要奔赴大炎。”



       杜如晦满脸苦涩。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看了,读书人能燃起热血?



       因为….当他杜如晦第一眼看完时,他就燃起热血了。



       而他今年,已是中年。



       人在中年是会失去梦想的,更讲究实际,可这篇文章,愣是让他燃起年轻时的热血。



       何其可怕!!



       杜如晦想了想,站前一步,赶紧开口道:“陛下,如果咱们不再采取办法制止,就大炎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撬墙角,咱们大唐真的顶不住啊。”



       “就算底蕴再多,百姓再多,也挡不住大炎这么一点点蚕食!”



       李世民长长吐了口气。



       “这大炎的君王,竟有如此见解,他….”



       李世民不知道说什么了。



       人家的科举,已经顺利完成,可自己这边连时间的事情还没有搞定。



       主要还是因为,他也不知道大炎科举究竟考什么内容,就想着等科举结束,如法炮制。



       可笑,可笑啊可笑!



       堂堂千万人口大国,竟然会去学大炎那个小国。



       李世民都感觉很是丢脸,是他给大唐丢脸了….没能带领大唐,步入新的荣光,反而是在学子别人大炎。



       (本章完)